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过渡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多伦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背根
  • 5篇神经节
  • 5篇神经元
  • 5篇背根神经节
  • 4篇电活动
  • 4篇受体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学
  • 2篇神经元电活动
  • 2篇生理学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2篇阿片
  • 2篇阿片受体
  • 2篇背根节
  • 2篇背根节神经元
  • 2篇背根神经节神...
  • 2篇NMDA受体
  • 2篇P物质
  • 2篇成年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10篇王过渡
  • 7篇赵志奇
  • 3篇舒友生
  • 2篇周志上
  • 1篇卓敏
  • 1篇卓敏
  • 1篇杨鲲
  • 1篇陶元祥
  • 1篇施际武
  • 1篇李重庆
  • 1篇韩济生
  • 1篇李云庆

传媒

  • 3篇生理学报
  • 3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猫背根神经节中C和A_δ类传入细胞的SP和CGRP观察被引量:3
1997年
本交通过细胞内电生理记录结合胞内注射LuciferYellow(LY)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猫背根神经节中C和Aδ类传入神经细胞的SP和CGRP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43.75%C类传入细胞和16.67%Aδ传入细胞是SP样免疫反应阳性;57.64%C类传入细胞和15.38Aδ类传入细胞是CGRP样免疫反应阳性.表明SP和CGRP与C和Aδ类传入纤维相关,为其活性物质,可能参与外周伤害性信息向脊髓的传递。
陶元祥舒友生王过渡赵志奇
关键词:传入纤维背根神经节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NMDA受体参与小鼠的前额扣带回的神经突触传递(英文)被引量:2
2003年
谷氨酸性突触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突触。在正常条件下,大多数的突触反应是由谷氨酸的AMPA受体传递的。NMDA受体在静息电位下为镁离子抑制。在被激活时,NMDA受体主要参与突触的可塑性变化。但是,许多NMDA受体拮抗剂在全身或局部注射时能产生行为效应,提示NMDA受体可能参与静息状态的生理功能。此文中,我们在离体的前额扣带回脑片上进行电生理记录,发现NMDA受体参与前额扣带回的突触传递。在重复刺激或近于生理性温度时,NMDA受体传递的反应更为明显。本文直接显示了NMDA受体参与前额扣带回的突触传递,并提示NMDA受体在前额扣带回中起着调节神经元兴奋的重要作用。
Jason LIAUW王过渡卓敏
关键词:谷氨酸痛觉小鼠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阿片受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1997年
阿片(opioids)及阿片受体与外周神经系统镇痛机制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在受体的分子结构、形态学、分子药理学、离子通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μ、δ、κ阿片受体分子结构上的部分差异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功能特征。三种受体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分布的比例不同,但都能介导细胞Ca2+通道的抑制和K+电流增加及减少。阿片受体和通道之间由多种第二信使系统偶联。分子药理学研究表明它们还存在亚型受体。阿片受体的激活直接和间接地抑制初级感觉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可能是阿片受体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发挥镇痛效应的重要机制。
王过渡赵志奇李重庆
关键词:阿片受体离子通道神经受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对日本血吸虫雄性成虫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1995年
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应用于研究乙酰胆碱(Ach)和5—羟色胺(5—HT)对日本血吸虫雄性成虫皮层和肌细胞电活动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Ach对虫体机械活动和肌细胞(n=96)电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阿托品能拮抗(Acm)的作用,而使虫体活动和肌细胞电活动增强;(2)5—HT对虫体皮层细胞(n=123)和肌细胞(n=107)静息电位有去极化作用,去极化幅值为2—6mV,并能明显增强细胞放电频率。同时,也增强虫体活动度。赛庚啶能拮抗5—HT对虫体的作用;(3)虫体机械收缩活动与肌细胞放电频率成正比的关系。虫体细胞对Ach和5—HT的作用具有明显量效反应。5—HT的作用与细胞膜Ca2+的流通有关。
望西玉樊中丽王过渡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乙酰胆碱细胞电活动血清素
Baclofen对成年大鼠和猫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1997年
药理学研究表明哺乳类动物脊髓背角中的GABA受体亚型(GABAA和GABAB)参与介导脊髓初级传入末梢的突触前抑制.本研究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探讨GABAB受体激活对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细胞膜电特性的作用.实验标本取自SD成年大鼠(120-190g,n=58)DRG(L4-L6)和猫(n=8)在体L6-L7DRRG,当灌流液加入GABAB受体激活剂baclofen(10-4-10-6mol/L)时,在DRG的98个细胞中,约58%的细胞(n=57)无反应.部分A类和C类细胞的膜电位出现超极化(n=37)和去极化(n=14)反应.A传入(n=71)和C传入(n=27)激活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Baclofen引起的DRG细胞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可被GABAB受体选择性拮抗剂saclofen(103-105mo1/L)阻断.一些对baclofen反应的细胞也可被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去极化.在所记录的细胞中,baclofen对动作电位时程(APD50)没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在部分细胞中,baclofen激活的GABAB受体介导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和超级化反应,GABAA和GABAB这二种受体不仅在慢传速的Aδ和C类细胞中共存,同样也共存于快传速的Aα和Aβ的细胞膜上.
王过渡周志上舒友生赵志奇
关键词:BACLOFEN背根神经节细胞内记录膜电位成年大鼠
GABA_A和GABA_B受体介导的成年动物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电活动被引量:1
1997年
许多药理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脊髓背角中的GABA受体亚型(GABAA和GABAB)参与介导脊髓初级传入末梢的突触前抑制。本研究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探讨GABAB受体激活对背根神经节细胞膜电特性的作用。实验标本取自SD成年大鼠L4~6后根节和猫在体L6~7后根节。当灌流液加入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时,后根节的98个细胞中,约58%的细胞无反应。部分A类和C类细胞的膜电位出现超极化(n=37)和去极化(n=14)反应。A传入(n=71)和C传入(n=27)激活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Baclofen引起的DRG细胞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可被GABAS受体选择性拮抗剂saclofen阻断。一些对baclofen反应的细胞也可被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去极化。在所记录的细胞中,baclofen对动作电位时程(APD50)没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提示,在部分细胞中,baclofen激活的GABAB受体介导细胞膜电位去极化和超级化反应。GABAA和GABAB这二种受体不仅在慢传速的Aδ和C类细胞中共存,同样也共存于快传速的Aα和Aβ的细胞膜上。
王过渡周志上舒友生赵志奇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学背根神经节Γ氨基丁酸受体
阿片肽对背根节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及八肽胆囊收缩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抗阿片作用
1998年
应用细胞内记录方法分别观察μ、δ和κ阿片受体激动剂DAMGO、DPDPE及U50488H对成年大鼠离体背根节神经元(dorsalrootganglion,DrG)动作电位和膜电位的作用.结果显示:DAMCO和U50488H能缩短DRG神经元动作电位的Ca2+成分电位的时程.在静息膜电位水平,DAMGO和DPDPE(100nmol~1μmol/L)能引起大部分DRG神经元(DAMGO:42.7%,DPDPE:36.45%)产生超极化和小部分神经元(DAMGO:7.29%,DPDPE:11.45%)产生去极化反应,这些反应能分别被μ-和δ-阿片受体的选择性桔抗剂β-FNA及Naltrindole阻断;同浓度的U50488H对DRG神经元膜电位没有明显影响.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octapetide,CCK-8)能完全翻转DAMGO的超极化作用.CCK-8的翻转作用能被CCKB受体桔抗剂L365260取消.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Ⅱ)翻转有些DRG神经元的DPDPE的超极化作用,而对一些神经元的DPDPE介导的超极化反应无效.AⅡ受体的选择性粘抗剂saralasin阻断AⅡ的翻转作用.结果揭示:μ-阿片受体能介导抑制动作电位中的Ca2+电流和降低细胞膜的兴奋性;δ-阿片受体主要介导对膜兴奋性的抑制;κ-阿片受体仅介导抑制动作电位中的Ca2+电流,CCK和AⅡ的抗阿片作用是通过细胞内机制起作用,而不是通过直接的通?
王过渡李重庆韩济生赵志奇
关键词:阿片受体八肽胆囊收缩素背根节神经元
成年小鼠前脑NMDA受体参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快速兴奋性递质。AMPA受体和海人藻酸受体主要参与突触传递,而NMDA受体主要参与突触可塑性。基因操作的方法增强NMDA受体的功能,可以增强动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学习能力,及在组织损伤情况下的反应敏感性。NMDA受体参与生理功能的主要机制是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我们的研究表明,NMDA受体不仅参与刺激前扣带皮层的第五层细胞或刺激白质诱导的突触反应,而且参与在胞体施加去极化跃阶电流诱导的动作电位的发放。钙-钙调蛋白敏感的腺苷酸环化酶1(adenylylcyclase1,AC1)和cAMP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这些反应。由于扣带皮层神经元在伤害性刺激和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结果为前脑NMDA受体参与突触传递和动作电位发放,以及与前脑相关的行为,如感受伤害性刺激和痛,提供了一个新的机制。
王过渡卓敏
关键词:NMDA受体腺苷酸环化酶动作电位CAMP小鼠
电生理学特性得到确定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内谷氨酸和P物质的共存被引量:5
1998年
在离体灌流带脊髓和坐骨神经的标本上,对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对P物质(SP)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及谷氨酸(Glu)/SP共存的特点进行了研究。(1)对135个细胞进行了细胞内记录,并依纤维传导速度将其分为Aα/β(>12m/s)和C(<1.3m/s)两大类;它们的动作电位的快速后超极化(fAHP)有明显区别,C类的fAHP幅度小、时程长,Aα/β类的fAHP幅度大、时程短;(2)SP受体激动剂Sar-SP(10-6mol/L)诱导42%(5/12)的Aα/β细胞和80%(8/10)的C细胞发生去极化反应;(3)最后向给予SP受体激动剂的22个细胞内电泳biocytin,固定、切片后进行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和SP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并同时显示biocytin,观察到biocytin标记并呈PAG样和SP样阳性的三标细胞在Aα/β类为25%(3/12),C类为80%(8/1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DRG中Aα/β细胞与C细胞的化学解剖和电生理特性不同,SP可能通过作用于节细胞上的自身受体易化冲动的发放。
杨鲲王过渡李云庆施际武赵志奇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电生理学
速激肽受体介导的背根节辣椒素敏感的神经元膜电流的变化被引量:2
1998年
全细胞电压钳记录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背根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神经元胞体通道电流.选择对辣椒素(capsaicin)敏感的神经元,0.2nM-1μmol/L的速激肽(tachykinins,TK),包括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神经激肽B(NKB)灌流记录细胞,结果表明:TK能增大电压门控的Ca2+电流和河豚毒(TTX)不敏感的Na+电流,对电压依赖的外向K+电流呈加大和减少的双向反应;在静息膜电位水平,TK引起三种反应形式的内向电流:1)快速内向流;2)缓慢内向流;3)长时程振荡性内向流.三种速激肽受体的选择性桔抗剂能翻转TK引起的这些电流变化,用含有TK的无Ca2+或含Cd2+的外液灌流细胞,TK不再引起电压门控Ca2+电流增加。含TEA和Cs+的外液,对TK在静息膜电位水平引起的快速和缓慢内向流无明显作用;但在长时程振荡性内向流的基础上,引起一种可逆的快速内向流.含有TTX与用氯化胆硷置代NaCl的外液,或用Cd2+置代Ca2+的外液能明显减少这三种内向流,含TTX和Cd2+的外液则能几乎完全抑制它们.辣椒素敏感的DRG神经元对重复应用TK出现明显的脱敏现象.在静息膜电位水平,阿片肽能翻转速激肽引起的内向电流.DAMGO还能桔抗Sar-SP增大电压门控Ca2+电流的作用.
王过渡赵志奇
关键词:速激肽背根节神经元辣椒素通道电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