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喜清

作品数:41 被引量:30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艺术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电影
  • 5篇中国电影
  • 4篇叙事
  • 4篇早期电影
  • 3篇中国早期电影
  • 3篇女性
  • 3篇民族
  • 3篇民族认同
  • 2篇导演
  • 2篇电影理论
  • 2篇电影史
  • 2篇中国电影史
  • 2篇中国电影史研...
  • 2篇审美
  • 2篇数字化
  • 2篇全球化语境
  • 2篇中西
  • 2篇文化
  • 2篇立春
  • 2篇门神

机构

  • 37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 1篇阿姆斯特丹大...
  • 1篇纽约城市大学

作者

  • 38篇秦喜清

传媒

  • 11篇当代电影
  • 7篇电影艺术
  • 6篇艺术评论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电影新作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国际社会科学...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电影理论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潜伏》的结局到底想说什么被引量:1
2009年
秦喜清
关键词:电视剧创作情节构思情感投入智力参与
空味楼里话影史:追忆恩师李少白先生
2015年
3月16日早晨,我在前往李少白先生家的途中,接到了师兄高小健老师的电话。听闻恩师少白先生离世的消息,顿感心痛万分,当时恨不能飞过滚滚人流车流,即刻赶到恩师床榻前,再看先生最后一眼。最后一次看望少白先生是在春节过后的3月初,那天他刚刚吸过氧,面色红润,显得格外精神,还高兴地跟曾照顾他的保姆介绍说“小秦,我的学生”,在保姆“知道知道,见过”的应答声中,大家笑声一片。怎么也想不到十多天时间里,少白先生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竞突然撒手人寰。
秦喜清
关键词:恩师追忆身体状况保姆
“帝国主义”概念的传入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反帝国主义”话语
2022年
“帝国主义”概念自清末流入中国后,在中国社会和思想语境中发生了内涵变迁。这一概念被整合到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中,成为当时知识界和思想界的一个核心范畴,同时通过左翼电影人的中介,进入中国电影界,不仅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理论和批评话语,而且也成为当时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的理论、批评和实践三个层面编织起“反帝国主义”话语体系。在当下的语境中,美国汉学家柯文的旧作《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对帝国主义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再反思。
秦喜清
关键词:反帝国主义左翼电影叙事
《一九四二》:没有终点的苦难旅程
2013年
《一九四二》用史诗手法雕刻出一条粗砺、恐怖的逃荒之路,衣衫褴褛的河南饥民闷头移步,一路向西,寻觅生的希望。就在他们即将到达那片“希望之乡”的时候,满载难民的列车被阻挡在了潼关,一列持枪的士兵,几根横在轨道上的木桩,击碎了他们走出苦海的梦想。至此,老东家(张国立)已孑然一身,他无力再与命运抗争,
秦喜清
关键词:史诗寻觅抗争
这个文本里有阶级吗?——电影和文化研究对阶级的压抑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探讨了西方当代电影和文化研究对阶级视野的压抑和贬低。作者认为,目前的电影及文化研究缺乏有关阶级以及阶级与其他结构性社会区分相关联的理论;而且,也不存在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说明如何把阶级观点运用于电影研究之中。作为一种初步的修正,本文概要地介绍了阶级概念以及此概念所包含的整体性问题,并回顾了阶级视野被排挤出电影学的过程。
大卫.詹姆斯秦喜清
关键词:当代电影文本电影研究电影学
历史·武侠·神话: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商业大片的民族叙事
本论文通过回顾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第一波次的古装-武侠片-神怪片热,试图探寻中国历史、武侠、神话电影的历史渊源,分析这些片种与民族认同的深刻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当代商业大片的文化缺失。探索在全球化的世界影坛格局中,...
秦喜清
关键词:中国电影商业片
现代性、传统审美与类型混搭——以朱瘦菊的《风雨之夜》为例谈中国电影的融合之道被引量:2
2018年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确立自身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电影这一新的光影技术/艺术的传入,中国电影开始了在接纳外来娱乐形式中寻求自我的探索之旅。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谈论"中国电影学派"这一关涉到中国电影自身身份、主体性的话题时,可以重返历史,再次从中国电影的形成初期出发,审视、反思中国电影确立自身的路径。恰巧,重新发现的朱瘦菊的《风雨之夜》为这样的审视与反思提供了契机和案例。本文即以此片为主要案例,谈一谈该影片如何在融合中西文化及审美中回应现代性的冲击、在展示道德焦虑中传达价值观、以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建构中国影像风格并进行类型改造,从而以娱乐的方式回应具体的历史挑战,而这样一个案例对今天中国当下的电影创作也不乏启示作用。
秦喜清
关键词:传统审美
《莲花心出世》:华裔美国人在洛杉矶布尔岗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018年
译者说明:本文是由美国洛杉矶“布尔岗历史博客”于2016年2月18日、2月25日、3月3日贴出的三篇博文整理而成,该博客隶属于布尔岗历史协会,专注研究洛杉矶布尔岗地区的历史变迁。巧合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的一家华人美国电影公司便坐落于该地区。由此,一个地段的历史变迁史与早期华语电影紧密地勾连在一起,美国华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的来龙去脉也随之重见天日。
鲁迪.马丁内兹秦喜清
关键词:华裔美国人历史变迁出世
回到原地拍摄:从人种志电影到原住民制作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从人类学视角出发考察当代传媒(包括电影)生产的特点。作者提出了文化和传媒人类学概念,思考了在跨国的、跨文化的环境之下当代传媒生产发生的变化,特别是传媒生产(包括电影)与文化想象、地方的政治性行动、土著文化、另类现代性及土著文化的传播等等的关系,充分展示了当代传媒和文化生产与地域之间的复杂关联。
费·金斯堡秦喜清
关键词:电影原住民人种志当代传媒土著文化
导演侯曜的知识分子电影——从《海角诗人》的残片说起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根据侯曜电影《海角诗人》的残片,论述了侯曜晚期作品的浪漫主义气质,通过对"诗人"形象的读解,探讨了"通俗剧"形式对侯曜知识分子电影的影响。
秦喜清
关键词:浪漫主义通俗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