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玲
- 作品数:46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检验指标恢复时间、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及血清TNF-α和IL-6、IL-8的影响。方法:3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胰颗粒。结果:治疗组临床检验指标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7d后血清TNF-α和IL-6、IL-8均显著降低,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安胰颗粒可明显促进SAP患者临床检验指标的恢复,降低APACHEⅡ体系的评分,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
- 雷力民朱永苹田玉玲邓洪彪
- 关键词: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 游离PSA总PSA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及f/t-PSA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9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游离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血清PSA在4ng/ml~10ng/ml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的特异性抗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游离PSA、f/t-PSA比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诊断灰区,同时检测游离PSA、特异性抗原,并应用f/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特异性抗原,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参数,不但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减少了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 田玉玲陈耀宇雷力民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游离PSA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检验指标恢复时间、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及血清TNF-α和IL-6、IL-8的影响。
方法:3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
- 雷力民朱永苹田玉玲邓洪彪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中西医结合
- 文献传递
- 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微循环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总结有关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从而治疗SAP的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研究较少且缺乏统一有效的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因此,今后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试验。参考文献39篇。
- 廖健思边志远文玲王建超农国勇田玉玲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医药核因子ΚB微循环障碍清胰汤
- 2650例育龄期妇女地中海贫血的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对南宁地区2 650例育龄期妇女进行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筛查结果分析,了解人群地贫的发生率、携带率及基因类型。方法采用血液学检查和血红蛋白(Hb)电泳对受检人群进行实验室检查,筛查疑似人群,再进一步基因分析确诊。结果初筛出的536例疑为地贫患者(或基因携带者)的血液学检查结果:病例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数高于对照组;Hb低于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H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Hb电泳结果中,检出512例结果异常者,其中α地贫表型阳性68例,β地贫表型阳性438例,确诊为α地贫(68例)和β地贫(438例)共计506例,占总受检人数的19.09%。结果显示本地区常见的α地贫基因型为东南亚缺失型杂合子(-SEA/αα)、右缺失型杂合子(-α3.7/αα)、左缺失型杂合子(-α4.2/αα)、Hb Constant Spring(-αCS/αα)点突变等,β地贫基因型为CD41-42杂合子、CD17杂合子、CD71-72杂合子、CD28杂合子等。结论广西是地贫高发区,开展育龄期妇女婚前、孕前筛查,指导合理的联姻、妊娠,并通过人群干预来预防常见的人类单基因致死、致残性遗传病,对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 田玉玲雷力民黄伟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育龄期妇女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电泳基因分析
- 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NF-κB活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安胰颗粒对重症胰腺炎大鼠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SAP)组、IL-10组和安胰颗粒组,每组又分为3,6,12h三个亚组。模型组予腹腔内注射6%的L-Arginine溶液150mg/100g,1次/1h,共3次,诱导SAP。IL-10组予腹腔注射10000U rhIL-10预处理后诱导SAP。安胰颗粒组连续3天给予安胰颗粒水溶液灌胃后诱导SAP。摘取胰腺组织予以病理学评分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NF-κBp65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评分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安胰颗粒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胰腺组织NF-κBp65各时点表达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安胰颗粒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P<0.01),12h时点表达较IL-10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安胰颗粒能有效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抑制胰腺组织NF-κBp65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雷力民林寿宁田玉玲朱永苹阮萍韦运达幸福李敦福贺飞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NF-ΚBP65
- 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
- 林寿宁雷力民朱永苹王振常廖冬燕伟钢林黄适覃振林唐少波潘霜田玉玲何磊聂慧刘强梁尧
- 壮肝逐瘀煎是在已故全国名老中医、中医肝病专家林沛湘教授治疗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有效验方基础上组方而成。该项目是在前期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CCL4复合因素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证实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后,以中药大黄蟅...
- 关键词:
- 关键词:壮肝逐瘀煎肝纤维化药理实验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78例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IVC)3项指标,并设立30例健康对照。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而IVC则以酒精性肝病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肝纤维化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连续动态观察肝病进展及病变程度方面是一组良好的指标,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田玉玲陈耀宇雷力民
- 关键词:透明质酸IV型胶原肝病
- 大量喝水憋尿对尿液电导率及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患者超声检查前大量喝水憋尿后对尿液电导率、红细胞(RBC )和白细胞(WBC )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门诊患者需做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的病例,共取5次尿,分别为第2次晨尿、超声检查后即刻尿、超声检查后1 h尿、超声检查后2 h尿、超声检查后3 h尿。用Sysmex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患者的尿液标本,记录电导率、RBC和WBC ;同时用Fast‐Read?102板计数尿液中的RBC和WBC。结果患者超声检查后4次尿液的尿电导率与第2次晨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超声检查后即刻尿、超声检查后1 h尿中RBC和WBC结果与第2次晨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超声检查后2 h尿、超声检查后3 h尿中RBC和WBC与第2次晨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量喝水憋尿会造成尿液电导率、RBC和WBC尿沉渣结果降低,因此建议对大量喝水憋尿的患者取超声检查前或超声检查后2~3h的尿液做尿沉渣分析,此时的尿液才能体现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
- 戴芳田玉玲
- 关键词:喝水白细胞手工计数
- 安胰颗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安胰颗粒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4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19例,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胰颗粒口服,比较2组治疗后恢复排气通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和乳酸脱氢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及临床检验指标的恢复等方面均较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住院天数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胰颗粒治疗急性胰腺炎使腑通、热清、瘀消、毒祛,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与促进肠道内大量富含细胞因子和炎性递质的液体排出体外,减少吸收;改善胰腺、肠道微循环障碍,维持肠黏膜屏障完整等方面有关,因而预防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
- 雷力民田玉玲林寿宁朱永苹黄适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