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先燕

作品数:78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家蚕
  • 26篇蚕品种
  • 19篇强健性
  • 18篇三眠蚕
  • 18篇眠蚕
  • 14篇细纤度
  • 14篇纤度
  • 11篇桑蚕
  • 10篇育成
  • 10篇三眠蚕品种
  • 10篇桑蚕品种
  • 9篇性状
  • 9篇原种
  • 9篇杂交
  • 8篇原原种
  • 8篇种质
  • 6篇两广二号
  • 6篇蚕种
  • 5篇种质资源
  • 5篇微粒子

机构

  • 72篇广东省蚕业技...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广东丝源集团...
  • 6篇西南大学
  • 2篇广东天勤蚕业...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广东出入境检...

作者

  • 78篇王先燕
  • 55篇张桂玲
  • 52篇郭定国
  • 50篇钟苏苑
  • 41篇邱国祥
  • 33篇胡智明
  • 24篇黄嫔
  • 20篇林忠芬
  • 17篇李林山
  • 16篇罗振南
  • 12篇晏育伟
  • 11篇黄星光
  • 5篇陈列辉
  • 5篇鲁成
  • 5篇孙京臣
  • 3篇代方银
  • 3篇向仲怀
  • 2篇谭端
  • 2篇钟杨生
  • 2篇余爱群

传媒

  • 39篇广东蚕业
  • 7篇蚕业科学
  • 4篇中国蚕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蚕学会第...
  • 1篇重庆市蚕丝学...
  • 1篇第十二届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眠蚕新品种粤蚕细纤1号性状介绍和饲育技术要点被引量:4
2014年
家蚕新品种粤蚕细纤1号(三·龙×汇·源)是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育成的强健性优质细纤度三眠四元杂交蚕品种,适应于珠江流域蚕区全年饲养。该品种在2008年-2009年参加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审定鉴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广东现行生产品种两广二号,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蚕种繁殖系数高、好饲养、叶丝转化率高、茧丝质性状优良,
郭定国王先燕张桂玲钟苏苑邱国祥胡智明卓新鸿晏育伟
关键词:眠蚕两广二号新品种审定强健性
强健性细纤度三眠蚕品种粤蚕细纤1号的育成报告
粤蚕细纤1号(三·龙×汇·源)是中·中×日·日四元杂交三眠蚕品种。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源。经配合力...
郭定国黄嫔林忠芬张桂玲邱国祥王先燕黄星光胡智明李林山钟苏苑
关键词:三眠蚕品种强健性
文献传递
一种体壁突变蚕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4年
对发现于湘晖原蚕中的体壁突变蚕予以继代,并与芙蓉杂交的F1代和F2代经饲养调查显示:体壁突变蚕后代体壁突变体分离并不复杂,纯种及其与芙蓉杂交的F1代和F2代均出现正常素斑白蚕和体壁为黄褐色的突变蚕,其体壁突变蚕的出现率分别为74.91%、49.56%和76.32%;突变个体的体壁厚,大眠入眠脱皮均变得缓慢,但蚕期生命率仍然较高;突变个体化蛹脱皮困难,化蛹的蜕皮形状大、颜色深,且质量是正常的2倍,特别是化蛹脱皮率极低,致使虫蛹率低,纯种及其与芙蓉杂交F1代和F2代突变群体的虫蛹率分别为22.52%、6.13%和6.54%,且全茧量、茧层率明显偏低。通过对湘晖体壁突变蚕的化蛹蜕皮中蜡质层、几丁质和尿酸盐三种成份的检测结果表明:突变体化蛹的蜕皮中蜡质层含量是正常的3.19倍,但尿酸盐含量却只有正常的21.72%,几丁质含量比正常的稍高。
王先燕钟苏苑张桂玲邱国祥胡智明卓新鸿晏育伟郭定国
关键词:家蚕体壁突变生物学特性
干热空气处理短期冷藏蚕种安全性试验调查初报被引量:3
2014年
本试验对干热空气处理蚕种进行赤豆色入库冷藏保护,调查干热空气处理短期冷藏蚕种的蚁蚕生命力。试验结果表明:芙·9×7·湘与7·湘×芙·9的试验与对照的蚁蚕绝食经过时间均120 h,同时间内试验与对照的蚁蚕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干热空气处理对短期冷藏蚕种的蚁蚕强健性无不良影响。
钟苏苑邱国祥王先燕郭定国张化成张桂玲文字威晏育伟
蚕种用双控干热空气设备处理后的即时浸酸和冷藏浸酸条件及孵化调查
2018年
双控干热空气处理设备可应用于家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为了解使用该设备是否会影响蚕种质量,对经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进行常规与非常规浸酸(不同浸酸时间)以及在不同条件下保护,调查蚕种的孵化率和蚁蚕生命力,据此确定适合的浸酸与保护条件。结果表明:经过干热空气处理的蚕种即时浸酸适期为卵产下在25℃环境中保护24 h后,最适浸渍时间正交种为8.0 min、反交种为9.5 min,浸酸后的蚕种直接催青,或22℃调节3-4 h再转15℃调节13h、37 h、2.5 d后催青,或22℃调节16 h再转15℃调节1 d、2 d后催青,其实用孵化率均可达到93%以上;经干热空气处理的蚕种短期冷藏(保护至卵色呈赤豆色)和长期冷藏(保护至卵色呈固有色)后按常规浸酸,其实用孵化率也可达到93%以上,并且孵化蚁蚕的体质亦无不良影响。经双控干热空气设备处理的蚕种,蚕卵胚胎发育比正常条件下的蚕卵胚胎发育慢,故即时浸酸适期也要相应推迟;经干热空气处理后的蚕种依然耐冷藏,对孵化亦无不良影响。
钟苏苑王先燕胡智明曹真铭张化成张桂玲文字威卓新鸿黄嫔晏育伟邱国祥孙京臣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家蚕一代杂交种浸酸孵化率
强健性细纤度三眠蚕品种粤蚕细纤1号的育成报告
粤蚕细纤1号(三·龙×汇·源)是中·中×日·日四元杂交三眠蚕品种。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源。经配合力...
郭定国黄嫔林忠芬张桂玲邱国祥王先燕黄星光胡智明李林山钟苏苑
关键词:三眠蚕品种强健性
文献传递
家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及高附加值蚕品种培育
郭定国黄星光邱国祥林忠芬黄嫔王先燕张桂玲李林山梁庆国劳承辉
1、研究形成了较成熟的每年一个世代继代的蚕种质资源保护技术,完成了现有133份蚕种质资源安全继代。2、运用基因重组的遗传原理和杂交育种的技术方法,继续选育获得了性状表现稳定的三、龙、汇、泉、源、景等6个强健优质细纤度三眠...
关键词:
关键词:家蚕种质资源保护
一种新型肥料组合在桑园的施用效果初试
2013年
本试验对一种新型肥料组合在桑园的施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试验品种932从四龄饷食开始食用施用了新型肥料的桑叶,从蚕食用后蚕体的龄期经过、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主要经济性状上看,试验区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新型肥料组合作用于桑叶和蚕体的时间短而致使获取的有效成份不足以造成与对照区的差异。
王先燕罗振南邱国祥郭定国
关键词:BGA菌肥桑园家蚕
金属槽蔟与花蔟的上蔟效果比较
2014年
通过对金属槽蔟及花蔟上蔟的蚕茧茧质及丝质的调查分析,研究了不同蔟具对茧丝质的影响。试验证明:蔟具和蔟中环境对茧质丝质有明显影响,导致某些性状差异显著。生产上通过选择优良蔟具,加强蔟中管理等改善营茧环境,可提高茧质,增加收入。
张桂玲钟苏苑郭定国王先燕邱国祥
关键词:茧质丝质
家蚕hsp24.3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2008年
【目的】对家蚕hsp24.3基因(Bmhsp24.3)的功能进行研究,为选育抗逆境家蚕品种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在对家蚕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家蚕低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Bmhsp24.3进行克隆,然后利用家蚕的芯片数据对Bmhsp24.3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对Bmhsp24.3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和热刺激条件下家蚕5龄幼虫不同发育时期(1~6 d)后部丝腺中的表达状况以及10个不同家蚕品种5龄第3天幼虫丝腺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最后将Bmhsp24.3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rBmHSP24.3,并进一步对该重组蛋白的功能进行了体外验证。【结果】Bmhsp24.3基因的编码区(CDS)长度为633 bp,编码210个氨基酸,为单外显子基因;RT-PCR检测发现该基因在家蚕的体壁、脂肪体以及丝腺组织中有较高水平表达,在其它组织中的表达不明显;同对照相比,不同家蚕品种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5龄幼虫在热刺激后,其后部丝腺中的Bmhsp24.3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经Native-PAGE和SDS-PAGE分析表明,在高温条件下,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rBmHSP24.3能与硫氰酸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底物蛋白免受热刺激胁迫而变性,从而起着分子伴侣的作用。【结论】重组蛋白rBmHSP24.3在体外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推测该蛋白在家蚕体内同样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在家蚕的抗逆境适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彬斌柴春利王先燕黄飞飞鲁成
关键词:家蚕分子伴侣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