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作品数:51 被引量:155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PD-1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复发霍奇金淋巴瘤 李红华 李猛 周颖 王璐 黄文荣 薄剑 王全顺 刘代红基于国内经颅直流电刺激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一种利用微弱电流(1-2mA)来调节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兴奋性的非侵袭性技术。目前.tDCS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疼痛、抑郁等)及生理功能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中[1]。 左秀芹 谢惠敏 贾子善 张立宁 王璐 黄超关键词:直流电刺激 文献计量学分析 神经系统损伤 非侵袭性 帕金森病 生理功能 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的管理 被引量:6 2003年 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有一些不能排除SARS的患者,因其同时患有其他急症而急需做抢救性手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也为了避免在为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时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及SARS疫情的扩散,制定了系统的防护措施和管理规定,使术者在全面防护下安全地为患者实施手术。 孟凡慧 范红艳 闻智 王璐 杨晓秋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疑似病例 急诊 手术 不同时长的静态渐进牵伸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长的静态渐进牵伸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治疗效果.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制作右后膝关节挛缩模型.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n=7),A组为对照组,B组予以牵伸20 min,C组30 min,D组40 min.分别在造模成功后次日及牵伸5次、10次、15次之后次日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四组随机各取3只大鼠,在造模成功后次日及牵伸15次后次日均予以CatWalk步态分析.结果牵伸治疗后,四组右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且C、D两组改善优于A组,C组优于B、D两组;牵伸治疗的前10次,四组大鼠膝关节活动度都存在明显的改善,后5次的改善趋缓;脚爪的最大接触面积、脚爪平均压力、步幅以及摆动速度较治疗前均增大,且C组最优.结论静态渐进性牵伸治疗有助于改善大鼠创伤性膝关节的挛缩,适宜的牵伸时长可取得最佳效果. 田海源 左秀芹 尹飒飒 贾子善 张立宁 谢惠敏 王璐关键词:挛缩 关节活动度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患者检验报告及时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患者检验报告及时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品管圈活动为主线,成立品管圈,确立活动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进行鱼骨图分析、柏拉图分析、对策分析与实施、效果确认等活动,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患者检验报告及时率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门诊患者检验报告的及时率从95.2%提高至97.3%。结论在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医患关系,增强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可以广泛应用。 王璐 刘晓婷 王成彬关键词:品管圈 及时率 肌氧监测指导下肢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力量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肌氧监测指导下的抗阻训练方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力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处于脑卒中恢复期需要加强患侧下肢肌群力量的患者30名,随机分为常规组(n=15)和肌氧组(n=15)。两组均接受以Bobath神经促进疗法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利用下蹲肌群运动控制训练系统(MRS-FS)进行标准化的下肢半仰卧深蹲渐进抗阻训练;肌氧组以患侧股外侧肌氧饱和度曲线为训练强度参考,进行相同抗阻训练,为期4周,每周5次,每次15~20 min。训练前后均进行等速屈伸膝肌力、膝关节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起立-行走"时间、10 m步行时间、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等临床评价测试。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周训练后,两组患者伸膝肌群峰力矩(peak torque,PT)、峰力矩体质量比(peak torque/body weight,PT/BW)、平均峰力矩(average peak torque,APT)在60°/s、120°/s和180°/s下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膝关节主动活动度、60°/s下屈伸膝峰力矩比率(flexor/extenson,F/E)、步行能力、Fugl-Meyer评分、MAS分级也有显著改善(P均<0.05),但被动活动度无差异。肌氧组60°/s、120°/s和180°/s下伸膝肌群PT、PT/BW、APT提升幅度较常规组更为明显(P均<0.05),但两组训练后屈膝肌力增长幅度以及其他指标的改善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氧监测下抗阻训练方式对提高卒中偏瘫患者局部力量可能有益。 何家乐 王璐 黄丽萍 黄丽萍 贾子善关键词:卒中 近红外光谱 肌氧含量 肌力 血清胱抑素C与β_2微球蛋白在慢性肾病新分期中的检测与意义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新分期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肾内科219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Cys C、β2-MG和其他肾功能指标,采用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Cys C、β2-MG与其他检测项目的相关性。结果 CKD不同分期患者Cys C和β2-MG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eGFR下降,Cys C和β2-MG在CKD新分期中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 C和β2-MG与肌酐、尿素氮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Cys C、β2-MG是用于评价CKD患者肾功能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向代军 张洪瑞 白洁 王璐 马飞 彭文红 马骏龙 王成彬关键词:血清 微球蛋白 慢性肾脏疾病 三种意识量表评估对植物状态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应用3种临床意识量表评估意识障碍程度,比较各量表间敏感性,为其临床使用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9月-201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97例植物状态(VS)患者,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进的昏迷恢复量表(CRS-R)、中国植物状态量表(CVSS)对患者进行评分,以24周或患者脱离最小意识状态(MCS)为评分终点。分析患者由VS转换为MCS时各量表的敏感性及CRS-R量表中各子量表的敏感性。结果各量表敏感性分析显示,CRS-R量表诊断敏感性显著高于GCS和CVSS(分别为:χ~2=29.35,P=0.000;χ~2=44.34,P=0.000),其中又以视觉子量表敏感性最高。各量表总分相关性分析显示CRS-R量表与GCS量表在急性期及慢性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VSS仅在急性期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CRS-R量表对患者意识障碍恢复过程中的评估敏感性最高,其中视觉子量表判断MCS较敏感。而对于意识障碍程度严重且没有明显恢复的患者,各量表的判断一致。因此,CRS-R量表可广泛应用于对患者各阶段意识障碍的评估。 邓新 刘嘉胜 王璐 乔军 付丽娜 刘睿关键词:植物状态 最小意识状态 不同时长的静态进展性牵伸对大鼠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长的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大鼠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手术造模组50只,空白对照组(不造模,不治疗)10只和单纯创伤未制动组(造成创伤不加克氏针固定,不治疗)10只。手术造模组50只建立膝关节挛缩模型,再随机分为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20 min组(S20 min),治疗30 min组(S30 min),治疗40 min组(S40 min),非牵伸组(造模后只麻醉,不牵伸)以及模型对照组(造模后即刻处死,只用于病理染色和蛋白检测)共5组,每组各10只。牵伸治疗周期为隔天一次,牵伸治疗8次,共16 d。于治疗0 d、8 d、16 d测量各组关节活动度(ROM)、步态分析,于治疗16 d后处死大鼠,取膝关节后囊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比较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白介素(IL)-6的表达。结果①ROM:S30 min组治疗8 d时,ROM恢复与S20 min、S40 min组相当(P>0.05),治疗16 d时则恢复最佳(P<0.05);治疗8 d、16 d时,S20 min、S30 min、S40 min组ROM均较0 d改善(P<0.01)。②步态分析:S30 min组治疗8 d和16 d时支撑相改善最佳(P<0.05),且均较0 d改善(P<0.05)。S30 min组治疗8 d时和S40 min组步幅改善相似(P>0.05),治疗16 d时和S20 min、S40 min步幅改善相似(P>0.05);S30 min组治疗8 d时步幅较0 d有明显改善(P<0.05),16 d时改善不明显。治疗8 d和16 d时,S30 min组摆动相恢复最佳(P<0.05),治疗8 d较0 d改善不明显,治疗16 d时摆动相较0 d有改善(P<0.05)。S30 min组治疗8 d时摆动速度与S20 min组、S40 min组、非牵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 d摆动速度改善优于其他3个治疗组(P<0.05);治疗8 d、16 d时S30 min组摆动速度较0 d有改善(P<0.05)。③HE染色及Masson染色:治疗16 d后,S30 min组关节囊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改善最明显。④Western blot检测:治疗16 d后,S30 min组TGF-β1和IL-6的蛋白表达低于S20 min组、S40 min组、非牵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王璐 张立宁 张立宁 左秀芹 谢惠敏 谢惠敏关键词:关节挛缩 纤维化 炎症 浅谈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的几点做法 2001年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临床上主要用于因各种剧痛、人工冬眠及麻醉前给药.该类药品本身亦是毒性药品,如果使用不当,失之管理就会发生流弊,危害社会. 王璐 裴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