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竹友

作品数:44 被引量:237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皮瓣
  • 6篇外科
  • 5篇动脉
  • 5篇唇裂
  • 4篇脂肪干细胞
  • 4篇手术
  • 4篇缺损
  • 4篇静脉
  • 4篇负压
  • 3篇单侧
  • 3篇血管
  • 3篇引流
  • 3篇隐静脉
  • 3篇人脂肪干细胞
  • 3篇任意型皮瓣
  • 3篇腭裂
  • 3篇外科皮瓣
  • 3篇小隐静脉
  • 3篇解剖学
  • 3篇畸形

机构

  • 30篇蚌埠医学院第...
  • 1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 1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芜湖市第二人...

作者

  • 43篇熊竹友
  • 29篇李光早
  • 25篇徐静
  • 23篇张莉
  • 12篇王怀谷
  • 11篇李旭文
  • 7篇葛树星
  • 6篇高嵩
  • 6篇黄鹤
  • 5篇王琛
  • 4篇霍继武
  • 3篇王琛
  • 3篇孙庆章
  • 2篇宋培军
  • 1篇方小魁
  • 1篇李薇
  • 1篇钱景瑜
  • 1篇张莉
  • 1篇朱婷婷
  • 1篇熊韵波

传媒

  • 13篇蚌埠医学院学...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解剖与临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18届世界...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眶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眶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影像技术对12例眶损伤患者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眶区影像,术中采用眶缘骨折精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技术及Medpor填充的方法进行修复,以解决眶骨折变形、眼球凹陷及复视等问题。结果三维CT能清楚显示眶周轮廓复杂的立体解剖结构,CT三维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眶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4~28个月,眶周形态良好,4例眼球凹陷者均得到矫治,2例复视矫正无复发。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为眶损伤的手术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可靠手段,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最大程度地改善面部形态。
徐静李光早张莉熊竹友王琛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
甲状腺良性肿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从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10 9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病例 ,分析其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结果 :本组无一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 。
王振杰纪忠王子岩黄健康熊竹友郑士友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喉返神经损伤
人脂肪干细胞对兔任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应用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兔任意型皮瓣成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获得健康成人的脂肪,经体外分离、培养及传代至第五代,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和三系分化能力的鉴定...
李光早孙庆章熊竹友黄鹤徐静
MTH1抑制剂TH588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MTH1抑制剂TH588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手段培养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法观察TH588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H588(0、4、8、16、32、64μmol/L)对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集落克隆形成抑制试验观察对比高中低三种浓度(12.8、6.4、3.2μmol/L)TH588对A37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检验TH588对A37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同一时间段不同浓度TH588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均降低;32、64μmol/L TH588浓度下培养48、72 h时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同TH588浓度下培养24 h时。倒置显微镜法观察TH588作用于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后,细胞明显皱缩,且边缘变得模糊,有碎片颗粒产生。集落克隆形成抑制实验表明,TH588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表明,经TH588作用后A375细胞划痕迁移距离在48 h内均较无干预的A375细胞迁移距离更短。结论TH588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低浓度的TH588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霍继武李光早李璐熊竹友李薇
关键词:A375细胞
人脂肪干细胞对兔任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应用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 cells,ADSCs)对兔任意型皮瓣成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获得健康成人的脂肪,经体外分离、培养及传代至第五代,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和三系分化能力的鉴定。于大...
李光早孙庆章熊竹友黄鹤徐静
关键词:任意型皮瓣人脂肪干细胞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以指背血管为蒂掌、指背侧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指背动、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观测指背动脉为掌背动脉的终末支,起点处外径平均为[(0.35±0.06)mm,x±s下同],无紧密伴行的静脉;指背静脉平近侧指间关节处,外径平均为(0.51±0.07)mm。设计了以指背动、静脉为蒂的岛状皮瓣移位术,对3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临床应用32例(33块)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为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光早徐静张莉熊竹友胡鸿泰王琛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解剖学
腓肠外侧神经-小隐静脉血管蒂皮瓣的解剖学观察与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对以腓肠外侧神经-小隐静脉血管为蒂的皮瓣的解剖学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并对该术式进行评价。方法10侧下肢灌注红色乳胶,20只截肢的下肢行解剖观察;临床于小腿设计以腓肠外侧神经-小隐静脉血管为蒂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术中保留腓肠内侧神经,不结扎小隐静脉的远心端。结果小腿存在以皮神经、小隐静脉为中心的血管网,与深筋膜、皮下血管网相互吻合;腓肠内、外侧神经平均距外踝上(8.5±0.8)cm;63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足跟及足外侧感觉恢复满意。结论保留腓肠内侧神经对保留足部感觉有积极意义,腓肠外侧神经-小隐静脉血管蒂皮瓣血运丰富、成活可靠。
熊竹友李光早张莉徐静黄鹤
关键词:小隐静脉皮瓣组织缺损
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8例骶尾部压疮患者,均一期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控制创面感染,改善创面条件,二期行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压疮创面。结果 18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完全封闭,13例供区行游离皮片移植,5例直接拉拢缝合,均愈合良好。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存活良好,压疮无复发,外形与邻近组织相近。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创面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明显缩短病程等优点,是治疗骶尾部压疮较好方法。
钱坤熊竹友李光早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骶尾部压疮
超声引导下经皮硬化治疗淋巴管畸形1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硬化治疗淋巴管畸形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诊断为淋巴管畸形并经超声与磁共振检查确定病变类型、范围、大小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硬化治疗。结果:治愈8例,有效2例。无过敏、局部溃破、肺纤维化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硬化治疗淋巴管畸形,操作简单,定位准确,使损伤最小化,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李丹张莉熊竹友王怀谷
关键词:淋巴管畸形超声学平阳霉素无水乙醇
腹壁上动脉蒂下腹部横形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总结以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行乳房重建和胸部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腹壁上动脉为蒂,腹壁上、下动脉运行区域携带约中1/3部分腹直肌及前鞘的下腹部横形皮瓣共10例,其中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5例,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3例,复发性乳腺癌再手术创面一期修复2例。结果:皮瓣16cm×8cm~25cm×14cm,10例皮瓣全部成活,腹部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胸、腹部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至3年,皮瓣受区外形满意,腹部无腹壁疝发生及明显腹壁薄弱表现。结论:携带约中部1/3部分腹直肌肌束及前鞘的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有可靠的血供,皮瓣切取面积大,操作简化,能有效地防止腹壁疝和腹壁薄弱的发生,是乳房重建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熊竹友张莉徐静王怀谷李旭文高嵩葛树星
关键词:放射性溃疡乳房重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