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兰

作品数:38 被引量:36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指纹
  • 10篇指纹图
  • 10篇指纹图谱
  • 6篇瓜子金
  • 6篇HPLC指纹
  • 6篇HPLC指纹...
  • 5篇甘草
  • 4篇活性
  • 3篇皂苷
  • 3篇糖苷
  • 3篇糖苷酶
  • 3篇提取物
  • 3篇内酯
  • 3篇藁本
  • 3篇藁本内酯
  • 3篇蟾酥
  • 3篇夏枯草
  • 3篇名方
  • 3篇模式识别
  • 3篇经典名方

机构

  • 37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江苏省中药炮...
  • 1篇江苏正大清江...
  • 1篇雷允上药业集...

作者

  • 38篇王洪兰
  • 17篇狄留庆
  • 11篇李俊松
  • 9篇张雯
  • 8篇李祥
  • 7篇赵晓莉
  • 6篇池玉梅
  • 5篇陈建伟
  • 4篇张越
  • 3篇闫文丽
  • 3篇朱丹妮
  • 3篇吴慧平
  • 3篇马宏跃
  • 3篇李文
  • 3篇龚艳
  • 2篇谢辉
  • 2篇崔小兵
  • 2篇段金廒
  • 2篇周婧
  • 2篇张喆

传媒

  • 10篇中草药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 1篇药学教育
  • 1篇Chines...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姜黄素和胡椒碱共无定型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和胡椒碱共无定型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共无定型物是由姜黄素和胡椒碱所制成,且两者的分子在该共无定型物中均以无定型形式存在。其可以采用熔融淬冷法或冷冻研磨法所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姜黄素和...
李俊松王若宁韩加伟黄容王洪兰张雯狄留庆
文献传递
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的独活饮片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独活饮片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为其饮片炮制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HPLC-PDA法建立15批独活饮片的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15批独活饮片进行质量分析,测定二氢欧山芹素、当归醇A、当归醇G、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6个成分的含量。结果 15批独活饮片相似度在0.858~0.986,共标定了21个共有峰,指认出7个色谱峰,分别为二氢欧山芹素、当归醇A、当归醇G、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其中二氢欧山芹素、当归醇A、当归醇G、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6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013%~0.051%、0.553%~0.866%、0.222%~0.396%、0.032%~0.259%、0.327%~1.229%、0.108%~0.473%。聚类分析将15批饮片分为3类,PLS-DA法标记出饮片中的8个差异性成分。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为独活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贾萌赵华聪蔡淑慧王洪兰赵晓莉赵晓莉张雯池玉梅
关键词:独活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法
瓜子金提取物及不同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瓜子金提取物及不同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进行抗炎实验,对瓜子金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个萃取部位进行镇痛和...
王洪兰李祥陈建伟
关键词:瓜子金
复方瓜子金颗粒中秦皮乙素、蒙花苷和polygalasaponin ⅩⅪ的HPLC-DAD-ELSD法测定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复方瓜子金颗粒中秦皮乙素、蒙花苷和 polygalasaponin XXI 含量的 HPLC-DAD-ELSD 方法。方法:采用 HPLC-DAD—ELSD 法,以 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A)-0.05%三氟醋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15%A),10~30 min(15%A→28%A),30~40 min(28%A),40~50 min(28%A→32%A)],流速为1.0 mL·min^(-1),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340 n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2.6 L·min^(-1)。结果:秦皮乙素、蒙花苷和 polygalasaponin XXI 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75~118.75μg·mL^(-1)(r=0.9998),4.02~100.50μg·mL^(-1)(r=0.9999),19.62~157.00μg·mL^(-1)(r=0.9993);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2.7%,100.9%,97.3%。结论:测定方法准确、重现,可为复方瓜子金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王洪兰朱丹妮余伯阳
关键词:秦皮乙素蒙花苷复方瓜子金颗粒
板蓝根多糖的结构特征及活性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板蓝根多糖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方法:板蓝根水提醇沉后经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多糖;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测定各均一多糖的纯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经UV,IR,NMR,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法研究各多糖的化学结构,MTT法检测各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分离纯化得到板蓝根多糖A,B,C,D,E,各多糖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 000 kDa,1 757.1,1 342.7,955.6,11.7 kDa。板蓝根多糖A主要由阿拉伯糖组成,多糖E的单糖组成主要为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多糖B,C,D均由葡萄糖组成。多糖A,B,C,D,E主要为α糖苷键。多糖A~E中存在1→2,1→3,1→4,1→6多种糖苷键的连接方式。板蓝根多糖C,D,E,对巨噬细胞的刺激增殖指数(SI)分别为5.31,4.76,5.17表现出较强的免疫促进作用。结论:板蓝根多糖A~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分支多糖。
何立巍李祥王洪兰陈建伟孙东东王明艳
关键词:板蓝根多糖
一种无定型姜黄素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定型姜黄素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固体分散体是由姜黄素和壳寡糖所制成,且姜黄素分子在该分散体中以无定型形式存在。其主要是采用球磨法或溶剂蒸发法所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姜黄素与壳寡糖联合应用制...
李俊松王若宁韩加伟黄容王洪兰张雯狄留庆
文献传递
附子总生物碱纯化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优化附子总生物碱纯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上样液质量浓度、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洗脱量为影响因素,总生物碱,单、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纯度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纯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D101树脂纯化附子总生物碱的饮片质量浓度0.16 g/mL,上样体积流量1.5 mL/min,吸附完全后先以5 BV蒸馏水洗去杂质,再用8 BV 80%乙醇以1 mL/min体积流量洗脱,附子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单、双酯型生物碱解吸率达99.39%,总生物碱纯度提高至43.81%。结论该方法合理稳定,可用于附子总生物碱的纯化。
蔡淑慧丁梦磊甘逸夫王洪兰张雯张雯
关键词:附子总生物碱纯化工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四级杆串联质谱分析苄嘧磺隆污染蟾蜍耳后腺中蟾蜍甾烯水平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除草剂苄嘧磺隆皮肤接触污染对中华大蟾蜍分泌蟾酥化学品质的影响。蟾酥样品经甲醇提取,以乙腈-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液相色谱(反相C18柱)分离、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检测。质谱条件为:MRM模式,脱溶剂温度500℃,碰撞电压30 e V,锥孔电压为30 V。结果表明,建立的LC-MS/MS测定方法对6种蟾蜍甾烯标准物质的检出限为0.42~4.86 ng/m L,相关系数R2=0.9953~0.9992,日内和日间RSD为3.8%~6.8%和4.0%~8.8%;加样回收率为96.9%~109.6%,相对标准偏差为2.0%~8.1%。应用此方法检测了36种蟾蜍甾烯化合物,有20余种化合物自身质谱积分面积在苄嘧磺隆污染前后发生改变,苄嘧磺隆皮肤接触污染可以改变蟾蜍耳后腺蟾蜍毒素的表达模式。本方法可应用于蟾蜍甾烯类物质检测。
周婧王洪兰马宏跃闫文丽龚艳钱琎段金廒吴启南
关键词:中药资源学蟾蜍苄嘧磺隆蟾酥
中药化学“一体两翼三融合”教学模式的实践
2025年
鉴于中药化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资源有限、学生自主能力欠缺、育人成效不显著等瓶颈问题,本教学团队探索“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中药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该模式以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为“主体”宗旨,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两翼”为支撑,并聚焦线上–线下、思政–专业、虚拟–实体的“三融合”策略。此外,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教学效果。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潜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与成效。
周桂生陈佩东周俊飞陈勇王洪兰
关键词:中药化学教学模式教学体系
基于多成分质量控制的温经汤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制备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进行制备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研究,评价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按古籍方法,采用传统煎药锅的方式制备温经汤标准汤剂,通过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筛选温经汤活性成分,以9种指标成分(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桂皮醛、甘草酸铵、丹皮酚、藁本内酯)转移率或出膏率、指纹图谱物质群变化为指标,分别考察粉碎粒度、浸泡时间、火力方式对煎煮工艺的影响,追踪不同浓缩方式、干燥工艺下成分变化。结果浓缩工艺对温经汤成分影响较大,冷冻干燥对温经汤成分影响较小,故最终确定温经汤标准汤剂最佳制备工艺为按处方配比粉碎后,过1号筛,取20 g,加水150 mL,浸泡1 h,武火煮沸,文火保持微沸,至药液约120 mL,即得。结论本实验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温经汤及其相关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陈健张越崔小兵崔小兵狄留庆李俊松
关键词:温经汤甘草苷异甘草苷桂皮醛甘草酸铵藁本内酯出膏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