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走向跨学科研究与世界文学建构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第八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8年
- 经过十五年的积累与发展,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框架逐渐成熟与深化,聂珍钊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以多种方式推动中国学术话语的海外传播。在"第八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术语、显著特质、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国别文学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前沿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突显出鲜明的跨国界、跨语言、跨学科、跨文类特征,深化拓展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推动了世界文学的新建构与新发展,开创了新时期世界文学研究的新格局。
- 王璐
-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研究
- 广告双关语的语效新探被引量:3
- 2004年
- 王璐
- 关键词:广告创作修辞手法双关语语用效果
-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从动画片《花木兰》、《梁祝》透视文化转换现象被引量:4
- 2005年
- 如今'全球化(globalization)'在我们眼中早已不是陌生的外来词。它是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资本在全世界的运作和扩张过程中,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后,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文化上的全球化或文化趋同现象(homogenization):它使得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在文化上出现趋同或者同质化的现象。文化上的全球化不同于经济上'东进'的单向路径,而是一个互动的双向进程:其一,随着资本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扩张,两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尚渗透到这些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区成为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二,
- 王璐
- 关键词:文化转换弱势文化祝英台
- 当代加拿大华裔文学家族小说范式初探被引量:2
- 2010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华裔文学中涌现出一系列以家族叙事为题材的英文小说。近二十年来,这些华裔家族小说成绩斐然,作家及其作品得到加拿大主流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次获得加拿大重要文学奖项及提名,在加国文坛上日益彰显重要地位,成为当代加拿大华裔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类。华裔作家群体性地书写家族历史叙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华裔写作传统和写作范式。
- 王璐
- 关键词:华人社区
- 论美国新移民小说家李翊云的创作个性与作品接受
- 华人小说家李翊云是著名的新生代美国移民作家,目前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两部长篇小说和一部自传式回忆录,获得多项重要英语文学奖项和提名,在当代英语写作世界中,尤其是在英语短篇小说创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
- 王璐
- 关键词:当代小说
- 开放之态、含混之美、语言之贵、道家之思——论狄金森诗歌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
- 2023年
-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语言洗练丰凝,形式新颖奇特,内容寓意深刻,百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探讨争鸣的热点。虽然狄金森身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2个时期,但不少学者认为她堪称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然而,随着学界进一步对其诗歌悖论性、含混性以及拼贴性的不断探索,可以发现其诗歌具有极强的超前意识,折射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光泽。本文旨在从主题、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诗韵4个层面分析狄金森的代表性诗作,并结合后现代主义典型诗作解读狄金森诗歌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狄金森诗歌主题呈开放之态,内容显含混之美,表现手法重语言之贵,诗韵颂道家之思,其多元化、零散化、反传统化以及诗韵东方化的特点无不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美学特征。
- 刘欣王璐
- 关键词:狄金森诗歌含混
- 《中式英语》中的语言政治与黄哲伦的政治伦理诉求
- 2019年
- 美国亚裔剧作家黄哲伦的讽刺喜剧《中式英语》被誉为其继《蝴蝶君》之后最好的作品。该剧中,语言的障碍、文化的隔阂、翻译的失职造就了混杂滑稽的'中式英语',呈现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该剧沿袭了黄哲伦擅于描写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和屏障、反思东西方地位和关系、建构亚裔美国作家文化身份的写作传统,但融入了剧作家对语言政治全方位的理解,意在引起人们重新思考语言、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定位及其背后蕴藏的多方权力交锋与斡旋。本文从双语书写和翻译政治的语言政治表征入手解读《中式英语》,并探索该剧折射出黄哲伦怎样的身份选择、政治伦理诉求和创作理想。
- 王璐
- 关键词:黄哲伦身份选择
-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被引量:4
- 2022年
- 《四季中国》是新华社CNC于2019年发布的第一部向国外观众介绍中国节气文化的情景体验式宣传纪录片,推介了大量的节气民俗文化负载词。其中,不少文化负载词是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如何准确展示中国节气民俗文化的意涵是该纪录片字幕英译的难点。本文从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切入分析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的翻译伦理,探讨此类纪录片有效处理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多元策略,并借助词频分析论证纪录片的文化传播效果。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通过声像一体的多模态信息传递模式,采用工具型翻译策略下追求相似功能形式的增补信息、明晰化翻译、套译等翻译方法突出译文的指称功能和提升译文的可读性,采用逐行对照和逐词对应形式的纪实性翻译策略传译特色民俗文化负载词,在满足观众审美期待的同时也有效推广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递了中国价值。
- 王璐赖涵意
- 论全知叙事
- 2014年
- 叙事权威传统的确立,内在思想的富有想象力的或心灵感应的转译,反复凸显娱乐性和自我指涉的创造性活动以及在不同视野增殖和捋清人类纷繁事物之中渐生的智慧,这四种迥异现象是引起全知归属、假定全知叙述者的原因。可见,"全知"概念的使用不但混淆了这些作法的特征或区别,而且一再模糊它们,以致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的真实情况。必须摒弃这个于我们或叙事无益的批评术语,从而探索与这种奇特的文学效果更为契合的新术语。
- 乔纳森·卡勒陈军王璐
- 关键词:全知叙事
- 从《德伯家的苔丝》透析张谷若的翻译风格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哈代专家”张谷若先生的译著《德伯家的苔丝》主旨切合原意,语言达意流畅,风格贴切传神。该译著既不拘泥原文句式结构,也不任意发挥,而是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铸造美文,准确再现原著的艺术魅力。本文从结构、语言和文化三方面,对该译著进行评析,并就译文中方言对译的局限性和词语新造的尺度提出己见。
- 王璐
-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