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亮
- 作品数:16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赤凤迎源针法针刺“相对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研究赤凤迎源针法针刺“相对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A组(29例)和对照B组(30例)。观察组采用赤凤迎源针法针刺“相对穴”治疗,对照A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照B组给予口服安普洛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及疼痛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3个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最高,高达96.7%,而对照A组和对照B组分别为82.7%和73.3%。结论赤凤迎源针法针刺“相对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减轻关节的肿胀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王永亮梅荣军刘金盛李岳峰刘晓阳尹世琦于连君张健
- 关键词:针刺疗法
- 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失眠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亦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笔者用针刺、艾灸配合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失眠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7~76岁,有神经衰弱病史者24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者10例,慢性胃炎者6例,脑中风后遗症者5例,学生压力过大导致失眠3例,有心脏病病史者2例。
- 王永亮
- 关键词:针灸失眠
- 针灸治疗腰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临床上十分常见。西医学认为腰部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均可导致腰痛。中医学则认为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除用药物、按摩等治疗外,笔者用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王永亮
- 关键词:针灸腰痛
- 短刺夹脊穴配合芒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短刺夹脊穴配合芒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传统针刺干预;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短刺夹脊穴配合芒针干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疗程为2周,3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上肢功能评分量表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对比临床疗效差异,并对3个月后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复发方面,试验组症状复发率为10.3%(3/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1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刺夹脊穴配合芒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颈椎疼痛程度,改善上肢功能状态,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β、IL-6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王永亮吴建丽公维志史文强李岳峰梁峰吴咚咚
- 关键词:短刺夹脊穴神经根型颈椎病
- 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治疗骶髂关节后下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治疗骶髂关节后下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90例骶髂关节后下错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各30例。3组在关节整复前均采用传统推拿手法进行基础治疗以放松肌肉,随后观察组采用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对照A组采用传统复位手法,对照B组采用美式整脊矫正法。所有基础治疗均1次/d,手法矫正为1次/2 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腰椎JOA评分和骨盆两侧髂嵴高度差的变化,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4/30),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70%(21/30)和对照B组的60%(18/30)。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和两侧髂嵴高度差均明显下降,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和两侧髂嵴高度差均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且JOA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结论:对于骶髂关节后下错位患者,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能明显缓解患者骶髂关节疼痛,改善机体日常功能,提高腰椎活动程度,其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复位手法和美式整脊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永亮庄哲吴建丽史文强李岳峰梁峰刘旭东梅荣军
- 关键词:骶髂关节错位
- 揿针结合于氏丛刺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于氏丛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传统针刺组30例和联合针刺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舍曲林,传统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传统针刺干预,联合针刺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揿针结合额区丛刺干预,3组均每日1次,每周7次,连续治疗6周。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时运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以及测定5-HT水平比较3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HAMD评分和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3组患者5-HT水平较治疗前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评定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19/29),传统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57%(22/28)和89.66%(26/29)。结论:在舍曲林基础上揿针结合于氏丛刺或传统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比单独应用舍曲林更为有效、安全。揿针联合于氏丛刺较传统针刺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永亮吴建丽包瑞李雪岩刘长燕韩盛旺苏航曲春成赵淑芳
- 关键词:卒中抑郁揿针舍曲林
- 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普洛治疗,60 mg/次,3次/d,治疗2周;观察组给予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颈椎活动度评分(ROM)、测量寰齿侧间隙两侧差值、枢椎棘突中心点到齿状突中线的垂直距离差值及其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的RO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寰齿侧间隙两侧差值和棘突中点到齿状突中线的垂直距离差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寰齿侧间隙两侧差值和棘突中点到齿状突中线的垂直距离差值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68.2%(30/44),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与口服安普洛相比疗效更佳。
- 王永亮梅荣军刘晓阳由佳鑫李岳峰尹世琦于连君张健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试验
- W2H2思维教学方法结合改良PBL教学模式在《推拿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 2021年
- 探讨W2H2思维教学方法结合改良PBL教学模式在《推拿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取我校针灸推拿专业2018级上阶段1班50例学生作为对照组,为之实施传统教学方式,2018级下阶段1班50例学生作为观察组,为之实施W2H2思维教学方法结合改良PBL教学,观察不同教学方式下,学生实践、理论成绩及对本次教学满意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实施W2H2思维教学方法结合改良PBL教学模式后,观察组学生实践、理论成绩改善较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者之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次教学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之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推拿治疗学》教学过程中,将W2H2思维教学方法结合改良PBL教学模式介入其中,可优化学生实践、理论成绩,提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改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 公维志王永亮
- 关键词:满意度
- 不同频率电项针对PCPA致失眠大鼠睡眠时相及血清ACTH、COR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项针对PCPA致失眠模型大鼠皮层脑电睡眠时相及血清激素含量的干预作用及影响,探讨电项针改善睡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电项针1组(取刺激频率2 Hz)、电项针2组(取刺激频率50 Hz)、电项针3组(取刺激频率100 Hz),每组8只。各电项针组选取双侧"风池""供血"穴治疗,用0.25 mm×25 mm一次性无菌毫针刺入7~10 mm,将电针的导线连于同一侧穴位,同时选取相应的刺激频率,干预7 d后描记睡眠脑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各期睡眠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ACTH、COR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项针治疗组脑电图TST、FWS、SWS2期均明显延长(P<0.05,P<0.01),电项针1组和2组SWS1期极显著增加(P<0.01),电项针1组和2组ACTH、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电项针1组的各期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不同频率的电项针均可缩短失眠大鼠的觉醒时间,延长大鼠各期睡眠时间,其中2 Hz电针刺激频率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中ACTH、CORT含量发挥作用。
- 吴建丽韩璐刘旭东王永亮张淑香杜冬梅王天琪梅荣军
- 关键词:电项针失眠睡眠时相
- 电项针对慢性睡眠剥夺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电项针对慢性睡眠剥夺(CSD)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组织中突触素(S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项针改善CSD记忆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项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项针组采用改良的多平台水环境法制备模型,大平台对照组除平台表面有细密铁丝网外,其他条件与造模环境一致。电项针组选取两侧的风池和供血穴电针治疗,模型组和大平台对照组给予相同时间的捆绑固定,共14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海马CA1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定性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海马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定量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和电项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大平台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经针刺治疗后,电项针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大平台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SYN、BDNF和TrkB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项针组大鼠海马SYN、BDNF和Trk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大平台对照组大鼠相比,电项针组TrkB表达升高(P<0.05),SYN和BDN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项针能显著上调CSD轻度认知障碍大鼠海马区SYN、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
- 吴建丽袁珍王永亮刘凌宇孙嘉靖李诺陆阁玲梅荣军
-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电项针学习记忆突触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