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祥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中及术后短时高浓度吸氧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行腹部污染手术 196例 ,随机分组。手术开始至术后 2h内观察组 (98例 )用防漏面罩供氧 (FiO26 0 % ) ,对照组 (98例 )用鼻导管供氧 (FiO2 2 8% )。除阑尾手术外术后 2h抽股动脉血测定血气分析 ,均测定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 ,记录有无氧中毒表现。观察切口至术后 15d ,切口丙级愈合为切口感染。结果 两组无氧中毒表现。术后 2h动脉血气分析 ,观察组PaO2 为 (16 5 3± 38 6 )mmHg ,对照组为 (118 1± 2 9 4 )mmHg ,两组比较 P<0 0 0 1。术后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正常。观察组切口感染 5例 (5 1% ) ,对照组 14例 (14 3% ) ,两组比较P <0 0 5。结论 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
- 王兴祥陆文佐吴胜英王谊生玉珠章璞王勇郭杰陈冶励雄年俞晓村王亚瑛
-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
- 术中及术后短时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对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腹部污染手术181例。随机抽签分组。手术开始至术后2小时内实验组91例用防漏面罩供氧(Fio260%),对照组90倒用鼻导管供氧(Fio228%)。术后2小时切除阑尾手术外股动脉抽血测定血气分析。并测定末梢动脉血饱和度,记录有无氧中毒表现。观察切口至术后15天。切口丙级愈合为切口感染。结果:两组无氧中毒表现;术后2小时动脉血气分析,PaO2实验组为161.5±72.8mmHg,对照组为118.6±28.6mmHg(P<0.001)。术后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两组均正常。切口感染实验组5例(5.5%),对照组13例(14.4%,P<0.05)。结论:手术中、手术后短时间高浓度氧疗可减少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
- 王兴祥陆文佐吴胜英王谊生丁玉珠章璞王勇郭杰陈冶励雄年俞晓村王亚瑛
- 关键词:腹部手术手术切口手术中
- 空回肠原发性肿瘤的外科诊治
- 2001年
- 王兴祥章璞陆文佐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老年人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肾衰的诊治
- 1996年
- 老年人梗阻性黄疸合并急性肾衰的诊治上海市浦南医院(200125)王兴祥近年来,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病人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已引起广泛关注。在老年梗黄病人中,并发ARF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结合我院16例临床病例分析,对老年梗黄病人并...
- 王兴祥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老年人肾功能衰竭急性
- pT_(1~3)N_0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pT1~3N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pT1~3N0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者120例2106枚淋巴结,每例患者淋巴结9~28枚,平均18枚,所有淋巴结经HE染色均为阴性。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淋巴结中CK20表达,并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胃癌淋巴结中CK20表达对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有9.07%(191/2106)的淋巴结出现CK20阳性表达;有26.67%(32/120)患者的淋巴结中出现CK20阳性表达,其中11例(9.17%)为微转移,21例(17.50%)为孤立肿瘤细胞巢(ITC)。术后随访24~121个月(平均66.35个月)。淋巴结中CK20阴性表达、ITC和微转移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4%、78.3%和40.9%。5年无瘤生存率在淋巴结CK20出现微转移者中明显低于CK20阴性表达者(P=0.000)和以ITC为特征者(P=0.046),而仅以ITC为特征者与CK20阴性表达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淋巴结中CK20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11)、浸润胃壁深度(P=0.043)和是否有淋巴管浸润(P=0.002)有关。所有临床病理因素对5年无瘤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11例胃癌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应划分为pN1(Mi)期,本组重新分期率9.17%。而88例胃癌患者淋巴结CK20(-)和21例表达为ITC,分别被记为pN0(i-)和pN0(i+),不建议重新分期,仍为pN0期。结论对于pT1~3N0期胃癌,若淋巴结中检测出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较低,建议术后应予以积极的辅助治疗。
- 陶国强严轶群王兴祥王嘉民王校红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病理因素
- 以损伤控制理念选择急性重症胆管炎首选手术方法
-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作为普外科常见的重症急腹症,是导致良胜胆道疾病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即使强调在入院后紧急行开腹胆管引流术,效果亦不理想,而且多数病人遗留病变需第二次手术解决。因此,早期引流胆管的首选手术方法值得...
- 王兴祥
- 关键词:急性胆管炎手术方法
- 文献传递
- 阑尾憩室合并急性阑尾炎1例
- 1999年
- 患者男性,3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0小时入院。腹痛呈持续性胀痛,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无肌卫及腹块,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血WBC7.4×10^9/L,N77%。诊断急性阑尾炎,即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右下腹有少量淡黄色浑浊渗液,大网膜下移。阑尾10cm×6.0cm,远端2/3增粗,表面被覆脓苔,阑尾中段对系膜缘有一0.6cm×0.9cm囊状突起。予顺行切除阑尾。术后7天拆线,痊愈出院。病理检查阑尾浆膜充血,有纤维性渗出。
- 章璞王兴祥陆文佐
- 关键词:并发症急性阑尾炎
- 老年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附68例报告)被引量:6
- 1996年
- 老年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附68例报告)上海市浦南医院外科(200125)王兴祥,汤任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胆道疾病的比例也明显上升。因此,如何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和防治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对促进老年保健事业发展,将起很大作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 王兴祥汤任高
- 关键词:老年人胆道疾病
- 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外科诊治
- 200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02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原发性空四肠肿瘤。结果:原发性空四肠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14例)、腹块(9例)、肠梗阻(8例)、消化道出血(5例)。术前确诊仅7例(46.7%)。手术切除率恶性肿瘤为75%(9/12),良性肿瘤为100%(3/3)。结论:原发性田焉肿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 王兴祥章璞陆文佐吴胜英
- 关键词:外科手术治疗
- 妇科急腹症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林珍王兴祥
- 关键词:急腹症生殖器疾病误诊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