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龙

作品数:3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氧化脱硫
  • 9篇萃取
  • 7篇树脂
  • 7篇离子
  • 7篇离子液
  • 7篇离子液体
  • 7篇催化
  • 6篇球状活性炭
  • 6篇醛类
  • 6篇催化氧化
  • 6篇催化氧化脱硫
  • 5篇树脂基
  • 5篇酚类
  • 5篇酚醛
  • 5篇酚醛树脂
  • 4篇燃油
  • 4篇脱硫
  • 4篇金属
  • 4篇活性炭
  • 4篇含硫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山...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西职业技术...
  • 1篇山西钢科碳材...

作者

  • 32篇李开喜
  • 32篇王建龙
  • 6篇孙国华
  • 5篇李艳秋
  • 4篇张长明
  • 3篇王媛
  • 2篇李存梅
  • 2篇王健
  • 2篇何宏伟
  • 2篇高峰
  • 2篇徐志雄
  • 1篇王保成
  • 1篇谢莉婧
  • 1篇赵江红
  • 1篇孙亚慧
  • 1篇冯翀
  • 1篇万柳
  • 1篇杨玉鹏
  • 1篇杨杰
  • 1篇张东东

传媒

  • 5篇新型炭材料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热塑性树脂基体对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溶液浸渍和热压成型分别制备了以聚醚砜和聚醚砜/聚苯硫醚为基体的单向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成型温度下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湿热环境下对水分的吸湿过程。结果表明,添加了聚苯硫醚的复合材料在较佳的加工工艺窗口下可以保持原有的层间剪切强度,同时大幅度地增强复合材料的抗水分侵蚀能力。这是由于聚苯硫醚在热压成型过程中,以聚醚砜为晶核在碳纤维表面结晶,形成较为致密的结构。同时红外分析表明,混合树脂极性较小。二者共同作用,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结构的完整性。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吸湿过程符合Fick第二定律。
王健纪艳芬李开喜何宏伟王建龙杨杰杨玉鹏潘明艳
关键词:聚醚砜聚苯硫醚碳纤维层间剪切强度吸湿
一种离子液体中燃油仿生氧化脱硫的方法
一种离子液体中燃油仿生氧化脱硫的方法是将催化剂、离子液体和燃油混合加入反应器中,再加入过氧化氢,在25~68℃下搅拌、加热反应1~5h;其中离子液体与燃油的积比为0.1~1:1,燃油中总硫含量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50~20...
王建龙赵日杰李开喜
文献传递
反相乳液法无乳化剂制备炭微米球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以酚醛树脂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导热油和硅油混合油为油相,在不添加任何乳化剂的情况下,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得酚醛树脂微米球。重点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树脂成球的影响,并探讨了体系的成球机制。结果表明,引入黏度低、导热性能好、可与酚醛树脂形成强π-π相互作用的导热油对合成树脂微球起关键作用。混合油质量比、酚醛和乙醇配比及搅拌速度在较宽范围内变化时,制得的酚醛树脂微球经800℃炭化均能获得球形度良好的炭微米球。优化条件下(导热油和硅油质量比为4:1,乙醇和酚醛质量比为4:1,搅拌速度为2 000 r/min),可获得球形度好、尺寸分布较窄的炭微米球(5~20μm)。该球经KOH活化后,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可达206 F/g,电流密度为20 A/g时,比电容仍然保持在134 F/g。这些优异的电化学性质归因于炭球高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道结构。
冯翀赵江红韩佰欣孙亚慧王建龙李开喜
关键词:酚醛树脂反相乳液法电容性能
一种环糊精类低共熔溶剂萃取催化氧化脱硫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糊精类低共熔溶剂萃取催化氧化脱硫的方法,所用低共熔溶剂由环糊精与小分子有机酸通过简单的混合搅拌得到,将低共熔溶剂、燃油和过氧化氢按比例加入烧瓶后,在特定温度下搅拌、加热,反应0.5~5h后,即可将燃油中含...
王建龙关胜琴李开喜
一种改性金属卟啉的制备方法及其催化氧化脱硫的应用
一种改性金属卟啉的制备方法是以金属卟啉为原料,加入二氯甲烷中,充分溶解,记为溶液1,将置换剂溶于去离子水中,记为溶液2;将溶液1和溶液2混合,在10~50℃温度下搅拌10~30小时;反应结束之后溶液分层,将上下溶液分离,...
王建龙赵日杰李开喜
文献传递
一种可控孔结构的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一种可控孔结构的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是将酚类与醛类按照摩尔比为1:2-6加入水中,将酚类摩尔量0.7%-1%的催化剂加入上述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升温到85-90℃,然后添加酚类摩尔量10%-30%的分散剂,继...
王建龙张长明李开喜李艳秋
文献传递
聚苯并噁嗪基硫,氮共掺杂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英文)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原位合成法,以对氰基苯酚、硫脲和甲醛为原料制备了聚苯并噁嗪基树脂,经炭化、活化得到相应的含硫,氮共掺杂的多孔炭。对样品的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化后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 512~2 385 m^2g^(-1),孔结构以微孔为主,且含有一定硫,氮元素。在1 bar和0、25℃条件下,未加造孔剂600℃活化样品的CO_2的吸附容量最高分别为6.96 mmol g^(-1)、4.55 mmol g^(-1),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对CO_2吸附热及酸化实验分析,发现吸附过程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且以有效的微孔结构物理吸附为主,硫/氮官能团的化学吸附为辅。
金祖儿王建龙赵日杰管涛涛张东东李开喜
关键词:聚苯并噁嗪杂原子多孔炭
一种制备功能化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方法
一种制备功能化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的方法是将酚类与醛类加入水中,将催化剂前驱体加入上述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升温到80‑95℃,然后添加分散剂,继续搅拌10‑60分钟后,加入固化剂,继续搅拌1‑5小时,冷却到室温,过滤得...
王建龙赵日杰李开喜李艳秋
文献传递
树脂基球状活性炭用于焦油加氢后油品脱色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采用悬浮聚合、水蒸气活化方法制备了树脂基球状活性炭(ACS),并进行硝酸氧化改性(NACS),用于焦油加氢后油品的脱色研究。通过SEM、N2吸附-脱附、FTIR、XPS、TG等技术对所制样品ACS和NACS进行结构性质表征。结果显示,经硝酸氧化改性后,NACS样品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但球状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明显增加。选取两种典型的显色化合物对苯醌(PBQ)和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DBD)配置一定浓度的模型油进行吸附脱色,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ACS样品展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一定的吸附条件下,对DBD和PBQ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4.5%和96.6%,除了球状活性炭表面微孔提供的活性位点之外,NACS表面官能团与有色物质形成的氢键可能对吸附性能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重复使用6次后,吸附剂对两者的脱色率仍能达到90%以上,展现出良好的可再生性能。在对真实加氢油品脱色后,脱色效果显著,验证了所制备吸附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武俊成王建龙管涛涛张果丽李开喜
关键词:氧化改性脱色
一种固体酸耦合离子液体对燃油萃取氧化脱硫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酸耦合离子液体对燃油萃取氧化脱硫的方法,将催化剂、离子液体和燃油按比例混合,加入过氧化氢,搅拌、加热,即可实现对燃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5h后,燃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被萃取到离子液体中,氧化为亚砜...
王建龙王宇滋李开喜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