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佳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3篇肿瘤标志
  • 3篇肿瘤标志物
  • 3篇多肿瘤标志物
  • 3篇肺癌
  • 3篇标志物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血管生成
  • 2篇血清
  • 2篇肉瘤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骨肉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肺癌诊断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多烯紫杉醇
  • 1篇血栓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王佳
  • 10篇王东
  • 7篇李增鹏
  • 6篇仲召阳
  • 4篇关伟
  • 4篇王阁
  • 3篇李梦侠
  • 3篇杨镇洲
  • 3篇李毅
  • 2篇曹晓静
  • 2篇何怡
  • 2篇向德兵
  • 2篇戴楠
  • 2篇肖华亮
  • 1篇卿毅
  • 1篇马俊刚
  • 1篇谢家印
  • 1篇刘红
  • 1篇郑珊
  • 1篇杨宇馨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C-12)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建立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函数,以提高肿瘤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的准确率。方法采用蛋白质芯片法检测239例结直肠癌、79例结直肠良性病变和1 203例正常体检者12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并建立联合诊断函数。结果(1)结直肠癌组蛋白芯片的阳性率为71.97%,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和正常体检组。C-12芯片检测结直肠癌的灵敏度是71.97%,特异度是55.7%,阳性预测值是83.09%,阴性预测值是39.64%;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P<0.05)。(2)CA199、CEA、CA242、AFP、-βHCG,HGH以及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体检组(P<0.05),同时CA199、CEA、CA242和CA12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指标。(3)CA199、CEA、CA242以及CA125表达强度和肿瘤预后相关。(4)建立结直肠癌判别诊断函数,对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6.4%,显著高于联合检测。结论联合检测多肿瘤标志物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的联合诊断函数能提高结直肠癌诊断准确率。
仲召阳王东李增鹏李梦侠戴楠曹晓静王佳关伟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血清多肿瘤标志物判别方程建立及其对胃癌诊断与分类的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系统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建立联合诊断胃癌的判别诊断函数,以提高多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的准确率。方法对170例胃癌患者、112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 203名正常体检者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单项指标及联合指标的阳性率,通过Fisher二分类判别分析建立判别诊断方程。结果用C-12芯片检测胃癌的灵敏度是50.00%,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34.82%)和健康体检者(10.59%)(P<0.05),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是CA19-9、CEA、CA125、CA242和HGH(P<0.05),前面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44.12%,正确率为59.22%。建立胃癌诊断判别方程及分类诊断方程,胃癌诊断符合率为80.10%。结论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胃癌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诊断判别函数可明显提高胃癌诊断的正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卿毅仲召阳李增鹏关伟王佳杨宇馨王东
关键词:胃癌
骨肉瘤组织中ephrinB2和EphB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ephrinB2 及其受体EphB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种骨肉瘤细胞株(SAOS、U2 OS、HOS)、10例正常骨、10 例良性骨肿瘤和80例骨肉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CD34和FⅧRag 等蛋白表达,并根据CD34和FⅧRag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EphB4 及ephrinB2 在骨肉瘤细胞株中呈阳性表达,骨肉瘤中EphB4 及ephrinB2显著高于正常骨,P=0 .000 6。EphB4 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质, 呈异质性分布;两种蛋白在Ⅲ级骨肉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P=0. 003和P=0 .013。EphB4 和eph rinB2强表达组中的MVD 分别为44. 4±14 .7和46. 8±16. 0,均显著高于EphB4 和ephrinB2 弱表达组相应的MVD . 32. 3±22. 2 和31 .0 ±15. 5, P = 0 .008 和P=0 .000 7。结论: EphB4/ephrinB2 在骨肉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仲召阳李增鹏肖华亮何怡王佳王东
关键词:骨肉瘤微血管密度
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评价多烯紫杉醇(TAX)联合顺铂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多烯紫杉醇75mg/m2、d1,顺铂30mg/m2、d1~3进行治疗。3周为1个周期,均治疗2个周期。结果30例NSCLC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7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53.3%(16/30)。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肌肉及关节疼痛。结论TAX联合顺铂治疗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王佳李毅杨健王阁王东
关键词:多烯紫杉醇顺铂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清多肿瘤标志物判别方程建立及其对肺癌诊断及分类的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系统在肺癌诊断及分类中的意义,并建立判别方程,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对601例肺癌患者、8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203例正常体检者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Fisher二分类判别分析建立判别诊断及三种主要病理学类型分类方程。结果单项指标中CEA、CA125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40.93%、29.78%和13.48%,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正常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EA对肺癌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建立肺癌诊断判别方程及分类诊断方程,其中肺癌诊断符合率为89.10%,同时分类诊断符合率为86.10%(鳞癌),92.10%(腺癌)和95.60%(小细胞肺癌)均显著高于其对应的多项指标累加的诊断正确率及CEA单项诊断正确率(P<0.01)。结论肺癌诊断及分类方程有助于临床对多肿瘤标志物意义的理解,能够有效提高肺癌及分类诊断的正确率,有推广应用价值。
李梦侠王东李增鹏王佳关伟杨镇洲谢家印仲召阳
关键词:肺癌肿瘤标志物判别函数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72例肺癌患者以及肺良性病变患者52例。所有肺癌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其中肺鳞癌89例,肺腺癌72例,肺小细胞癌11例;Ⅰ期12例,Ⅱ期28例,Ⅲ期65例,Ⅳ期67例。血清中检测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为: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tin、free-PSA、PSA、HGH、β-HCG。结果172例肺癌患者有128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4.42%;5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有5例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阳性率为9·62%,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Ⅳ期总阳性率最高,为79·2%(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与C-12芯片的联合检测肺癌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的应用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王佳王东向德兵李增鹏马俊刚王阁
关键词:肺肿瘤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对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肿瘤筛选的临床意义,并建立辨别诊断函数,以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检测对象:体检组1209例;临床确诊良性病变组660例,临床确诊肿瘤组3731例,共5600例。通过检测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结果和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建立肿瘤判别诊断函数,比较12种肿瘤标志物和判别诊断函数对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差异。结果①1209例体检者中,128例结果异常,阳性率为10.59%,显著低于肿瘤组(P<0.01)。②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其在体检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9.66%,肿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2.77%,灵敏度为66.11%,特异度为48.68%。③肿瘤辨别诊断函数对体检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7%,对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5.7%。结论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辨别肿瘤的函数可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
仲召阳王东李增鹏李梦侠戴楠曹晓静王佳关伟
关键词:肿瘤
30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D-2聚体检查明确诊断后,予以溶栓、抗凝、祛聚集等治疗。结果好转17例,病情稳定1例,无效12例(其中死亡5例,2例死于溶栓后肺栓塞,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治疗有效率56.6%。结论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主要依靠D-二聚体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治疗主要采用溶栓、抗凝、祛聚集等治疗,但疗效较差。尚需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手段。
李毅王佳杨镇洲王阁向德兵刘红王东
关键词: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各期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行PDT/以PDT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PDT治疗后随访1~6个月,其中3例早期肿瘤患者局部肿瘤完全消失,随访期无复发;17例晚期患者PDT治疗后CR9例,PR8例。20例患者中3例死亡,死因与PDT无关。结论PDT对早期肿瘤有根治效果,对晚期肿瘤的局部病灶也有较好的近期疗效,PDT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手段。
李毅杨镇洲王佳郑珊王阁王东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恶性肿瘤激光
骨肉瘤中ephrinB2/EphB4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役组化S P法检测 80例骨肉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等蛋白表达 ,并根据CD3 4和FⅧ RAg染色结果记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EphB4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质 ,呈异质性分布 ;两种蛋白在Ⅲ级骨肉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 (P <0 .0 1)。EphB4和ephrinB2强表达组中的MVD均显著高于相应的EphB4、ephrinB2弱表达组 (P <0 .0 1)。结论 EphB4 ephrinB2在骨肉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与肿瘤血管密切相关。
王东仲召阳李增鹏肖华亮何怡王佳
关键词:骨肉瘤EPHRINB2EPH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