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达强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深圳风湿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骨折
  • 2篇钢板
  • 2篇钢板治疗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英文
  • 1篇远端
  • 1篇症状
  • 1篇植骨
  • 1篇受体

机构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深圳市福田区...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甘达强
  • 4篇尹志华
  • 4篇叶志中
  • 3篇练坚贞
  • 2篇汪迅
  • 2篇罗秀霞
  • 1篇曾惠琼
  • 1篇庄俊汉
  • 1篇陈新鹏
  • 1篇张志
  • 1篇潘学武
  • 1篇郭粉莲
  • 1篇张春容
  • 1篇戴莉萍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深圳社区慢病综合防治成效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深圳社区卫生服务中慢病综合防治方案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深圳福田区竹盛社区已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共75名病人作为对象实施慢病综合防治干预,采用自身干预对照研究方法。结果通过为期2 a的慢病干预,干预组慢病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管理率、控制率、规范服药率以及对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认识情况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干预后各率均高于干预前,绝大多数的慢病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感到满意。结论①深圳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对社区慢病人群进行综合防治,成效突出,能显著提高慢病人群的管理率、控制率和规范服药率。②应向社区居民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练坚贞甘达强
关键词:慢性病
TNFR2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TNFR2基因587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南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SLE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128例SLE患者和135例健康人群中TNFR2基因nt587的多态性频率。收集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χ2检验或t检验分析nt587的基因分型与ANA、抗dsDNA抗体、C3、C4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28例SLE中,nt587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4个(21.1%);而135例健康人群中nt587G的频率为35个(13.0%);SLE组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携带nt587G的个体SLE发病危险性大。128例SLE患者中有77例为TT基因型,48例为TG基因型,3例为GG基因型,统计结果表明基因分型与ANA、抗dsDNA抗体相关,与C3、C4不相关。结论TNFR2基因nt587(T→G)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SLE人群相关。
尹志华叶志中甘达强戴莉萍汪迅曾惠琼张志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hTERT,c-myc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以及c-myc、雌激素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共检测了41例SLE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人群。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mRNA表达;半定量RT-PCR法检测c-myc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与看家基因GAPDH的密度比值表示。结果41例SLE中有8例表达端粒酶hTERTmRNA,但与病情活动的实验室指标(C3,C4,dsDNA)不相关;对照人群中有1例阳性表达;两者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119)。SLE组的c-myc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60±2.25vs1.63±0.73,P<0.001)。同时SLE组的雌激素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61±0.53vs0.16±0.3,P=0.001)。结论hTERT基因可能不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与国外报道相左,需进一步加大样本进行检测证实。而c-myc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可能在SLE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尹志华叶志中罗秀霞甘达强郭粉莲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端粒酶逆转录酶C-MYC雌激素受体
深圳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现状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研究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现状和成因。方法对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WHO QOL-BREF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35~60岁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84.9%,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与年龄、文化程度、丈夫关系、孕产次数、亲友支持、经济收入、围绝经期知识、慢性病等有相关性。结论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具有发生率高和年龄趋前的流行特点,给社区妇女带来身心困扰和影响其生存质量。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服务,对围绝经期症状进行综合防治,有利于提高社区妇女的生存质量。
练坚贞甘达强程颖莲
关键词:妇女围绝经期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MV、B19和HCV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G和IgM抗体、细小病毒B19 IgG和IgM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在中国南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MV、B19、HCV在R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V-IgG和CMV-IgM抗体,B19-IgG和B19-IgM抗体以及HCV抗体;CMV-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MV载量;B19-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的B19载量。同时分析这些病毒抗体与RA患者的实验室活动指标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结果:70例RA患者中,69例为CMV-IgG抗体阳性(98.57%),7例CMV-IgM抗体阳性(10.00%),49例B19-IgG抗体阳性(70.00%),16例B19-IgM抗体阳性(22.86%),无一例HCV抗体阳性;92例健康对照者中91例CMV-IgG抗体阳性(98.91%),1例CMV-IgM抗体阳性(1.10%),42例B19-IgG抗体阳性(45.65%),19例B19-IgM抗体阳性(20.65%),仅1例HCV抗体阳性;RA患者CMV-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MV-IgM抗体阳性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未检测到CMV载量;RA患者B19-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B19-IgM抗体阳性率无差别(P>0.05),B19-IgM抗体阳性RA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B19载量;CMV-IgM抗体阳性、B19-IgG抗体阳性与抗CCP抗体、RF、ESR等RA活动性指标不相关。结论:中国南方人群普遍感染CMV,但CMV重新激活与RA有关;B19感染在RA患者中有更高的流行率;HCV在中国南方人群感染率低。
尹志华叶志中陈新鹏甘达强张春容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B19
锁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锁骨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58例资料。结果5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于术后8—12周临床愈合,无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松动、再骨折等发生。结论鉴于锁骨中段骨折的特点,应用解剖型的锁骨钢板治疗,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内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患肩功能锻炼等优点。
甘达强潘晓华练坚贞
关键词:锁骨钢板锁骨骨折
植骨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植骨方法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998年10月~2004年10月,对1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植骨方式,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状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4.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及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9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通过应用自体骨植骨支撑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甘达强潘学武潘晓华
关键词:植骨桡骨远端骨折钢板治疗
TNFR2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国南方SLE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中TNFR2基因两个位点(nt587,nt694)的多态性频率,探讨TNFR2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中国汉族SLE人群的易感性相关。结果发现128例SLE中,nt587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4个(21.1%);而135例健康人群中nt587G的频率为35个(13.0%);SLE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携带nt587G的个体SLE发病危险性大。同时128例SLE中,nt694 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41个(16.0%);而健康人群中nt694 A的频率为32个(11.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49)。提示TNFR2基因nt587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SLE人群相关,可能通过影响TNFR2的表达而参与SLE的发病,而nt694(G-A)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SLE人群不相关。
尹志华叶志中庄俊汉甘达强汪迅罗秀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