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激光
  • 3篇ER:YAG
  • 2篇贴面
  • 2篇细胞
  • 2篇疗效观察
  • 2篇ER:YAG...
  • 2篇瓷贴面
  • 1篇蛋白
  • 1篇低强度脉冲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低强度脉冲超...
  • 1篇短期疗效
  • 1篇短期疗效观察
  • 1篇修复牙
  • 1篇修复牙体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失
  • 1篇牙体
  • 1篇牙体预备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辽宁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王亚锋
  • 5篇蔡兴伟
  • 4篇杨永进
  • 4篇毕丽霞
  • 4篇李超
  • 3篇李涛
  • 3篇法永红
  • 2篇张娜
  • 2篇黄长城
  • 2篇邓薇
  • 1篇姜晓钟
  • 1篇李斌
  • 1篇孙培音
  • 1篇李洲
  • 1篇邵雯
  • 1篇何鑫
  • 1篇郑颖

传媒

  • 3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应用激光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连蛋白通过激活FAK促进口腔鳞癌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信号通路在纤连蛋白(FN)调节口腔鳞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ranswell方法检测不同浓度FN(0,0.1,1,10和50μg/ml)对口腔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检测FAK磷酸化抑制剂(PF-04554878)对FN促进口腔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N最佳浓度下的FAK活性变化。结果 FN能够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迁移,且在浓度10μg/ml时作用最大;FN促进口腔鳞癌细胞迁移过程中FAK被激活,PF-04554878可阻断FN对口腔鳞癌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结论 FN通过激活FAK促进口腔鳞癌细胞迁移。
王亚锋陈秀丽李超何鑫黄长城毕丽霞
关键词:纤连蛋白FAK口腔鳞癌
Er:YAG激光缓解干槽症疼痛症状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Er:YAG激光缓解干槽症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干槽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Er:YAG激光去除坏死骨组织治疗,对照组使用3%过氧化氢棉球反复擦洗牙槽窝,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填塞碘仿纱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1、3、7天疼痛评分及治疗第7天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3、7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第7天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YAG激光缓解干槽症疼痛症状效果优于填塞碘仿纱条。
毕丽霞王亚锋李超
关键词:干槽症疼痛激光疗法
大鼠眶下孔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后三叉神经节的病理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眶下孔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后,三叉神经功能和三叉神经节细胞病理形态的变化。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只,每组又分四个时间点:1周组,2周组,1月组,3月组取材,每时间点6只大鼠。将A、B组分别给予10%NaCl和1%阿霉素的混合溶液10μl眶下孔注射,生理盐水10μl眶下孔注射(B组)每组给药后于1周、2周、1月及3月时测试各组剩余大鼠的触须垫感觉功能,后处死取三叉神经节标本,制作H E染色切片,分别观察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等距随机抽样法记录节细胞总数及异常节细胞率。结果:各组动物感觉功能测试,A、B组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1),眶下孔内神经周围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溶液后A 1-A 4组节细胞总数呈递减趋势(同组各时间点分别比较,P<0.01),显著低于B组同时间点(P<0.01),而与B组各时间点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节细胞率A 1-A 4组呈递增趋势(A组各时间点相比(P<0.01),显著高于B组同时间点(P<0.01)。结论:大鼠眶下孔内神经周围注射高渗盐水阿霉素后,阿霉素可在高渗盐水的作用下被神经纤维大量吸收并进一步逆行运输到三叉神经节,随着时间的延续引起三叉神经节细胞的渐进性退变。
李超王亚锋毕丽霞徐静姜晓钟
关键词:阿霉素高渗盐水三叉神经痛
三种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三种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唇面覆盖型贴面(I型)、唇切缘面覆盖型贴面(L型)、唇切邻面覆盖型贴面(U型)三种牙体预备方法瓷贴面方法,对36例患者共计108颗患牙行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年复诊,观察三种牙体预备方式的修复体保存完整度、颜色匹配、牙龈状况、边缘适合性的指标。结果:L型牙体预备瓷贴面修复后,在6个月随访时有1颗患牙修复体边缘有微小间隙,在1年随访时有2颗患牙修复体出现裂纹;U型牙体预备瓷贴面修复后l年,有1颗患牙修复体脱落。结论:选择适合的牙体预备方法进行全瓷贴面修复,均获得较理想的贴面修复效果。
邓薇杨永进蔡兴伟李涛张娜王亚锋
关键词:牙体预备瓷贴面
Nd:YAG激光联合Er:YAG激光对阻生齿拔除术后处理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联合Er:YAG激光在阻生齿拔除术后进行处理与拔牙术后常规处理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71例具有水平低位阻生智齿的患者,随机分配成术后Nd:YAG激光联合Er:YAG激光处理组、激光处理后加常规药物治疗组和术后常规处理组,第一组拔除智齿后用Er:YAG激光处理拔牙窝肉芽组织,Nd:YAG激光照射拔牙窝附近牙龈等软组织;第二组刮匙处理拔牙窝肉芽组织,术后常规服用消炎药;第三组在应用Er:YAG激光、Nd:YAG激光处理后配以消炎药常规治疗,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术后即刻反应情况、术后24、48、72h、两周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即刻、24、48、72h激光处理组与激光加常规药物组术后反应无明显差异,但两组术后反应均明显轻于常规处理组,差异显著。术后一周三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阻生齿拔牙术后应用激光处理与常规处理的远期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但激光处理拔牙创后患者的术后反应明显减轻,恢复快,近期疗效好。因Nd:YAG激光与Er:YAG激光安全无副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可代替应用抗生素,减少副作用及耐药性,值得推广。
郑颖蔡兴伟杨永进王亚锋李涛
关键词:ND:YAG激光ER:YAG激光阻生齿拔除常规药物
Er:YAG激光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短期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评价Er:YAG激光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效果。方法:72个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Er:YAG激光治疗,对照组常规引流后使用0.9%生理盐水冲洗。比较2组受试者的疼痛指数变化、有效率。结果:激光治疗组疼痛指数、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Er:YAG治疗急性牙周脓肿优于常规切开引流。
毕丽霞王亚锋李超
关键词:YAG激光急性牙周脓肿切开引流短期疗效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种植牙成功率的展望被引量:3
2012年
种植牙(dental implant)是口腔医学领域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修复牙列缺失的方法 ,外科植入种植牙技术也在日趋完善。成功的种植修复牙依赖于良好的种植体-骨结合状态和足够承受咀嚼力量的颌骨组织。
邵雯法永红杨永进蔡兴伟黄长城王亚锋
关键词:骨质疏松患者低强度脉冲超声波种植牙功率牙列缺失
不同种类金属烤瓷底冠与基牙龈沟液的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目前关于非贵金属烤瓷和贵金属烤瓷对牙龈、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多,纯钛与非贵金属、贵金属之间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烤瓷金属材料修复后基牙龈沟液中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后牙区(前磨牙和磨牙)患者60例,共80颗受试牙,按烤瓷金属内冠材料不同分为3组,钴铬合金组28颗、纯钛烤瓷组32颗、金铂合金烤瓷组30颗。在修复1,3个月后检测龈沟液的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与结论:修复后1,3个月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修复前(P<0.05)。修复后1,3个月纯钛组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修复前(P<0.05),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修复后1,3个月金铂合金组的各项指标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钴铬合金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纯钛组、金铂合金组(P<0.05)。纯钛组龈沟液分泌量、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金铂合金组(P<0.05)。
孙培音王亚锋法永红蔡兴伟
关键词:金属烤瓷钴铬合金纯钛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97颗前牙,全瓷贴面修复,并进行2年的随访,采用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97颗全瓷贴面在修复完成后6个月,六项评价指标均达到A级;修复完成后1年,修复体周围龋:2颗达到B级;修复完成后2年,2例患者(3颗牙)失访,修复体周围龋:2颗B级、1颗C级,修复体折断:1颗B级,基牙松动:2颗B级。结论:全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邓薇杨永进蔡兴伟李涛张娜王亚锋
关键词:全瓷贴面前牙美容修复
上颌窦内壁分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5年
上颌窦内壁分隔是上颌窦内壁的皮质骨突起,把窦腔分成2个或多个窦腔。该分隔可能源于牙齿的生长发育阶段,称为原发性分隔;也可能是牙齿缺失后上颌窦气化导致上颌窦内壁形态的改变所致,称为继发性分隔。不同学者运用了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测量,发现大约9.5%到50%的上颌窦窦腔内壁存在分隔,该分隔可以存在于上颌窦内壁的任何位置。上颌窦内壁分隔对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有重要意义,与上颌窦炎症的手术方式选择也紧密相关,还是上颌窦炎症临床误诊的重要原因,所以医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解剖结构的影响,对其深入地了解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解决上颌窦的相关问题。
李洲法永红王亚锋李斌
关键词:上颌窦上颌窦底提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