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昌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技人才启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起搏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衰竭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管
  • 3篇起搏器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脏
  • 2篇血压
  • 2篇永久起搏
  • 2篇永久起搏器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律
  • 2篇室性心律失常
  • 2篇贫血
  • 2篇贫血患者
  • 2篇评分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潘昌
  • 7篇胡作英
  • 6篇张航
  • 3篇肖平喜
  • 3篇戴振林
  • 2篇段宝祥
  • 2篇王建平
  • 2篇田乃亮
  • 2篇陈绍良
  • 2篇常芸
  • 1篇刘志忠
  • 1篇张航
  • 1篇张娟
  • 1篇谢渡江
  • 1篇毛文星
  • 1篇顾凯
  • 1篇陈亮
  • 1篇任晓敏
  • 1篇贾若雅
  • 1篇翁川晴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情景模拟式临床讨论会在心内科教学中的作用
2023年
探究在心内科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模拟为基础的临床讨论会的应用成效。方法 在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对70名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生进行了资料收集,以教学方案的不同作指导,将学生以研究组、对照组区分开,各组均为35名,对照组学生参加案例讲座,研究组学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参加基于情景模拟的临床讨论会,对比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及满意度、临床知识理解程度的效能、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学生DREEM量表各条目评分及总分以及问题1、2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男生在时间充足率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女生(P<0.05),其他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后结束后两组学生MCQs测试成绩较讨论会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学生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相比(P<0.05);研究组学生教学满意度(94.29%)较对照组(77.14%)更高,组间相比(P<0.05)。结论 基于情景模拟的临床讨论会可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临床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在心内科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潘昌
关键词:心内科教学教学满意度
15例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越来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在接受开放手术后需要植入起搏器。文中通过分析1组瓣膜置换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而探讨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及经验。方法连续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换瓣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而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15例患者。根据心律特点及患者经济情况选择双腔或单腔起搏器,术中利用已植入的人工瓣膜作为间隔部定位的参考,并评估导丝回撤前后电极位置的稳定性。比较该类患者在换瓣手术前后纽约心功能分级及超声指标。短期随访观察该组患者的起搏器参数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同非起搏依赖组相比,起搏依赖组换瓣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较多(P<0.05),心肺转流术时间较多(P<0.01)。起搏依赖组与非依赖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瓣膜疾病种类、起搏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起搏依赖组术后1个月随访,除阻抗轻度增高外,阈值、感知较术后即刻均无显著改变。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值、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dimesion,LVEDD)等指标也无显著变化。所有间隔部起搏患者,术中使用人工瓣膜参考辅助电极定位,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换瓣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安全、有效。推测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系统疾病、较长时间的心肺转流术等是换瓣术后起搏依赖的危险因素。参考人工瓣膜辅助电极定位可成为起搏器植入术中新的间隔部定位方法。
肖平喜胡作英翁川晴张航潘昌戴振林
关键词:心脏起搏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后院内焦虑评分的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前后院内焦虑评分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83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行临床焦虑评定。观察不同性别患者在手术前后焦虑评分的差别,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焦虑评分的差别。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有较低比例的焦虑存在,起搏器植入术后1周患者的SAS分值有所下降(P<0.05)。起搏器植入术前后,不同性别患者间SA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而言,术前术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焦虑分值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焦虑发生率较低,男女患者在焦虑评分上无显著差异,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该类患者SAS分值显著上升,永久起搏器植入可以减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SAS分值。
许田肖平喜贾若雅胡作英张航戴振林潘昌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永久起搏器焦虑
冠心病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各4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各25例;多支血管病变58例,单支病变7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50名为非冠心病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ET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冠心病各组血浆E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P均<0.01);STEMI组、NSTEMI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95.6±14.7)pg/ml、(89.6±11.2)pg/ml比(67.2±8.5)pg/ml比(35.7±5.8)pg/ml],且UAP组显著高于SAP组(P均<0.0l),STEMI组和NSTEMI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冠心病组中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81.3±12.6)pg/ml比(64.5±10.3)pg/ml],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其检测对于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潘昌陈亮林松
关键词:冠心病内皮缩血管肽类冠状血管造影术
Onset功能对腔内心电图诊断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Onset功能对腔内心电图诊断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起搏器植入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植入后第12个月(±14d),采集所有患者的腔内心电图并分为两份,一份隐去Onset的信息(A图),另一份保持原样(B图),由腔内心电图判别小组进行诊断效果判定。结果:77例患者中共记录了495个EGM,起搏器诊断室性心动过速281个,房性心动过速反应200个,非持续性VT 14个。A图中有370个(74.75%)判别为正确的心律失常事件;根据B图判定,起搏器腔内心电图诊断正确率达79.39%,假阳性率20.61%。结论:Onset功能能提高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腔内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成功率,能反映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潘昌张航胡作英
关键词:起搏器心律失常
高血压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后短期院内死亡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后短期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236例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8)和存活组(n=188).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包括CHADS2评分、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酸、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内径、甘油三酯)水平.分析高血压与NVAF患者抗凝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比例、冠心病比例、高血压比例、吸烟史比例、CHADS2评分、入院NIHSS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左心房内径高于存活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无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是NVAF抗凝治疗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结论NVAF抗凝治疗后院内死亡可能与高血压及其高血压分级有关.
王建平揭起强潘昌
关键词:高血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短期预后
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对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QTc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对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应用NYHA分级进行分组,Ⅰ级26例,Ⅱ级37例,Ⅲ级例54,Ⅳ级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诊断,对比四组患者QRSd、LVEF水平,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QRSd、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随后对所有患者在出院后维持12个月的随访,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终点事件患者和NYHA分级与治疗前相比升高>1级的患者分为心功能恶化组(n=50),将其余患者分为非心功能恶化组(n=100),对比两个亚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及QRSd、LVEF表达,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QRSd、LVEF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d、LVEF表达对比差异显著,Ⅳ级患者QRSd水平高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Ⅳ级患者LVEF水平低于Ⅲ级、Ⅱ级和Ⅰ级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RSd与心功能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LVEF与HBV心功能程度呈负相关(P<0.05);心功能恶化组与非心功能恶化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 LVEDD)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恶化组与非心功能恶化组患者NYHA分级、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脂、QT间期(QRSd)、QTcd、氨基末端A型利钠肽(NT-proANP)、C反应蛋白(CPP)、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LVEF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YHA分级、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QRSd、QTcd、NT-proANP、CPP、LVMI、LVEF均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QRSd、LVEF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临床可以考虑对QRSd升高、LVEF�
任晓敏于万德胡作英顾凯潘昌
关键词: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连续住院治疗的CHF合并贫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口服,对照组仅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源性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Hb水平[(120.12±10.42)g/L与(86.40±14.30)g/L,t=-12.837,P<0.01]、心功能分级(2.65±0.67与3.13±0.61,t=5.052,P<0.01)、LVEF[(37.21±4.96)%与(33.92±7.28)%,t=-3.151,P<0.01]、6 min步行距离[(443.52±97.39)m与(379.15±59.34)m,t=-4.262,P<0.01]显著改善.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Hb水平[(120.12±10.42)g/L与(85.60±11.22)g/L,t=16.083,P<0.01]、心功能分级(2.65±0.67与2.98±0.81,t=-2.507,P<0.05)、LVEF[(37.21±4.96)%与(34.67±4.10)%,t=-2.736,P<0.01]、6 min步行距离[(443.52±97.39)m与(391.04±67.98)m,t=3.061,P<0.01]显著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显著下降(20.83%与39.58%,χ2=4.002,P<0.05),但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与4.17%,χ2=2.043,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CHF合并贫血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提高患者运动耐力,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
田乃亮陈绍良刘志忠潘昌常芸段宝祥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慢性心力衰竭贫血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电极脱位患者12例,有13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9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主动电极2根及心室主动电极7根;3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6根发生于术后1个月后。4根被动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电极2根及心室电极2根,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所有脱位主动固定电极均被安全拔除。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与被动电极相似,但远期脱位率呈增多趋势。在起搏器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极脱位。
张航胡作英肖平喜潘昌戴振林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电极导线脱位
肺血管阻力对左心衰竭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后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肺血管阻力(PVR)对左心衰竭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以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01至2016-12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因左心衰竭植入ICD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的122例患者。所有患者植入装置前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圧(m PAP)和PVR。每6个月随访一次,记录程控数据及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为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治疗及电击治疗),次要终点为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结果:平均随访4.2年,36例(29.5%)患者共记录到121次ICD恰当治疗,其中32例(26.3%)接受抗心动过速治疗72次,16例(13.1%)接受电击治疗39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VR是左心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30,95%CI:1.170~2.010,P<0.01)。31例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其中29例(23.7%)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共31次,18例(14.7%)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VR是心力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死亡复合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2.030,95%CI:1.210~3.120,P<0.01)。结论:PVR是左心衰竭患者植入ICD后出现室速并接受ICD恰当治疗以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陈灏璟张娟潘昌胡作英张航
关键词:心脏复律除颤器肺血管阻力室性心律失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