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海

作品数:2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绦虫
  • 7篇鱼类
  • 6篇台湾海峡
  • 5篇新种记述
  • 5篇棘球绦虫
  • 4篇蛋白
  • 4篇多房棘球绦虫
  • 4篇绦虫纲
  • 3篇四叶目
  • 3篇抗原
  • 3篇假叶目
  • 3篇钙网蛋白
  • 3篇肝包虫
  • 3篇包虫
  • 3篇北麓
  • 2篇养殖
  • 2篇养殖鱼
  • 2篇养殖鱼类
  • 2篇早期发育
  • 2篇早期发育阶段

机构

  • 25篇厦门大学
  • 3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25篇王彦海
  • 10篇杨文川
  • 5篇程喆
  • 4篇唐崇惕
  • 3篇杨玉荣
  • 3篇彭文峰
  • 3篇李立伟
  • 2篇李洪涛
  • 2篇刘升发
  • 1篇田慧敏
  • 1篇闫艳
  • 1篇吕洪昌
  • 1篇周霖
  • 1篇林宇光
  • 1篇石磊
  • 1篇于桂霞

传媒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台湾海峡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第一届海洋生...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叶槽绦虫一新记录属(绦虫纲:四叶目)
2003年
报道检获于厦门海域赤魟(Dasyatis akajei)肠道中的四叶目叶槽科蔷薇属叶枕蔷薇线虫Rhodobothriumpulvinatum Linton 1889,经鉴定比较,为我国鱼类绦虫属的新记录。本次共剖检赤魟46尾,阳性2尾,感染率为4.3%,感染强度为5~7条/尾,并对所获虫体进行了描述。
王彦海杨文川刘升发李立伟
关键词:绦虫纲四叶目
白纹伊蚊组织内抗原及抗蚊组织抗体的定位
2000年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组织内抗原、抗蚊组织抗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直接法和间接法进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白纹伊蚊的肠管壁两侧、头部组织、马氏管以及卵巢均出现较强的染色反应 ,但肌肉组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直接法免疫组化染色 ,在白纹伊蚊卵巢小管壁周围出现阳性反应。结论 白纹伊蚊免疫活性抗原主要分布在肠管壁两侧 ,头部 ,马氏管和卵巢等组织中。
石磊王彦海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原抗体免疫组化
玫氏新本尼登虫扫描电镜观察(单殖吸虫纲,分室科)(英文)被引量:3
2003年
报道寄生于福建海水养殖鱼类高体的玫氏新本尼登虫 (单殖吸虫纲 ,分室科 )的扫描电镜观察。虫体体表无棘 ,前吸器和后吸器盘状。副甲片。
杨文川杨玉荣李立伟王彦海
关键词:扫描电镜观察
吸血昆虫抗凝血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杨玉荣王彦海
关键词:吸血昆虫测序克隆
多房棘球绦虫钙网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T、B细胞表位预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绦虫钙网蛋白(EmCRT)的真核表达载体,鉴定重组EmCRT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T、B细胞表位预测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多房棘球绦虫钙网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cDNA为模板,PCR扩增EmCRT基因片段。将此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3-HA,构建重组质粒pcDNA3.3-HA-EmCRT,并将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转染Hela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重组EmCRT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利用ProtParam预测EmCRT的理化性质,SignalP 4.1 Server预测其信号肽序列,PSORT II Prediction预测其亚细胞定位,TMHMM 2.0预测其跨膜结构域,SOPMA和SWISS-MODEL预测其二、三级结构,DNAStar软件分析其亲水性、柔韧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及性,并推测可能的B细胞表位;采用SYFPEUTHI的T细胞表位预测工具分别预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辅助T细胞(Th)表位。结果成功构建了EmCRT的真核表达载体,经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mCRT在Hela细胞中高效表达。EmCRT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44×10^(3),等电点为4.47,预测该蛋白含有1个信号肽序列和1个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具有6个T、B细胞联合表位,分别为51-88 aa、112-154 aa、149-178 aa、185-198 aa、244-263 aa、280-309 aa。结论真核表达的重组多房棘球绦虫钙网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5.44×10^(3),预测含有T、B细胞表位,为高效抗多房棘球绦虫表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陈路娟程喆王彦海赵利美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钙网蛋白真核表达载体抗原表位预测
突吻纽带绦虫记述及幼虫发育研究(绦虫纲:纽带绦虫目)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就寄生于福建省龙海市郊池塘淡水鱼类胡子鲶 (Clariasfuscus)肠道内的突吻纽带绦虫 (Lytocestusadhaerens)的成虫形态进行详细的显微镜观察、测量和描述 ;从虫卵发育到六钩蚴期的形成过程进行观察研究 .虫卵在 2 6~ 30℃的淡水温度中发育 6d后六钩蚴形成 ,成熟的六钩蚴体表未见纤毛 ,六钩蚴在卵内发育成熟
杨文川王彦海刘升发
关键词:绦虫纲幼虫发育
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泡状肝包虫种类的研究 II.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Rauschet Schiller,1954)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Rausch and Schiller(1954)在美国阿拉斯加白令海峡St.Lawrence岛从北极狐(Alopex lagopus)和雪撬狗(sledge dogs)发现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新种(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 sp.nov.),但诸多学者认为E.sibiricensis Rausch et Schiller,1954是欧洲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1863)的地理株(或亚种)(Vogel,1957;Skrjabin and Abuladze,1964;Kumaratilake and Thompson,1982;Meyajaki,1991等)。于1985-2002年间,作者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麓草场多年进行泡状棘球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病原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鼠类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该地区同地点存在有北美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种不同"地理株",而且三种成虫常混合感染于同一终宿主沙狐(Vulpes corsac)的体内,它们的幼虫期也存在于当地的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2001年,作者再次检查当地沙狐151只,从中检出19只感染有泡状棘球绦虫成虫。含成熟虫体的13只阳性沙狐中,感染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有11只,其中2只单独感染此虫种,另9只还混合感染了欧洲多房棘球绦虫及苏俄多房棘球绦虫三虫种。在呼伦贝尔草原的泡状棘球蚴病原中,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是优势种,它在终宿主沙狐和中间宿主的感染率都高过其他虫种。本文着重介绍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的成虫子宫结构和它幼虫期在野外布氏田鼠及人工感染实验鼠体内的发育情况。
唐崇惕崔贵文钱玉春康育民彭文峰王彦海吕洪昌陈东
关键词:子宫
日本棘叶绦虫生活史早期发育阶段的观察
2003年
选择寄生于刺鲳中的日本棘叶绦虫(Echinophallusjaponicus)(假叶目:棘叶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史早期发育阶段进行了观察.通过对成虫子宫中虫卵及体外培养虫卵的观察发现,其虫卵为完全卵裂,胚胎发育的主要过程在子宫外完成,为体外发育.
王彦海
关键词:生活史早期发育阶段假叶目虫卵卵裂胚胎发育
台湾海峡鱼类假叶目绦虫一新种记述
<正> 材料与方法:鱼类标本均购自厦门市场,经鉴定种类后剖检取出虫体,常规压片、固定制片。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绘图。除特殊标明外,测量单位均为mm。结果:本种虫体发现于厦门海域刺鲳的幽门盲囊中。虫体小型,长7.6-13.2,...
王彦海杨文川
关键词:绦虫纲假叶目
文献传递
福建海水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研究
对福建海域网箱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进行研究,调查发现6种本尼登虫病原,完成新本尼登虫季节感染动态和生活史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鱼群本尼登虫自然感染率平均52.14%(390/748),最高感染率达100%(131/131)。...
杨文川王彦海
关键词:海水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流行病学网箱养殖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