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青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江湾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切片
  • 3篇螺杆菌
  • 3篇免疫
  • 3篇病理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组织切片
  • 2篇细菌
  • 2篇细菌培养
  • 2篇免疫反应
  • 2篇开腹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机构

  • 8篇上海市江湾医...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消化疾病...

作者

  • 9篇王青
  • 3篇杨慧芳
  • 3篇王洪涛
  • 3篇史济经
  • 3篇张振华
  • 2篇张业新
  • 2篇赵若愚
  • 2篇许炽华
  • 2篇闵海阳
  • 2篇徐磐
  • 2篇王勇
  • 2篇倪平
  • 1篇吴志勇
  • 1篇周浩庚
  • 1篇邝耀麟
  • 1篇张悦
  • 1篇袁济民
  • 1篇焦哲
  • 1篇曾民德
  • 1篇杨慧芳

传媒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20例不同日龄新生儿一氧化氮水平值的观察
1998年
本文研究了120例不同日龄新生儿一氧化氮水平值。根据日龄分为三组:≤3天组,4~6天组和≥7天组,各组40例。三组水平值分别为29.83±15.09;22.60±813;17.84±9.87(μmol/L)。各组两两比较P<0.05;<0.05;<0.001。证明不同日龄新生儿一氧化氮水平值差异显著。
许炽华张悦马登华许剑钟张风张业新王青沈唯堂吴卫云徐风飞
关键词:新生儿一氧化氮
三种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比较
2002年
目的对三种常用幽门螺杆菌诊断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快速脲酶试验、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比较。方法对312例因胃部不适患者的胃窦部活检组织,分别进行以上三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得到阳性检出率,然后进行比较。结果细菌分离培养、快速脲酶试验、病理切片Hp检出率分别为60.26%,69.235及46.15%。其中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二块活检Hp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为93.75%,比一块活检组织的Hp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高6.25%;快速脲酶试验、病理切片与细菌分离培养的不符合率分别为14.1%和25.6%。结论同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细菌分离培养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技术设备要求不高,价廉的好方法。
史济经闵海阳王青杨慧芳杨慧芳王洪涛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病理组织切片
应重视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通过比较 3种不同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诊断方法之间的差异 ,使临床重视Hp的分离培养工作。 方法 对 2 0 0 0年我院胃镜检查者 312例同时作Hp分离培养、病理切片和快速脲酶试验 ,比较其检出率。结果 近期未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活检材料中Hp分离培养检出率达93.75 % ,把其他 2种方法与分离培养相比 ,则快速脲酶试验存在 2 0 .72 %的假阳性和 3.98%的假阴性结果 ,病理切片存在 8.11%的假阳性和 32 .84%的假阴性结果 ;快速脲酶试验和病理切片组合后与分离培养相比 ,则存在 2 .99%的假阴性和 2 3.42 %的假阳性。结论 分离培养是Hp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
王青汪丽霞史济经杨慧芳王洪涛张振华郭晓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病理切片细菌培养
母、婴血清HP-IgG的检测及随访:附147对报告被引量:2
1999年
自1983年Warren和Mershall首次报告在人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hlori,HP)以来,认为H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与胃癌有关联。
陈君许炽华张雪萍王青张业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母亲婴儿
Quik法在下消化道出血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粪便隐血Quik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 ,并对我院 2 4 7例行胃肠镜检查前的胃肠道相关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粪便作隐血检测。结果 Quik法、胶体金检测法和乳胶凝集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较高 ,dBest一步法的检测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较低 ,Quik法下消化道出血检出阳性率为 94 % ,结、直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为 1 0 0 % ,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 9%。结论 粪便隐血Quik检测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 ,在下消化道出血 ,尤其在结。
王青张雪萍刘建敏张俊杰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粪便隐血胶体金免疫学消化系统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监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LC、OC各30例)术前、术后1h、1d、2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并进行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OC组术后2d,成熟T淋巴细胞(CD3)(q=5822,P<005)、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q=10636,P<005)较术前显著下降,2组CD4/CD8在术后1、2d无统计学差别(P>005)。OC组术后2d,WBC计数(t=4904,P=0000)、CRP(t=9409,P=0000)、IL-6(t=6471,P=0000)均明显高于LC组。结论L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影响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王勇张斌蓉王青倪平赵若愚侯梅瑾徐磐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 (opencholeap tectomy ,O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检测胆囊结石患者 (LC及OC各 30例 )术前、术后 1h、术后 1d、术后 2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WBC计数、C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及白介素 6 (IL 6 )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IL 6值的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T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OC组术后 2d ,成熟T淋巴细胞 (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 (CD4 )、CD4 /抑制性T淋巴细胞 (CD8)比值较术前下降 (P <0 .0 5 ) ,且同LC组相比较 ,OC组明显低于LC组 (P <0 .0 1)。OC组术后 1d或 /和术后 2dWBC计数、CRP、IL 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1) ,且与LC组相比较 ,OC组明显高于LC组 (P <0 .0 1)。结论 :LC对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影响小 ,有利于LC术后的恢复。
王勇张斌蓉王青倪平赵若愚候美瑾徐磐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免疫反应
抑制一氧化氮生物合成对门脉高压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研究一氧化氮(NO)在门脉高压高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备肝内型(IHPH)、肝前型门脉高压(PHPH)和门腔分流(PCS)3组模型,并以正常鼠作为对照组。每一组实验动物再分成3个亚组:NO生物合成抑制剂L-NMMA组、L-NMMA+NO生物合成底物L-精氨酸组以及生理盐水安慰组。血流动力学研究用放射性微球注射技术。结果:IHPH、PHPH和PCS鼠均具有心输出量和内脏血流量增加,平均动脉压、周围血管总阻力和内脏血管阻力降低等高血流动力学特征。L-NMMA能逆转门脉高压鼠和门腔分流鼠的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使之恢复至正常鼠的基础水平,但并未达到正常鼠用L-NMMA后的水平。如先给予L-精氨酸,则使L-NMMA对门脉高压鼠和门腔分流鼠的心血管作用消失。结论:门静脉高压症中NO过多产生是高动力循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介质。
吴志勇周健陈治平周浩庚焦哲邝耀麟袁济民王青曾民德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一氧化氮血流动力学
分离培养在Hp感染诊断中的重要地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对三种常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细菌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比较。方法:对312例胃部不适患者的胃窦部活检组织分别使用以上三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然后进行阳性检出率的比较。结果:细菌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的Hp检出率分别为60.26%,69.23%及46.15%。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与细菌分离培养的不符合率分别为14.1%和25.6%。结论:同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细菌分离培养是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技术设备要求不高,价廉的好方法。
史济经闵海阳王青杨慧芳王洪涛张振华
关键词:HP感染细菌分离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切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