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儒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 “永嘉之乱”前后之琅琊王氏政治被引量:2
- 2005年
- “永嘉之乱”给琅琊王氏政治带来了两个转折,一是其家族成员与朝廷政治之关系更加密切;二是西晋南渡后,琅琊王氏成为东晋政治的实际的操纵者。但琅琊王氏政治势力的急剧膨胀,不仅使其内部的部分成员比如王敦等人有了觊觎朝廷政权的野心,而且也引发了其他士族群体对琅琊王氏政治的猜忌与怀疑,这就使得琅琊王氏政治在朝廷裁限以及士族抵制的形势下艰难发展。但琅琊王氏政治之基础毕竟是根深蒂固,其家族政治统治在整个东晋政治进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王连儒
- 关键词:永嘉之乱琅琊王氏政治
- 西汉中叶及曹魏后期之琅琊王氏政治被引量:1
- 2002年
- 琅琊王氏是汉晋以来门阀士族政治的典型代表 ,研究琅琊王氏家族成员之仕宦历史 ,无疑是我们考察琅琊王氏家族政治乃至门阀士族政治历史的重要参照。琅琊王氏政治源起于西汉昭帝时期 ,至曹魏后期西晋初年已经初步形成以宗族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政治体系。世人以及朝廷对琅琊王氏的认可 ,基本上限定于伦常与政治这样两个层面 ,鉴于此 ,琅琊王氏成员之道德人格与政治才智 ,也便成为历代史家以及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仕宦源流与道德人格的角度探讨了琅琊王氏在西汉中叶、魏晋之交的伦常政治状况 ,力求为琅琊王氏家族政治历史的系统研究做一些基础的工作。
- 王连儒
- 汉、晋琅琊地域郡制及户籍人口迁变考略
- 2003年
- 琅琊自秦汉以来便以其特有的地缘政治之优势受到历代朝廷之重视 ,由于史料记载匮乏 ,作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设三十六个郡之一的琅琊郡的户籍与人口的数量我们不得而知 ,但刘邦建汉后琅琊作为齐国之东部屏障 ,加之其丰饶的物产、庞大的户籍人口数量以及特有的地缘政治特点 ,却越来越受到朝廷政治之重视。魏晋以来随着门阀士族政治的崛起 ,琅琊地缘政治之色彩亦更加浓厚 ,虽然因战争等原因琅琊之地域以及郡制不断迁变 ,但琅琊却因其地缘政治之优势一直受到朝廷以及世人之关注。
- 王连儒
- 关键词:汉晋时期地缘政治户籍制度
- 琅琊王氏与齐、梁、陈三朝政治之关系被引量:3
- 2001年
- 由于刘裕对门阀士族政治的限制,故刘宋以后琅琊王氏成员之政治生活受到很大程 度的影响,随着门阀士族政治在朝廷政治中的逐渐淡出,因此不同朝代君主之政治理念,也 便成为影响这些士族子弟参政的重要因素,加之齐、梁、陈三朝易代频仍,这样就更需要琅 琊王氏之成员对不断变迁的社会政治作出适应性的选择。虽然齐、梁、陈三朝以后琅琊王氏 之后人靠其祖宗之基业在朝廷政治中均有不俗之表现,在伦常婚姻方面也有与皇室通婚的情 况,但此时琅琊王氏之出世入仕只不过是作为朝廷政治之点缀,已经失去以往士族群体参与 朝廷政治之特征。
- 王连儒
- 关键词:琅琊王氏政治生活
- 西汉中前期学术走向与汉武帝的用人政策——兼论帝王政治与士人学术诉求间的矛盾分歧
- 2010年
- 西汉中前期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学术发展演化对朝廷用人政策带来的影响,反映了封建社会帝王政治与文人士大夫学术诉求之间的矛盾及分歧;士人阶层政治分歧所带来的学术思想观念的变化,往往随朝廷政治的推进实施表现的愈加明显。刘邦建汉至汉武帝当政的百余年间,"黄老之学"成为左右朝廷政治走向和文人士大夫政治选择的重要筹码。汉武帝执政后,并没有将儒学推向真正至尊的地位,我们发现像董仲舒这样一些推行儒学思想的人,在朝廷政治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故透过董仲舒的政治命运及汉武帝的用人,不能不使我们对西汉中前期的这段学术政治历史重新进行思考。
- 王连儒
- 关键词:学术走向汉武帝独尊儒术
- “经史之鉴”与志怪小说理论及创作被引量:2
- 2000年
- “经史之鉴”既是古人处理伦常政治关系的一种基本原则 ,同时又对包括文学在内的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影响。志怪小说的创作与批评 ,与其他文学体裁一样 ,同样也受到“经史之鉴”原则的制约。志怪小说创作与批评中的“经史之鉴”原则 ,有时使读者与批评者严重混淆了经史与小说之间的界限 ,从而使人们在经史与小说所据资料与观念上产生诸多歧误 ,不仅影响到读者对志怪小说的鉴识与理解 ,而且对志怪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也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但是 ,要想消除“经史原则”对志怪小说创作与批评的影响 ,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经史原则”长期以来即是影响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
- 王连儒
- 关键词:志怪小说
- 晋、宋易代与琅琊王氏政治——兼论王、谢二族之政治矛盾
- 2001年
- 晋宋之政治更迭给东晋以来诸如琅琊王氏这样的士族群体在政治上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不仅表现在新朝政权对这些旧的士族政治群体在权利上的限制 ,更重要的是随着门阀政治的逐步崩解 ,以往士族成员之从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晋入宋的琅琊王氏成员在政治上虽然仍然受到朝廷之重视 ,但他们的参政不仅受到皇权政治的严格限制 ,而且其本人参与朝廷政治的信心也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处于易代政治之际的琅琊王氏成员的这种政治得失 ,以及由此给家庭成员乃至朝廷政治所带来的影响。另外 ,王、谢二族对待桓温逆乱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以及因这种不同政治取向所产生的矛盾 ,亦可看出以往相对独立的士族政治 。
- 王连儒
- 关键词:琅琊王氏晋代宋代政治关系
- 《颜氏家训》中的女性生活状况及女性教育观念被引量:1
- 2007年
-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了南北朝妇女的生活状况。南朝妇女虽然在家庭中有不从夫权的现象,但在社会上依然没有地位。北朝妇女受儒家礼教束缚少,泼辣能干,在家庭、社会上有一定地位。颜之推以封建士大夫的立场,着眼于家族的长远利益,认为妇女应该遵从儒家礼教,用聪明才智辅助丈夫。这既揭示出动荡社会中士大夫的特殊心态,又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生活做出客观反映。
- 王连儒许静
- 关键词:《颜氏家训》妇女生活教育观念
- 东晋中宗、显宗前后之琅邪王氏政治被引量:2
- 2001年
- 东晋中宗、显宗前后,是琅邪王氏政治最为强盛的时期。由于琅邪王司马睿与琅邪王氏之间具有长期的政治合作以及伦常婚姻方面的特殊关系,加之“八王之乱”后王导协同司马睿渡江并帮助其在江左建立东晋王朝,帮司马氏与琅邪王氏之间“契同友执”的私人情谊与“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得以进一步确立。但由于王敦之乱以及琅邪王氏之权遇超常,由此也引起朝廷以及其他士族群体对琅邪王氏政治的猜忌与不满。鉴于此,朝廷以及其他士族群体与琅邪王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也便成为此时期琅邪王氏政治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而实际上这种矛盾与斗争也是促成琅邪王氏政治自晋成帝以后逐渐趋向衰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 王连儒
- 关键词:衰落司马睿政治合作东晋
- 志怪小说与诗赋
- 2008年
- 志怪小说与诗赋的关系,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诠释,一是诗歌与志怪小说在素材使用上的共同性,比如说神话传说、释道仙灵既可为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同时又是志怪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二是志怪小说中诗歌的穿插与使用,这样不仅使得志怪小说的叙事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也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志怪小说与诗赋的结合,反映了不同文学体式间彼此借鉴利用的情况,为我们全面认识志怪小说的发展演化提供了依据。
- 王连儒白青
- 关键词:志怪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