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士梅

作品数:71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水稻
  • 16篇杂交
  • 15篇选育
  • 12篇性状
  • 7篇抗旱
  • 7篇高产
  • 6篇中籼
  • 6篇不育
  • 6篇不育系
  • 5篇杂交水稻
  • 5篇杂交中籼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5篇直播
  • 5篇籼稻
  • 5篇温敏核不育
  • 5篇温敏核不育系
  • 5篇两系杂交
  • 5篇抗旱性
  • 5篇光温

机构

  • 55篇安徽省农业科...
  • 11篇安徽农业大学
  • 7篇安徽科技学院
  • 6篇安徽省农业科...
  • 5篇上海市农业科...
  • 5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安徽省农科院...
  • 4篇安徽省农业技...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省种子管...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天长市农业科...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安徽荃银高科...
  • 1篇安徽省怀远县...
  • 1篇蚌埠海上明珠...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巢湖市农业技...

作者

  • 71篇王士梅
  • 34篇朱启升
  • 26篇张德文
  • 23篇汪婉琳
  • 22篇杨前进
  • 12篇陈秀晨
  • 8篇杨联松
  • 7篇白一松
  • 5篇朴钟泽
  • 5篇方吴云
  • 5篇李培德
  • 4篇张建明
  • 4篇吴敬德
  • 4篇杨安中
  • 3篇董军
  • 3篇冯春
  • 3篇蒋业林
  • 3篇孔令娟
  • 2篇段素梅
  • 2篇李万成

传媒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杂交水稻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Agricu...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农药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L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张德文杨前进王士梅汪婉琳朱启升
关键词: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
稻鳖鱼共生系统种养技术研究与效益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2016年,课题组承担了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稻鳖鱼生态系统构建与种养结合关键技术研究"。该文主要介绍了稻鳖鱼种养结合的相关技术参数。通过试验研究分析,稻鳖鱼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明显,实验结果表明每hm2收获生态水稻9030 kg,净增产优质鳖349.5 kg,净增产鱼135.9 kg,纯收益101 633元,投入产出比为1∶2.36,显著提高了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张静蒋业林王士梅侯冠军王芬张国前王庆健
关键词:种养技术
一种直播稻碗型植株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播稻碗型植株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松散型籼稻为亲本I,选择直立型粳稻为亲本II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子;(2)种植杂交种子,得到杂交一代,并以它们为母本,以亲本I或亲本II为父本进行回交,得到...
王士梅朱启升陈秀晨朱静波
一种规模化水稻高产制种辅助授粉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水稻高产制种辅助授粉装置及方法,涉及水稻授粉技术领域。该规模化水稻高产制种辅助授粉装置及方法,可对储存箱进行限位,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分别对两侧的储存箱进行拆卸,便于对储存箱内部进行清理,避免内部...
曹紫超王士梅李慧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绿敏S高产繁殖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绿敏S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将水稻苯达松敏感基因转育到广占63S中育成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2009—2011年笔者在海南三亚对绿敏S进行连续3 a的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纯度达99.97%。对绿敏S在海南三亚地区的高产繁殖技术进行总结。
张德文杨前进朱启升王士梅汪婉琳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技术
耐旱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介绍需水量较小、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高的节水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方法]对耐旱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5年6月该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份种植,均表现出节水、耐旱、高产、优质的优点,适宜在沿淮行洪区麦茬机械旱作直播栽培。[结论]该研究为"绿旱一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论据。
朱启升王士梅张世林张德文杨前进董军汪婉琳冯春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003被引量:2
2012年
两优003是合肥三才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含苯达松敏感基因两系不育系绿敏S与优质香稻恢复系LR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它可以通过种子苯达松包衣或者苗期喷施致死浓度的苯达松去除制种时因温度突降自交结实的母本,回避两系制种中纯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风险。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较好,耐肥抗倒,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中等,制种产量高。2011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稻2011013。
张德文杨前进朱启升王士梅汪婉琳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选育
一种具有驱鸟功能的种子包衣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驱鸟功能的种子包衣剂,活性组分包括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噻虫嗪和肉桂酰胺,其中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组合物与噻虫嗪的质量比为40:1~1:40。以此组分配置的种子包衣剂按照药种比1:2~1:1000包衣后对...
任学祥王士梅叶正和苏贤岩陈超肖青青姚卫平
绿旱1号麦茬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2010年
本文介绍了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麦茬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绿旱1号"小麦茬免耕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
邵芳荣王士梅朱启升王申刘检
关键词:麦茬免耕直播
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两优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已成为水稻生产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水稻生产上亟需推广应用节水抗旱稻品种。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两优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黄明永王士梅卢继武方吴云张健李文晋刘淼才
关键词:栽培技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