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甄敏

作品数:28 被引量:24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牙周
  • 6篇牙槽
  • 6篇牙冠
  • 6篇上颌
  • 6篇切牙
  • 6篇中切牙
  • 6篇磨牙
  • 6篇冠延长
  • 5篇牙槽骨
  • 5篇牙种植
  • 5篇牙周炎
  • 5篇上颌中切牙
  • 5篇骨再生
  • 4篇引导骨再生
  • 4篇前牙
  • 4篇重度牙周炎
  • 4篇桩核
  • 4篇桩核冠
  • 4篇桩核冠修复
  • 4篇疗效

机构

  • 18篇北京大学口腔...
  • 16篇北京大学口腔...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石家庄市第二...

作者

  • 28篇甄敏
  • 11篇胡文杰
  • 9篇刘云松
  • 9篇徐涛
  • 8篇胡文杰
  • 7篇胡文杰
  • 4篇张豪
  • 4篇路瑞芳
  • 4篇王翠
  • 3篇王浩杰
  • 3篇赵丽萍
  • 3篇杨刚
  • 2篇荣起国
  • 2篇张波
  • 2篇钟金晟
  • 2篇释栋
  • 2篇张艳玲
  • 2篇贾雪婷
  • 2篇王翠
  • 2篇贾鹏程

传媒

  • 9篇中国实用口腔...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2011第九...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牙周切除性骨手术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周切除性骨手术模型及其制作方法,针对牙周炎导致牙槽骨的破坏,并在牙槽骨破坏的基础上代偿性的增生形成颊舌侧的牙槽骨隆突或牙槽骨在牙齿邻面形成凹坑状骨吸收的情况,提供一种牙周切除性骨手术模型。在健康的牙槽骨模...
胡文杰路瑞芳张艳玲甄敏贾鹏程
文献传递
软硬组织增量技术配合种植治疗修复上前牙美学区连续失牙临床研究(附1例报告)被引量:13
2017年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种植体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其在重度牙周炎造成上前牙连续缺失的患者中更为普遍,诊疗设计中常需多学科及多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本例患者因重度牙周炎造成严重牙周组织破坏,连续拔除多颗上前牙后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治疗设计以种植修复为导向,采用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结合翻卷瓣技术、游离龈移植术(free gingival graft,FGG),最终实现软硬组织增量,改善了美学效果,为临床多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炎患者上前牙连续缺失的美学问题解决提供经验。
毕小成甄敏胡文杰杨刚王浩杰刘云松
关键词:重度牙周炎引导骨再生牙种植前牙美学
改良牙冠延长术后长期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 观察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治疗后的长期临床疗效,并探索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风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及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并接受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后≥6个月的患者57例、患牙67颗,通过电话随访召回复查,根据末次随访复查时(改良牙冠延长术后≥9个月且永久性修复≥6个月时)的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按拟定标准包括患者无主观症状、对患牙功能及美学效果满意,患牙牙周、牙体及修复体状况良好等将患牙分为临床疗效良好组和临床疗效欠佳组,对影响两组患牙长期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67颗患牙中1颗因出现根纵裂需要拔除,患牙治疗后6至114个月时的存留率为99%(66/67),其中临床疗效良好的患牙占72%(48/67),临床疗效欠佳的患牙占28%(19/67).临床疗效欠佳组内出现牙周并发症的患牙占16/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菌斑控制情况(OR=21.392,P=0.014)、断端形态(OR=7.610,P=0.011)及吸烟状态(OR=7.315,P=0.018)是影响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根管治疗及桩核冠修复长期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结论 改良牙冠延长术联合桩核冠修复后6至114个月的观察时间内临床效果良好稳定;患者菌斑控制情况、是否吸烟及患牙断端形态影响改良牙冠延长术的长期临床疗效.
王翠贾雪婷胡文杰甄敏张豪
关键词:影响因素
改良牙冠延长术术后1至6年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改良牙冠延长术的手术疗效,初步探讨可能影响术牙牙周健康的因素。方法对17例患者、共20颗患牙实施改良牙冠延长术并完成修复术后1—6年的长期追踪(探诊深度每颗牙检测6个位点,共120个位点;出血指数每颗牙检测颊、舌面2个位点,共40个位点),对比分析术牙与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及近远中相邻天然牙的牙周状况,并对影响术牙牙周健康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7例患者中1例发生根折,1例对磨牙金属修复体颜色不满意,其他15例患者对术牙的美观和功能均非常满意;术牙仅有4%(5/120)的位点牙周探诊深度为4mm,其余位点探诊深度均≤3mm;术牙83%(33/40)的颊舌面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探诊出血,但术牙与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及近远中相邻天然牙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后出血、松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体冠缘位置与牙龈出血指数呈高度负相关(r=-0.742);菌斑指数与牙龈出血指数呈中度正相关(r=0.480)。结论改良牙冠延长术疗效较好,是保留残根残冠的一种可行的牙周手术;术后修复体冠缘位置可能是影响术牙牙周健康的主要因素。
甄敏胡文杰张豪李连生
基于锥形束CT分析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对应上颌窦黏膜厚度特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罹患重度牙周炎磨牙对应上颌窦黏膜厚度特点及患牙拔除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黏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因罹患重度牙周炎而需拔除上颌磨牙患者8例,设其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上颌磨牙牙槽骨轻度吸收患者8例,设其为对照组。应用CBCT测量两组磨牙对应上颌窦黏膜最大厚度(maximum membrane thickness,maxMT)及磨牙最小剩余牙槽骨高度(minimum residual ridge height,minRRH)。试验组患牙拔除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测量拔除患牙对应的上颌窦黏膜maxMT。结果试验组上颌窦黏膜maxMT为(4.06±1.80)mm,黏膜增厚的上颌窦比例为87.5%,磨牙minRRH为(1.09±0.68)mm;对照组上颌窦黏膜maxMT为(1.42±0.38)mm,无上颌窦黏膜增厚,磨牙minRRH为(8.50±1.72)mm,两组间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牙拔除清创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上颌窦黏膜maxMT为(1.55±0.63)mm,黏膜增厚的上颌窦比例降到12.5%,拔牙前后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颌磨牙区重度牙周炎患牙对应上颌窦黏膜易发生黏膜增厚,患牙拔除同期行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上颌窦增厚的黏膜大多恢复至正常。
张波曹洁曹洁甄敏胡文杰徐涛
关键词:重度牙周炎上颌窦
运用改良牙冠延长术及种植术处理美学区外伤所致残根残冠1例被引量:5
2015年
涉及到前牙美学区的残冠残根是临床处置的难题,其治疗目的不但要恢复健康、重建功能,还需同时改善美观[1-2]。本文完整展示了1例针对前牙美学区病例的病情分析、多学科参与治疗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和修复后效果的全过程,并分析了面临复杂病情如何拟定个性化的治疗决策和规划简捷的实施流程,对不同牙周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
贾雪婷甄敏胡文杰刘云松
关键词:牙折断牙种植
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拔牙后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针对罹患重度牙周病变伴有骨壁缺损的磨牙拔牙即刻植入Bio-Oss 覆盖Bio-Gide 胶原膜,采用翻瓣后冠向复位和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两种创口封闭方法进行牙槽嵴保存,比较6个月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纳入23名患者共24颗重度牙周炎拔除磨牙,根据纳入时间分为牙槽嵴保存一组(翻瓣后冠向复位)和牙槽嵴保存二组(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每组各12颗磨牙。拔牙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颊侧角化龈宽度,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评价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术中及术后6个月种植手术时测量牙槽嵴顶中央处骨宽度。结果:牙槽嵴保存一组及牙槽嵴保存二组的颊侧角化龈宽度分别减少了(1.6±1.5) mm ( P =0.004)和(0.3±1.6) mm ( 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窝中央牙槽骨高度均显著增加,牙槽嵴保存一组增加了(5.53±4.20) mm,牙槽嵴保存二组增加了(7.70±4.3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226)。种植手术时,牙槽嵴保存一组的牙槽嵴顶中央颊舌/腭侧骨宽度为(9.5±2.2) mm,牙槽嵴保存二组为(9.3±1.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均有利于达到保持并改善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高度、减少牙槽骨吸收的目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满足种植要求,微翻瓣覆盖胶原蛋白方法有利于保存更多颊侧角化龈。
赵丽萍胡文杰徐涛胡文杰徐涛甄敏王翠
关键词:牙周疾病磨牙
口腔医学本科生牙周前期实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1
2021年
牙周前期实习教学是牙周病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理论课和临床实习共同组成了完整的牙周病学本科教学体系。文章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口腔医学本科生牙周前期实习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规范化牙周前期实习的主要内容,为国内推广实施规范化的牙周前期实习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地促进国内牙周病学实习教学的良性发展。
甄敏杨刚胡文杰康军赵亦兵冯向辉刘建
关键词:本科生口腔医学教育医学生牙周病学
下前牙区即刻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结合帐篷式植骨术实施种植修复临床观察(附1例报告)被引量:11
2019年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良好的牙槽嵴和牙龈解剖形态的保存或重建是修复体获得满意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的先决条件。下前牙是牙周炎的好发牙位,下前牙松动脱落伴随下颌骨的吸收势必会造成软硬组织缺陷。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下前牙即刻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结合帐篷式植骨术创造良好硬组织三维条件,获得最终较好种植修复效果的具体实施步骤,积累了针对此类问题的临床经验。
危伊萍甄敏赵丽萍胡文杰刘云松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
不同测量方法评价磨牙拔牙位点保存术后牙槽骨的变化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采用临床直接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存在骨缺损的磨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骨的变化,并分析不同方法的测量效果。方法:纳入20名患者共23颗因牙周病变拔除的磨牙,牙齿拔除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 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膜(bioab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Bio-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术中临床直接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通过上述3种方法测量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并比较测量效果的异同。结果:比较23个拔牙位点的牙槽骨高度在拔牙位点中央、远中中央、颊侧远中3个观察点的术中临床测量与CBCT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点的高度及宽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接受翻瓣再进入实施种植的10名患者中,拔牙位点中央相应观察点的牙槽骨高度显著增加,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分别增加(6.15±1.73)mm和(6.59±2.53)mm,牙槽骨宽度测量值分别为(8.45±1.18)mm和(8.52±1.27)mm,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平行投照根尖片观察术前和术后6个月拔牙位点中央的牙槽骨高度变化为增加(5.84±4.28)mm,测量数值与另两种方法接近。结论:存在骨缺损的磨牙应用Bio-Oss~与Bio-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后,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两种方法对牙槽嵴顶骨高度和宽度变化的评价基本一致。
赵丽萍詹雅琳胡文杰徐涛危伊萍甄敏王翠
关键词:位点保存磨牙牙周炎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