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影视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亚临床HPV感染中的价值
- 2006年
- 目的 分析宫颈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SPI)的阴道镜图象特征,探讨影视阴道镜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4年9月间我院宫颈病门诊病人4146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并活检,对其中215例肉眼无湿疣表现,但阴道镜检查显示有SPI特征性图象的临床资料与116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部分无临床表现,但阴道镜下所显示的特征图象与病理诊断确诊为宫颈上皮HPV感染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最后确诊为宫颈HPV感染的116例病人中,细胞学提示HPV感染为2例(1.7%),醋酸白试验阳性图象表现的有60例(51.7%),镶嵌加点状血管图象表现的有14例(12.1%),仅有点状血管表现的10例(8.6%),白斑块或表面粗糙不平的10例(8.6%),具混合性特征图象表现的有22例(8.9%)。215例中确诊为HPV感染的116例。其试验灵敏度为53.9%,特异性为99.4%,阳性预测值为84.6%。结论 影视阴道镜在诊断子宫颈SPI感染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具有简便、价廉、符合率高等优点。
- 吴红王玲
- 关键词:宫颈阴道镜检查醋酸白试验
- 236例宫颈内瘤样病变阴道镜图像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阴道镜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经组织病理诊断为CIN的236例阴道镜图像。结果:CIN的异常图像主要为醋酸白色上皮,碘阴性区,血管异常,腺口白环及白色腺体。结论:阴道镜图像越复杂其病变级别越高。
- 董盛菊王玲王海云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阴道镜图像特征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治疗官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病人378例,经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治疗方法分别采用LEEP锥切术(165例)、活检术(213例),对其疗效及术后病变的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CIN相符合者290例(76.72%),CIN级别减低118例(31.22%),CIN级别升高47例(12.43%).6mo内总的治愈率99.73%(372/373),CIN病变持续存在率为0.27%(1/373),复发率0.54%(2/373).19例(5.09%)出现官颈管狭窄.结论高频电波刀治疗CIN能得到完整的病理标本,治疗的同时有诊断的作用,手术安全、有效、方便,是治疗CIN的理想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 王玲吴红陈琦
-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
-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12月-2005年7月我院妇科宫颈病门诊妇女 1689例,取宫颈刷出物同时作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与HPV-DNA检测,HPV-DNA检测方法是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可一次检测 13种高危型HPV病毒,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关系。结果:HPV-DNA检出率随宫颈癌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升高,1689例病人中高危型HPV检出率为25.16%(425/1689),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中为90.35%(234/259)。结论:高危型HPV是诱发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重要病因学因素。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可作为官颈癌的一种筛查方法。
- 王玲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杂交捕获
- 特康唑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特康唑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04年5月至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4家医院就诊并确诊的139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特康唑组70例)和对照组(硝酸咪康唑组69例)。连续用药7d,分别于给药后1周和4周进行临床疗效、微生物疗效和复发率比较。结果两组VVC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疗组在给药4周后的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检查的复发率均为0,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1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和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特康唑阴道栓抗真菌谱广、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可作为治疗VVC的一个新选择。
- 汪清郑瑞莲曹斌融狄文张惠英段涛黄冰清王玲戴晓星胡烈薇滕宗荣王敏敏
-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电热圈环切术后切缘阳性35例预后结果分析
- 2009年
- 电热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对宫颈病变,尤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部分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来说,更有明显价值。但电热圈环切术后。部分病例的标本病理组织学提示切缘阳性,这对如何进一步处理带来了疑问,
- 吴红王玲
- 关键词:电热圈环切术切缘阳性预后
- 妊娠期仰卧综合征心脏停搏累积41分钟救治成功
- 2002年
- 1 临床资料
患者39岁,第2胎1产孕34周3d,有剖宫产史,未作产前检查.
- 王玲王晓瑜
- 关键词:妊娠期心脏停搏
- 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宫颈癌被引量:4
- 2008年
- 鉴于人乳头瘤病毒(HPV)与人类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至宫颈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为此作者复习相关文献,就HPV的结构、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流行病学、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等方面加以扼要的综述。
- 姚红霞王玲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病人69例,其中伴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41例。经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分别采用LEEP锥切术(29例)、活检术(40例),对其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CIN相符合者54例(78.3%),CIN级别减低21例(30.4%),CIN级别升高16例(23.2%)。LEEP平均施术时间5.3min,宫颈一次愈合率95.0%。5例(7.8%)出现宫颈管狭窄。64例术后3mo复查,无一例病变持续或复发。结论 LEEP治疗CIN能得到完整的病理标本,手术安全、有效、方便,是治疗CIN的理想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和监测。
- 王玲周卫强
- 关键词:CIN高频电波刀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标本活检术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和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经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50例,月经d3—5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每次25mg/d,连续服14d,继以10mg/d,连续服药2mo,随后10mg,隔天1次,连续用药2mo,继以维持剂量每3d10mg,连续2mo,共计用药时间为6.5mo。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B超检查征象改变及不良反应,并检测用药前、用药3mo、用药6.5mo、停药后3mo的性激素水平以及用药后的子宫内膜情况。结果所有病人经治疗后都出现闭经,症状和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占75.9%,改善占24.1%;B超显示显效者占76.5%,有效者占23.5%。用药6.5mo血孕激素及雌二醇水平比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但停药3mo又恢复至用药前水平;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用药后出现轻微潮热9例:性欲减退4例,轻度食欲减退2例。无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用药6.5mo后子宫内膜病理证实无异常表现。结论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明显且安全,激素水平停药后无明显变化,无低雌激素的不良反应。
- 卞政姚玉兰王玲周佩英吴学泽
-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激素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