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展麟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5篇芬太尼
  • 3篇瑞芬太尼
  • 3篇舒芬太尼
  • 3篇麻醉处理
  • 3篇静脉
  • 2篇休克
  • 2篇血性
  • 2篇失血
  • 2篇失血性
  • 2篇手术
  • 2篇小儿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病人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低龄
  • 1篇低龄小儿

机构

  • 12篇肇庆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王展麟
  • 5篇张坤全
  • 3篇冯肇洪
  • 3篇何卓文
  • 3篇欧阳文博
  • 3篇张建华
  • 2篇卢先卿
  • 2篇田丰
  • 2篇梁健群
  • 1篇黄旭
  • 1篇闫俊香
  • 1篇阮定国
  • 1篇邱昌洪
  • 1篇陈海兰
  • 1篇何慧娇
  • 1篇李耀荣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肇庆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6例,全部患者择期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33例,A组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B组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恢复过程进行观察并记录,比较麻醉效果。结果:A组与B组的苏醒时间分别为(8.9±4.4)min及(17.2±7.8)min,A组与B组导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3.3±3.1)min及(23.2±4.3)min,具有显著差异(P〈0.05);A组在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更好的效果,患者恢复情况更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梁健群王展麟张建华卢先卿
关键词: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结直肠癌
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处理
2010年
目的:总结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和成功救治过程。方法:对76例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及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麻醉方法和救治措施,包括: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休克时间;②麻醉选择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小,又保证氧供和提高有效动脉血氧,同时能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结果:除1例肝肾破裂失血过多死于术中外,3例术后1~3d死于多脏器衰竭,其余72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4.74%。结论:复合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及时处理并发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王展麟冯肇洪张坤全闫俊香
关键词:复合创伤休克围术期麻醉处理
体外循环残留余血回收在心脏外科的应用
2003年
王展麟
关键词:心脏外科静脉滴注鱼精蛋白自体血液回收
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总结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方法对21例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方者实施一系列麻醉处理措施:①头颈部严格制动,避免颈髓继发性损伤;②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中心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③麻醉诱导要求平稳,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避免应用损害或抑制心肌的药物,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21例的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85.7%患者康复。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在围术期麻醉处理得当,可大大降低颈椎骨折脱位截瘫患者结的死亡率。
王展麟张坤全冯肇洪欧阳文博
关键词:颈椎骨折截瘫麻醉手术
32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32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救治过程。方法对32例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1)缩短手术等待时间;(2)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3)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保证氧供,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4)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32例病人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处理得当,可提高休克病人的手术成功率。
王展麟张坤全阮定国
关键词:脾破裂休克出血性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10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5例;在手术中,A组患者仅予舒芬太尼药物镇痛,B组患者仅予瑞芬太尼药物镇痛,C组患者则予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镇痛,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和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以及术后3、12、24h的VAS评分和苏醒期躁动情况评分。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A组和B组患者插管后、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而C组患者插管后、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不大(P>0.05);A、B组患者插管后、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术后3、12、24h的VAS评分均较高(P<0.05),而且A组和B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评分亦较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中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且有效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
张建华王展麟李耀荣冯肇洪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小儿肌间沟臂丛定深度多层次注射法的可行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肌间沟臂丛使用定深度多层次注射法的可行性,并希望通过此法提高小儿臂丛麻醉的成功率,为临床麻醉一个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2~6岁,ASAⅠ~Ⅱ级上肢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采用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A组,n=40);采用定深度多层次肌间沟注射法(B组,n=40)。B组麻醉方法:左手中指紧压肌间沟上端,母、示两指把持头皮针,药量平均注在皮下的1~0.5cm这一段距离的各组织内,即从6.5号针头的1/3深度时开始缓慢注药,边退针边注药,至余1/5长度时注药完毕)。结果 B组(定点多方向组)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A组(P<0.01),并发症则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定深度多层次肌间沟注射法麻醉完善率高,方法简单,不需"寻找异感",值得推广。
王展麟何卓文欧阳文博田丰
关键词:小儿肌间沟阻滞
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肺癌根治术后病人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术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30),Ⅰ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进行PCIA(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PCA量0.025μg/kg,锁定时间10min);Ⅱ组于关胸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术后PCIA同Ⅰ组;Ⅲ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混合右美托咪啶进行PCIA(舒芬太尼背景输注速率0.015μg·kg-·1h-1,右美托咪啶背景输注速率0.05μg·kg-·1h-1,舒芬太尼PCA量0.025μg/kg,右美托咪啶PCA量0.08μg/kg,锁定时间10min)。记录麻醉前和输注右美托咪啶1h痛阈和耐痛阈;记录术后24h、48h内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记录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术后24h、48h舒芬太尼用量、PCA总按压次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瘙痒发生率降低(P<0.05);三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结论右美托咪啶混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PCIA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张建华卢先卿王展麟何慧娇梁健群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舒芬太尼镇痛病人控制
异丙酚及芬太尼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分析
2004年
目的 比较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麻醉效果 ,以及在围术期中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 ,副作用的发生率 ,验证其麻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LC患者 5 0例 ,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组 (Ⅰ组 ) 2 5例和硬膜外麻醉组 (Ⅱ组 ) 2 5例。Ⅰ组静注芬太尼 2 μg/kg、异丙酚 ( 2~ 3 )mg/kg、阿曲库铵 ( 0 5~ 1)mg/kg诱导插管 ,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 ( 6~ 10 )mg/kg·h ,( 3 0~ 45 )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 ( 0 2 5~ 0 5 )mg/kg维持麻醉 ,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作调整。Ⅱ组作硬膜外阻滞麻醉。 结果 Ⅰ组麻醉诱导快 ,肌松好 ,无内脏牵拉反应及疼痛反应 ,麻醉效果满意。停药后 9min完全清醒 ,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毫不知晓。Ⅱ组有阻滞不全、肌松欠佳及内脏牵拉反应现象。 结论 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LC手术麻醉诱度起效快 ,肌松好 ,恢复迅速而平稳 ,不良反应少。与硬膜外麻醉相比 ,麻醉效果确切 。
张坤全王展麟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联合用药
羟丁酸钠和瑞芬太尼复合局部表面麻醉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γ-羟丁酸钠(简称γ-OH)和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外加局部表面麻醉下高频喷射通气(HFJV)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γ-羟丁酸钠瑞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加1%丁卡因充分咽喉表面麻醉,高频呼吸机以60~100次/min的频率经直喉镜侧孔喷射供氧。结果:37例病例中除1例发生心衰被迫改择期手术外,余36例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γ-OH等复合静脉全麻联合局部表面麻醉下行HFJV用于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是确切的。
王展麟何卓文欧阳文博田丰
关键词:婴幼儿气管异物Γ-羟丁酸钠瑞芬太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