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开泳

作品数:146 被引量:1,46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经济管理
  • 24篇建筑科学
  • 17篇政治法律
  • 17篇历史地理
  • 9篇社会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城市
  • 30篇行政区
  • 27篇政区
  • 22篇行政区划
  • 17篇行政
  • 12篇城市群
  • 11篇旅游
  • 11篇城镇化
  • 9篇区划调整
  • 9篇珠江三角
  • 9篇珠江三角洲
  • 8篇行政区划调整
  • 7篇生态
  • 7篇珠三角
  • 6篇人口
  • 6篇珠三角城市
  • 6篇珠三角城市群
  • 6篇协调发展
  • 6篇城乡
  • 5篇都市

机构

  • 124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华南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35篇王开泳
  • 37篇陈田
  • 11篇虞虎
  • 9篇丁俊
  • 4篇王淑婧
  • 4篇肖玲
  • 4篇邓羽
  • 3篇朱冬芳
  • 3篇王开科
  • 3篇张鹏岩
  • 3篇戚伟
  • 2篇李萍
  • 2篇穆松林
  • 2篇曾春水
  • 2篇刘海猛
  • 2篇王丽艳
  • 2篇林明水
  • 2篇汪德根
  • 2篇朱付彪
  • 2篇许春晓

传媒

  • 17篇地理研究
  • 17篇地理科学进展
  • 13篇中国名城
  • 7篇地理学报
  • 6篇经济地理
  • 6篇热带地理
  • 4篇地理科学
  • 4篇世界地理研究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城市问题
  • 2篇科技资讯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乡镇论坛
  • 1篇经济前沿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居民省际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被引量:11
2015年
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省际农村居民旅游数据构建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流网络,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及其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流的空间对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旅游流较小,可划分为全国核心区、区域核心区、一般地区和边缘地区,已形成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地区和川渝地区四大旅游流集散地带。中心旅游地集聚扩散的垄断地位在弱化,次中心旅游地在崛起,出现区域性集聚单元。旅游流网络联系和密度的增加是多因素作用下的再调整而非路径依赖。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可达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将使未来中国农民旅游流发生较大变化。
虞虎陈田王开泳朱冬芳
关键词:旅游流网络特征中国农村居民
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被引量:23
2018年
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对珠三角城市群不同时期的工业生产空间信息进行精准提取,利用多种模型定量分析了其空间扩展格局与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了影响其时空演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0年以来,珠三角城市群的工业生产空间总体上呈现由核心向边缘扩散的特征,且扩展热点格局不断变动,热点区的中心极化作用逐渐减弱;(2)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形态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异质性,2007年以前工业生产空间的破碎化程度增加而紧凑性降低,其面积的增加以外部扩展为主,而2007年以后的变化与此相反;(3)在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的不同阶段,驱动机制有所不同,政策因素、经济全球化、区域城镇化以及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等,推动着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演化与重构。
丁俊王开泳
关键词:珠三角城市群
设立三沙市的战略意义与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路被引量:2
2013年
三沙市的设立成为近来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设立三沙市,不仅具有向国际社会宣示主权的作用,也有助于维护南海的海洋权益,对于国防安全与维护领土完整,国际交流与行政管理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三沙市政府机构的成立与完善,三沙市所辖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海群岛及附属岛屿的城市开发和建设提上日程。从周边环境、自身基础、产业支撑等方面论述了三沙市城市开发的基础条件与环境约束。进而从资源条件、发展潜力、交通条件、开发困境与约束条件等方面对三沙市的城市开发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特别指出,三沙市的城市开发与建设面临淡水之困、生态容量之困、政治军事之困和渔民安置之困。综合考虑三沙市的政治因素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后,提出:(1)三沙市城市开发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原则,岛、海综合利用原则和生态旅游开发原则。(2)三沙市的城市开发应摸清家底,立足高端,遵循向天、向海要地的发展模式,开发海陆空综合旅游产品,通过引入现代高科技和生态型项目支撑三沙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三沙市未来城市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为三沙市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王开泳陈田虞虎
行政区划调整对政区位势的影响与定量化测度——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12
2018年
行政区划调整是提升行政管理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改变政区的位势和发展轨迹,重塑城市发展活力和区域发展格局。政区位势的测度可以较好的评价行政区划调整的效能。建立基于生产函数的政区位势模型,以重庆市为案例,测算其设立直辖市前后的政区位势及其区划调整的相对区位势能,以探析影响政区位势变化的机制。研究表明:(1)政区位势与该地的交通通达度、资源控制能力及综合发展规模有关;(2)行政区划调整对政区位势变化具有正向作用,但该影响效果具有滞后效应;(3)设立直辖市对重庆市而言不仅意味着行政级别的提升,政区位势也不断上升,相对区位势能均大于1,但该提升幅度正从快速优化趋于平缓发展。
陈田王开泳陈妤凡
关键词:区划调整生产函数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评价研究被引量:38
2018年
测度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理清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影响因子并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全域旅游发展的全时空、全产业、全要素、全管理和全支持五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东部、中部和西部共37个县(市)作为样本,基于Arc GIS10. 1的空间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度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及其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显示:(1)竞争力评价方面,3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平均值为4. 77,总体处于一般水平;贵州省示范区竞争力平均值为5. 77,处于较强水平;湖北省示范区竞争力平均值为4. 93,处于一般水平;福建省示范区竞争力平均值为3. 91,处于较弱水平。(2)空间自相关分析方面,3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在各自区域内的相关性不显著,呈独立随机分布。(3)影响因子方面,影响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主要因子为旅游投入产出比、夜光指数、城镇化率、路网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坡度、一般公共预算人均支出、人均旅游收入等9个方面,其中旅游投入产出比的贡献最大。基于主要结论,东部地区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围绕"傍城"的核心理念,主动融入三大城市群或各区域的核心城市群,借助城市化带动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西部地区发展全域旅游,可以围绕着"傍景"的核心理念,主动融入核心景区,借助旅游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中部地区则因地制宜,兼顾东西部两种模式,择优选择。
林明水廖茂林王开泳
行政区划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被引量:1
2022年
旅游区作为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功能性空间,受到行政区划设置和行政边界的明显影响。随着全域旅游推进和旅游地之间联系加深,统筹推进行政区划与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跨行政区旅游合作、跨界旅游区整合两个尺度分析了行政区划与区域旅游的耦合关系,并基于行政区经济理论、政区位势理论,提出受行政区经济的刚性约束效应,兼跨不同行政区的旅游区发展不均衡、管理不统一等现象难以得到及时解决。此外,由于行政区与旅游区界线的非耦合而造成多个旅游区发展的异质性人文界面,对旅游功能区发展、管理的支撑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因而造成旅游功能区发展水平不均衡和利益冲突,导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出现不和谐状态。据此,本研究提出今后需要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研究:行政区划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创新;行政区与旅游区不耦合的问题评估与成因;行政区与旅游区耦合的时空过程、效应与机理;行政区划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跨界旅游区的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保障。
王开泳王甫园
关键词:行政区划区域旅游研究主题
南沙开发与珠江三角洲区域CBD建设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城市CBD是城市中最具活力最繁华的商务区,成为城市发展的品牌和形象,而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建设区域CBD,有助于凝聚区域发展优势,提高区域服务水平.文章着眼于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在分析南沙开发的区域背景基础上,分析了区域CBD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提出在南沙地区建设区域CBD的设想,分析了建设区域CBD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对建设南沙CBD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王开泳陈田
关键词:南沙开发服务业珠江三角洲
清代县级政区的调整模式被引量:1
2022年
清代县制在总体稳定的大格局下,县级政区的局部调整不断。县制由内地十八省向边疆的大幅扩展与内地县制体系的进一步充实,是清代地方基层行政最大的变化。在地方矛盾突出或基层治理对政区提出新的需求等情形下,县的裁并、同级变更、治所迁移、专名变更偶有发生。县级政区的调整模式主要有9类:析分、合并、同级变更、升级、改隶、迁治、更名、新设、裁撤。清代县级及其以上政区调整的提议权属于总督和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偶有提议情况。清代的督抚体制是地方政区调整不断推进的制度保障。督抚体制成熟后,政区的常态化调整成为清代调试地方治理的行政手段。
赵逸才王开泳
关键词:清代
清代县级政区的设治理念、治所迁移规律与经验借鉴被引量:1
2021年
行政中心驻地是行政区划研究框架下的核心要素,历史地理学界一般是以政区“治所”的概念对其进行探析。清代全国从高层政区到县下佐杂辖区的治所,构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行政衙署体系。1683年至1911年间,全国共新设432个县级政区,其中230个“普通设县”缺少既有的县城、府城、卫所、土司、驻防城或县辖政区驻地作为设治基础,它们的设治过程直观体现了清代县级政区“适中、宏敞、经费、便民、控驭”的设治理念。玉环厅、四旗厅、台湾、长白府等政区设置与治所选定的典型案例,反映了清代地方行政的理念倾向与精巧设计。清代政区治所迁移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地貌、聚落分布、交通格局、经费筹措、历史积淀等,总体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特征。治所一旦选定,少有更迁。清代的设治理念与治所迁移规律,对当代行政中心驻地的区位选择和迁移优化具有启发意义。
赵逸才王开泳
关键词:清代行政中心治所迁移
都市经济区内部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单个城市的竞争逐渐转变为城市区域的竞争。都市经济区是祚国家战略需求的推动下应势而生的新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而都市经济区内部地域类型复杂
王开泳陈田
关键词:都市经济区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