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恒毅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蛋白
  • 4篇肿瘤
  • 4篇卵圆细胞
  • 3篇胆管
  • 3篇肝癌
  • 2篇胆管炎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类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源性
  • 2篇腺炎
  • 2篇结石
  • 2篇老年
  • 2篇基因
  • 2篇急性梗阻
  • 2篇急性梗阻性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15篇王恒毅
  • 5篇陈孝平
  • 4篇梁慧芳
  • 4篇高登辉
  • 3篇刘伟鹏
  • 3篇王兴宇
  • 3篇方征
  • 2篇张占国
  • 2篇王景钧
  • 2篇李常海
  • 2篇于宗平
  • 2篇汤亲青
  • 2篇汪继东
  • 1篇常洞镭
  • 1篇吴雪生
  • 1篇张剑林
  • 1篇董为
  • 1篇张万广
  • 1篇彭心宇
  • 1篇张志伟

传媒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曲肽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急性肠梗阻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均常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补液、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其中治疗组加用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Q8h,直到梗阻解除,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的时间、胃肠减压量、恢复自主排气时间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2.1±3.4)h和(34.3±4.1)h,P<0.01;24h胃肠减压量分别为(357±73)ml和(890±95)ml,P<0.01;恢复自主排气时间分别为(32.5±7.0)h和(58.5±6.2)h,P<0.0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4%和67.6%,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常规治疗中加用奥曲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方征高登辉王恒毅
关键词:肠梗阻奥曲肽疗效
吐根碱结合PARP-1逆转肝癌细胞HepG2/DDP耐药的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吐根碱逆转耐药肝癌耐药细胞HepG2/DDP的耐药性及机制。方法采用顺铂(DDP)大剂量冲击结合低剂量持续诱导方法构建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DDP;采用反向虚拟筛选、分子对接、表面离子体共振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寻找吐根碱逆转耐药的靶标;转染实验验证吐根碱作用靶标;细胞毒实验检测吐根碱联合DDP对HepG2/DD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实验验证吐根碱的增敏作用;免疫印迹实验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吐根碱能够增强DDP对HEPG2/DDP细胞的敏感性,使HEPG2/DDP对DDP的耐药指数(RI)由3.69降低到0.93;反向虚拟筛选、分子对接、表面离子体共振实验揭示吐根碱和PARP-1有良好的结合作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吐根碱在细胞内显著抑制PARP-1活性;siRNA干扰实验显示HepG2/DDP细胞中PARP-1表达抑制后吐根碱增敏DDP细胞毒性的作用基本消失;流式细胞实验显示吐根碱能够增强DDP对HepG2/DDP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吐根碱能够增强HepG2/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ARP-1的活性有关。
任鹏飞刘晨冉翔王恒毅
关键词:吐根碱增敏DDPPARP-1
通过目标区域DNA甲基化测序对隐源性肝癌差异性DNA甲基化谱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目标区域DNA甲基化测序技术,获得并分析隐源性肝癌(Cryptogenic hepatocellularcarcinomas,CR-HCC)与癌旁正常肝组织的差异性甲基化谱,探索引起隐源性肝癌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我们使用SureSelectXT人甲基化测序系统(SureSelectXT Methyl-Seq Target Enrichment System)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行肝癌切除术的3例患者的肝癌及癌旁非癌组织进行了目标区域DNA甲基化测序(targeted DNA methylationsequencing),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两种组织间筛选出1729个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通过基因注释获得DMR相关基因(DMG)2091个,其中TIRAP TFAP2A,CTTN,USP18,ICAM5 MAP3K6等均可能参与隐源性肝癌的发生.DMG的GO富集分析表明,高甲基化DMG主要富集于:RNA代谢过程的调控(P=6.60E-12)、基因表达调控(P=7.54E-12)和细胞黏附(P=3.87E-08)等项.低甲基化DMGs主要富集于蛋白结合(P=1.21E-13)、细胞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P=4.75E-05)、细胞骨架蛋白结合(P=1.55E-02)等.DMR相关基因KEGG富集通路分析表明,高甲基化DMGs富集通路包括:Rapl信号通路(P=1.41E-02)、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P=1.26E-02)以及雌激素信号通路(P=5.91E-03)等,而低甲基化DMGs富集通路包括:癌症中蛋白聚糖(P=5.04E-03)、钙信号通路(P=7.79E-03)等通路.结论隐源性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存在差异性DNA甲基化,其相关基因在相关通路中明显富集,为进一步研究隐源性肝癌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线索与依据.
汪鑫闫亮亮王兴宇张剑林王恒毅
关键词:DNA甲基化DMR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卵圆细胞中Smad2、Smad3、Smad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编码X蛋白(HBX)对肝脏卵圆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中核心元件Smad2、Smad3、Smad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稳定转染HBX基因的大鼠卵圆细胞株HBX.EGFP.LE/6作为实验组,转染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空载体的大鼠卵圆细胞株EGFP—LE/6,大鼠卵圆细胞株LE/6作为对照组。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与Westernblot分别检测3种细胞株中Smad2、Smad3、Smad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Smad3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实验组的(4.56±0.79)倍和(4.14±0.3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mad4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实验组的(1.41±0.04)倍和(1.63±0.4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Smad3蛋白表达水平有一定程度降低。结论HBX可以在卵圆细胞中影响TGF-β/Smad信号通路中的核心元件Smad3的转录及蛋白合成,对Smad4的转录有一定影响。
王恒毅梁慧芳陈孝平张占国刘伟鹏于宗平
关键词:卵圆细胞SMAD
LC联合LTCBDE在老年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对老年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plus 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LCBDE)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我科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443例,分为四组,其中年龄大于60岁,行LC+LTCBDE患者为老年LTCBDE组(n=101),行LC+LTDBDE患者为老年LTDBDE组(n=98);年龄小于60岁,行LC+LTCBDE患者为中青年LTCBDE组(n=132),行LC+LTDBDE患者为中青年LTCBDE组(n=112)。对各组手术中情况、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老年LTDBDE组(3.14±0.33h)和中青年LTDBDE组(3.11±0.34h)比较,老年LTCBDE组(2.24±0.23h)和中青年LTCBDE组(2.12±0.40h)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Hb)及中转开腹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LTCBDE组(1/132)、中青年LTDBDE组(2/112)比较,老年LTCBDE组(8/155)、老年LTCBDE组(6/98)肺部感染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胆漏、胆总管损伤、切口感染、肠梗阻四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青年LTCBDE组(3.24±0.11 d)与中青年LTDBDE组(3.54±0.20d)比较,老年LTCBDE组(6.72±0.44d)、老年LTDBDE组(7.45±0.20d)住院天数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胰腺炎控制后,即可选择早期施行LC+LTCBDE,并不影响手术安全性。经胆囊管路径探查胆总管优于其他术式,值得推广。
王恒毅汤亲青王兴宇高登辉
关键词:老年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
胆管前壁套入式(或插入式)肝肠吻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肝肠吻合术是肝胆外科常用的肝内胆管重建手术方式,传统的肝肠吻合术对于单个较粗胆管的胆道重建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但较细的胆管及多个胆管重建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吻合口狭窄、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多个较细的、无法整形合一的肝内胆管重建更为困难。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肝肠吻合方法用于多个断端开口的较细的肝内胆道重建,将其命名为胆管前壁套人式(或插入式)肝肠吻合术,并进行了动物实验模型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杨宏强陈孝平张志伟张万广彭心宇梁慧芳王恒毅陈琳
关键词:动物实验模型胆管重建插入式前壁套入式术后吻合口狭窄
腹腔镜下连续缝合法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LCBDE术中应用连续缝合法与间断缝合法缝合胆总管的手术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6例,分为2组,其中行LCBDE术应用连续缝合法缝合胆总管为连续缝合组(n=32),行LCBDE术应用间断缝合法缝合胆总管为间断缝合组(n=24);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胆总管狭窄、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间断缝合组比较,连续缝合法使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漏、黄疸、胆总管狭窄等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引流管拔除天数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LCBDE术中应用连续缝合法或间断缝合法缝合胆总管,安全性无显著性差异,连续缝合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值得推广。
王恒毅程亚汤亲青王兴宇
关键词:老年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
HBx基因大鼠卵圆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构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HBx,建立稳定、高效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的大鼠卵圆细胞株,以便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卵圆细胞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PCR方法从质粒pcDNA3.1-HBx中扩增含Kpn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HBx基因序列。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及扩增的HBx目的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纯化后用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体pEGFP—HBx,将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抗生素筛选培养得到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后用双酶切和基因测序进行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将质粒pEGFP-HBx转染到大鼠卵圆细胞株(LE/6)中,经G418筛选,无限传代后得到稳定表达EGFP—HBx融合蛋白的细胞株。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株中HB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双酶切及基因测序结果均显示构建的pEGFP—HBx质粒中含有完整的HBx基因片段。将得到的抗性细胞株培养传代20次后仍表达强的荧光;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均发现HBx基因在抗性细胞(LE/6)中得到了稳定转录和翻译。结论已成功构建带HBx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Bx,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EGFP—HBx融合蛋白的大鼠卵圆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卵圆细胞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李常海陈孝平梁慧芳王恒毅王艳军董为
关键词:细胞系HBX基因
耐药蛋白差异性表达与肿瘤个体化化学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产生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耐药蛋白在不同个体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耐药蛋白表达特征是判断恶性肿瘤化学治疗敏感性的一个极重要的指标。研究并检测这种差异性表达,选择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对提高肿瘤化学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恒毅陈孝平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乙型肝炎病毒编码X蛋白降低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对β 型转化生长因子1增殖抑制效应敏感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编码X蛋白(HBX)对B型转化生长因子(TGFl3)1增殖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转染HBX基因的大鼠肝脏卵圆细胞系HBX.EGFP.LE/6作为实验组,大鼠肝脏卵圆细胞系LE/6和转染绿色荧光标记空载体的大鼠肝脏卵圆细胞系EGFP.LE/6作为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TGFl3受体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各组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加入5μ/L外源性TGF[M,采用MTT增殖实验比较各组细胞对外源性TGFβ 1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的不同反应性。结果实验组TGFl3受体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两个对照组均明显下调(P〈0.05)。MTT增殖实验结果表明HBX在体外影响TGFβ1对卵圆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稳定转染HBX的卵圆细胞株HBX—EGFP—LE/6对TGFβI的增殖抑制效应的反应性为18.1%±1.5%,低于其余两组的42.2%±2.8%和41.9%±5.0%(P〈0.05)。结论HBX在肝脏卵圆细胞中的表达影响TGFβ受体2在卵圆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和蛋白合成,并且降低肝脏卵圆细胞对TGFβ1增殖抑制效应的敏感度。
王恒毅梁慧芳陈孝平刘伟鹏张占国于宗平李常海
关键词:肝炎病毒生长抑制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