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姣
- 作品数:76 被引量:3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日间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管理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用于日间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管理资料,为安全展开日间甲状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日间手术中心ERAS理念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收集围手术期患者资料,记录术中不良事件,麻醉复苏情况,术后及出院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03例,其中甲状腺结节374例,甲状腺恶性肿瘤329例,二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围手术期未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其他心律失常;未发生术中知晓、苏醒延迟等不良事件,术后未出现严重疼痛,未见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适;703例患者均在24 h内完成手术出院。结论ERAS理念下开展日间甲状腺手术,麻醉医师按照围术期医学要求全程参与患者管理,可安全实施日间甲状腺手术。
- 姜媛王云姣王喜梅李静怡朱小燕郭曲练程智刚
- 关键词:日间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 不同用药时机对氯诺西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急性疼痛效果的影响
-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文献报道有35-65.5%病人出现肩部酸痛,37.5%出现腹部胀痛及膈下疼痛。本研究目的是观察不同用药时机对氯诺西康治疗LC术后急性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
- 王云姣程智刚孙志华王锷郭曲练
- 关键词:术后急性疼痛麻醉诱导用药时机胆囊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Ⅱ层突触形态结构的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Ⅱ层突触形态结构的可塑性,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法: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5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和体视学定量分析脊髓Ⅱ层突触形态结构的参数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Ⅱ层的突触后致密物质增厚(P<0.05),突触间隙增宽及突触界面曲率明显增大(P<0.05),凹型棘突触的数密度显著增高(P<0.01),总突触、棘突触和穿孔性突触的数密度增高明显(P<0.05)。结论:脊髓Ⅱ层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变化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 彭志勇程智刚王云姣吴晓英曹小娟郭曲练
- 关键词:神经痛脊髓背角突触
- 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高选择 5 -HT3 受体拮抗剂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 ,PONV)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 10 5例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35例。对照组 (C组 )在胆囊取出时静脉注射 0 .9%生理盐水 5ml作为对照 ;恩丹西酮组 (O组 ) :在胆囊取出时静脉给予恩丹西酮 8mg ;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 (O +Dex组 ) ,在胆囊取出时静脉给予恩丹西酮8mg ,地塞米松 10mg。观察手术后 2 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术后 2 4h恶心、呕吐发生率恩丹西酮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术后 2 4h恶心、呕吐发生率恩丹西酮组高于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组 (P <0 .0 1)。结论 :恩丹西酮合用地塞米松和恩丹西酮均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ONV的发生 。
- 王云姣程智刚郭曲练陈江辉
- 关键词:恩丹西酮地塞米松腹腔镜恶心
- 傣医治疗风湿病常用药
- 2007年
- 介绍了傣医治疗风湿病常用药及用法、用量,为今后傣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 彭朝忠李学兰王云姣
- 关键词:傣医风湿病常用药
- PACU不同年龄组病人全麻苏醒期间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观察全麻后病人在PACU期间SpO2的动态变化,分析全麻苏醒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的原因。方法PACU收治的全麻病人共计1217例,年龄40d ̄82岁,按年龄分为3组:成人组(A组,年龄15 ̄64岁),n=781;老年组(G组,年龄≥65岁),n=109;小儿组(P组,年龄≤14岁),n=327。入PACU吸氧前及拔除气管导管后记录SpO2值及呼吸频率,呼吸型式及呼吸幅度,以SpO2≤90.00%持续15s以上定为低氧血症,SpO2≤90.00%持续2min或SpO2≤85.00%为严重低氧血症。结果1217例病人中有122例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10.02%。3组病人中以老年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最高,为22.9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老年组与小儿组低氧血症主要发生在拨管后,而成人组入PACU时低氧血症发生率与拔管后相似。小儿组中,以上呼吸道梗阻为首要原因,而老年组中因使用镇痛镇静剂所致低氧血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全麻后有10.00%以上的病人至少发生1次低氧血症,老年人发生率最高。全麻后病人应加强呼吸监测及管理,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
- 王云姣程智刚郭曲练喻亿红
- 关键词:低氧
- 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被引量:6
- 2021年
- 随着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麻醉药物的发展和麻醉技术的改进,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日间手术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 部分欧美发达国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已超过80%^([1])。日间手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院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 程智刚姜媛王云姣马正良郭曲练
- 关键词:日间手术麻醉
- 重视麻醉与疼痛医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1540年Valerings合成乙醚,早在1818年Faraday就发现了乙醚的麻醉作用,但直到1842年3月30日美国亚特兰大威廉森·朗(Crawford Williamson Long)医师才采用乙醚麻醉切除患者颈部肿物.乙醚麻醉的成功标志着现代麻醉的开始,为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170余年的发展,麻醉科的工作范畴从临床麻醉扩展到危重患者救治和疼痛诊疗.麻醉学科的内涵也从探索有效的麻醉方法解决外科病例的疼痛,发展到保障患者安全和促进患者康复.当前麻醉科学研究需要从麻醉临床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围术期医学和疼痛医学的水平.
- 郭曲练程智刚王云姣
- 关键词:麻醉疼痛
- 单次大剂量哌库溴铵用于成人心脏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单次大剂量哌库溴铵用于成人心脏手术的气管插管条件、肌松效应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手术患者ASAⅠ、Ⅱ级50例,随机分为Ⅰ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哌库溴铵0.12mg/kg)和Ⅱ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哌库溴铵0.15mg/kg)。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哌库溴铵全凭静脉麻醉。肌松监测仪测量TOF值,并记录术中患者ECG、心率、肱动脉压、鼻咽温、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结果①两组患者插管条件按Fahey's标准评分均为0分;0.12mg/kg组和0.15mg/kg组起效时间分别为(198±25)s和(156±49)s,插管时间分别为(156±40)s和(155±61)s,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0.12mg/kg组和0.15mg/kg组无反应期分别为(152±49)min和(198±58)min;T125%恢复时间分别为(227±31)min和(198±58)min;T150%恢复时间分别为(297±19)min和(417±50)min;T175%恢复时间分别为(353±16)min和(430±74)min;T195%恢复时间分别为(400±31)min和(457±79)min;TOF25%恢复时间分别为(274±61)min和(348±53)min;TOF50%恢复时间分别为(306±75)min和(383±44)min;TOF75%恢复时间分别为(353±91)min和(403±106)min,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0.12mg/kg组和0.15mg/kg组TOF95%恢复时间分别为(389±120)min和(489±52)min;T125%~75%恢复指数分别为(129±41)min和(87±9)min,完全恢复指数分别为(150±24)min和(163±47)min;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次给予大剂量哌库溴铵可提供良好的诱导插管条件,且可满足成人3h以内心脏手术的肌松要求。
- 李靖怡程智刚王云姣于鹏陈婵郭曲练
- 关键词:哌库溴铵肌松药肌松监测心脏外科
- DREAM短发卡质粒载体的构建和沉默C6细胞DREAM基因
- 目的:构建表达下游调控元件的拮抗分子(DREAM)基因序列特异性的短发卡RNA(shRNA)质粒载体,检测其对C6细胞DREAM基因的干扰作用,为研究DREAM基因功能提供有力工具。方法:为了构建pRNAT-U6.1/N...
- 程智刚王云姣白念岳于鹏李靖贻贺正华杨胜辉郭曲练
- 关键词:DREAMRNA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