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7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有机物料复合型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物料复合型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属农业领域。以有机物料缓释材料和尿素原料经熔融、混合反应、造粒、干燥后制得:尿素原料50~70重量份,有机物物料缓释材料30~50重量份。肥料的特点是:通过有机-无机结...
- 赵秉强李燕婷李秀英李小平王丽霞
- 文献传递
- 一种有机物料复合型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物料复合型缓释尿素及其制备方法,属农业领域。以有机物料缓释材料和尿素原料经熔融、混合反应、造粒、干燥后制得:尿素原料50~70重量份,有机物物料缓释材料30~50重量份。肥料的特点是:通过有机-无机结...
- 赵秉强李燕婷李秀英李小平王丽霞
- 文献传递
-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被引量:301
- 2005年
- 以国家褐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系统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生理群落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单施化肥,农田土壤细菌、真菌数量低于长期撂荒土壤,但放线菌数量多于撂荒土壤或与之相当。(2)长期单施化肥与不施肥(CK)比较,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加,细菌和真菌数量略有增加或与之相当。(3)总体看,NPK均衡施肥,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比非均衡施肥的N、NP、NK、PK处理略有增加或与之相近。(4)NPK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可明显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不仅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农田,而且细菌、放线菌数量也高于撂荒土壤,真菌数量略低于撂荒土壤或与之相当。(5)长期单施化肥农田,土壤固氮菌、氨化细菌、纤维分解菌、反硝化细菌数量低于长期撂荒土壤,但硝化细菌数量比撂荒土壤多。单施化肥,土壤固氮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高于不施肥的CK,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却低于CK。NPK均衡施肥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比非均衡施肥的N、NP、NK、PK处理增加,固氮菌数量二者相当,反硝化细菌数量减少。NPK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土壤中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数量大都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尤其明显高于非均衡施用化肥的处理。与撂荒土壤比较,NPK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土壤固氮菌、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增多,但纤维分解菌数量降低。(6)土壤中大多数微生物种类的数量与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
- 李秀英赵秉强李絮花李燕婷孙瑞莲朱鲁生徐晶王丽霞李小平张夫道
- 关键词:施肥制度土壤微生物土壤肥力纤维分解菌氨化细菌均衡施肥
- 一种腐植酸复合缓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植酸复合缓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肥料是以风化煤和普通化肥为原料,经风化煤活化、物料混合、高温喷浆造粒、干燥后制得的。本发明肥料是通过有机-无机结合、有机-无机共济调控、养分缓释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
- 赵秉强李燕婷李秀英王丽霞
- 文献传递
- 缓释复混肥料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失累积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8
- 2008年
-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4种缓释复混肥料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洗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复混肥料较普通化肥的常规施肥方式增产10%左右,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降低20%~70%,从而降低了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生态风险。与施用常规化肥的传统施肥方式比较,缓释复混肥料可作为基肥一次性使用,故其具有省工省时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 李燕婷李秀英赵秉强王丽霞李小平
- 关键词:玉米产量硝态氮累积
- 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被引量:58
- 2006年
- 通过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褐潮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生产功能、产量可持续性指数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为褐潮土作物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14年产量平均,NPK比CK、N、NK、PK分别增产459%、386%、280%、205%(小麦)和154%、108%、87%、78%(玉米);NPK+M(NPK配施厩肥)比NPK平均增产12%,NPK+S(NPK加秸秆)与NPK产量相当.NPK及NPK配施有机肥(包括厩肥和秸秆)处理的小麦、玉米产量可持续性指数高于N、P不均衡施用处理.化肥肥效因作物种类、施肥组合而不同,N肥单施时小麦和玉米N的农学效率降低,而NPK配施时N的农学效率有上升趋势,平均分别为16 kg/kg N(小麦)和14 kg/kg N(玉米);磷肥肥效具有短期的叠加效应,P的农学效率小麦大于玉米,种植10年后P的农学效率最高可达最初的4.5~7倍;K的农学效率在试验进行10年后NK处理平均为负值,同期NPK处理中小麦K的农学效率却急剧增加,K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素;有机肥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21 kg/t和25kg/t,秸秆对小麦和玉米的农学效率分别为负值和37 kg/t.NPK均衡施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肥力指标;NPK配施有机肥能加快土壤有机质和N、P、K养分的积累;NPK不均衡施肥导致土壤中此种营养元素的耗竭.
- 李秀英李燕婷赵秉强李小平王丽霞张振山
- 关键词:施肥制度
- 叶面肥的营养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61
- 2009年
- 综合评述了植物叶面营养机理以及叶面肥应用的研究进展。植物叶片与根一样可以吸收利用养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叶面气孔和表皮亲水小孔进行的,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主动吸收。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状况、叶面喷施液的组成与养分元素的性质以及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影响叶面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叶片类型及叶表蜡质层结构与组成的不同造成双子叶植物叶面施肥效果好于单子叶植物,甚至同种类不同品种的植物叶面养分吸收也不同;植物生长时期不同叶面肥施用效果也不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因可以提高叶面喷施效果而成为叶面肥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但通常沿用农药中常用的活性剂种类,由于成分间相溶性差而影响叶面喷施效果。叶面营养机理的研究推动了叶面肥的发展与应用,叶面施肥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施肥措施,但因其施肥量有限只能作为土壤施肥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而不能代替土壤施肥。近年来,中国叶面肥产品数量和种类增长迅速,但产品质量较差,使用技术也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叶面营养机理以及助剂等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施用效果,强化专用叶面肥研究,优化和推广叶面肥施用技术。
- 李燕婷李秀英肖艳赵秉强王丽霞
- 关键词:植物营养叶面营养叶面肥叶面施肥
- 一种腐植酸复合缓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植酸复合缓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肥料是以风化煤和普通化肥为原料,经风化煤活化、物料混合、高温喷浆造粒、干燥后制得的。本发明肥料是通过有机-无机结合、有机-无机共济调控、养分缓释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
- 赵秉强李燕婷林治安袁亮李秀英王丽霞
- 文献传递
- 长期施肥对褐潮土磷、钾状况及速效供应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9年
- 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提高耕层土壤全磷的效果十分明显,比对照增加52.2%,而氮磷钾配施秸秆比对照增加18.85%;氮磷、磷钾、或氮磷钾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17.87%,15.88%和14.89%,明显高于长期单施氮肥,或氮钾配合处理;氮磷钾配施有机肥速效磷含量比不施肥增加10倍以上,而氮磷钾配施秸秆比对照增加3倍;氮磷、磷钾、或氮磷钾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3—5倍。单一施用氮磷钾化肥作物钾素吸收量和施钾量总体上是平衡的,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或秸秆具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16.0%和11.4%,不施钾肥处理总体上速效钾含量是逐年下降的。各处理土壤缓效钾含量多年总体上都是下降的;但与对照及不施钾处理比较,施钾处理土壤缓效钾含量较高。
- 宋永林张淑香李小平王丽霞
- 关键词:长期施肥褐潮土磷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