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文
-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宁夏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 外教与中国师生在外语教学有关问题上的分歧探析被引量:58
- 2004年
- 外教与中国师生在外语教学有关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为使外教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本文拟分析这些分歧并提出消除分歧的对策和办法。
- 周玉忠王辉王奕文
- 关键词:外教中国师生外语教学分歧
- 主体学习模式对外语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学习模式指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一定个性特点的、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根据学习主体表现出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倾向,学习模式可分为积极主动型的学习模式和消极被动型的学习模式。主体的学习模式不仅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而且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影响,而消极被动的学习模式则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识别学生的学习模式,并针对两种模式各自的特点合理应用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瞧秀梅王奕文
- 关键词:教学效果
- 论《恋爱中的女人》的现代主义特征被引量:1
- 2007年
- 《恋爱中的女人》是现代英国文坛巨匠劳伦斯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它标志着劳伦斯的最高文学成就,而这部小说也充分体现了劳伦斯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笔者从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恋爱中的女人》的现代主义特征,认为小说在题材方面的现代主义特征表现为对"自我"的着意刻画,对性的描写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态度,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现代主义特征则表现为表层结构的松散无序及独特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 王奕文周玉忠陈亚敏
- 关键词:《恋爱中的女人》现代主义小说现代主义特征
- 目的论视角下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文学中归化、异化策略的使用——以严复、鲁迅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指导,以严复、鲁迅的翻译活动及翻译理论为例来研究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文学中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研究表明,无论译者是使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和他们当时的翻译目的密切相关,即思想启蒙,救国救民。
- 王奕文刘艳芬
- 关键词:目的论中国翻译文学归化异化
- 态度系统视野下《追风筝的人》的成长和救赎主题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从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情感系统、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入手,从词汇层面对小说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阿米尔从年少时对哈桑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到移居美国后时时因往事受到良心的谴责,再到最后冒着生命危险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之子借以赎罪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了小说的成长和救赎主题。
- 王奕文
-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 民族地区学生词汇学习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2
- 2005年
- 词汇是语言系统里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学习对于很多二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学生更是如此。文章就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陈亚敏吴金华王奕文
- 关键词:民族地区词汇学习
- 目的论视阈下林译小说归化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林纾被誉为"中国翻译文学之父",其对中国翻译文学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从语言、写作方法和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林译小说中使用的归化翻译策略,发现长期以来一直遭评论家们口诛笔伐的林译小说的漏译、误译、增译等现象正是林纾为了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所采用的归化翻译策略所致,因此应充分肯定这种翻译方式的积极作用。
- 王奕文刘艳芬
- 关键词:目的论林译小说归化策略
- 《恋爱中的女人》的神话原型探源被引量:1
- 2008年
- 毋庸置疑,《圣经》故事,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为西方诗歌、小说和戏剧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西方现代派作家更是频繁地将神话传说置换变形移植进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取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劳伦斯在其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中也大量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圣经》故事作为原型象征。本论文将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探讨劳伦斯在这部作品中如何通过神话原型象征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塑造人物、表达思想。
- 王奕文
- 关键词:神话传说《恋爱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