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平
- 作品数:59 被引量:2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异质生境下不同径级木棉的表型可塑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植物的表型可塑性不仅能揭示生境影响,还能研判其生长策略。为研究在异质生境下木棉(Bombax ceiba)的表型可塑性差异及其生态适应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SD差异分析及方差分析法,分析干热河谷和热带雨林地区不同径级木棉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叶面积等表型数据。研究表明:随着胸径的增加两地木棉叶面积减小,而其他特征均呈增大趋势。西双版纳木棉的树高、叶面积始终大于元江,而枝下高和冠幅在Ⅰ径级和Ⅱ径级木棉时小于元江,随着胸径的增加西双版纳又大于元江。说明光热条件对Ⅰ径级和Ⅱ径级木棉影响较强,而Ⅲ径级木棉对水分的响应更明显,体现了木棉在不同生境下的表型构造的权衡关系。通过研究木棉在不同生境及生长阶段的表型结构和生长策略,可为把握其在异质环境下的生存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王妍方朱润军程希平
- 关键词:表型可塑性生境径级木棉
- 地级尺度下的云南省绿地空间格局演化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通过ESDA-GIS分析2008—2018年云南省地级区域人均公园绿地的变化格局,探究其绿地建设水平和结构变化,并借助离差系数来衡量绿地建设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2008—2018年云南省的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形成集约发展态势;绿地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速的同步化程度较低,各州市的绿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西南、西北地区的协调度较高,而滇中地区的协调度则偏低。
- 唐静董继兴董李勤程希平
- 基于社会需求的森林多功能分配模型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森林固有的木材生产功能以及其他公益性功能针对社会需求的关系,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予以重视。在考察森林功能自身特征的同时,结合国民对于森林功能社会需求的双重条件,构建了对森林多功能分配评价模型。并以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游客与社区居民为对象,调查了受访者对森林各功能的需求状况,基于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在与其他模型方法作比较的同时,体现了所建模型的适用性。该研究在森林多功能体系研究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
- 程希平王妍方巩合德李云龙叶文
- 关键词:社会需求普达措国家公园
- 森林体验基地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探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森林体验既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的有效手段。在分析森林体验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建设森林体验基地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感知型、认知型、参与型等3种基地构建模式。通过梳理国内森林体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深化合作机制、健全管理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定位目标市场、提升专业素质等路径,以期为实现森林体验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 程希平董李勤巩合德陈鑫峰
- 1951-2017年丽江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被引量:7
- 2022年
- 为系统弄清丽江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基于丽江气象站1951—2017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复小波的方法对16个极端气温指数和11个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1)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月最低气温极大值、月最低气温极小值、夏季日数、暖夜日数、暖昼日数、热日持续指数呈显著增加趋势,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日持续指数、月平均日较差呈明显减少趋势,月最高气温极大值、热夜日数、作物生长期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月最高气温极小值、冷昼日数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冰封日数在研究期内均为0 d;极端降水指数日降水≥1 mm的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特强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中雨日数、持续湿期、年总降水量、5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大雨日数、强降水量、持续干期、1日最大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2)突变检验分析表明:部分极端气温指数和降水指数的突变年份显著,大部分指数的显著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其余指数的显著突变年份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并且极端冷事件指数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和冷昼日数在显著突变年份后呈现减少趋势,而极端暖事件指数夏季日数、暖夜日数和暖昼日数在显著突变年份后呈现增加趋势,热夜日数在研究期内只有2015年为1 d,其余年份均为0 d.3)周期分析表明:极端气温指数除冰封日数外的15个指数存在2~6个准周期,介于3~56 a之间,存在1~3个主周期,介于10~56 a之间;11个极端降水指数存在4~6个准周期,介于4~56 a之间,存在1~3个主周期,介于12~56 a之间;部分极端气温指数或降水指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主周期.
- 吴利华成鹏成鹏董李勤巩合德程希平魏爱英
- 关键词:极端气温极端降水突变检验
- 不同温度对玛咖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以云南不同品种玛咖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对玛咖种子进行处理,分析玛咖种子发芽特性,旨在提高玛咖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15~25℃温度范围内,发芽势、发芽指数、鲜重、干重均随温度提高而提高。不同温度条件下,玛咖种子的发芽率均大于90%,且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考虑玛咖发芽各项指标,玛咖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5℃。另外,除了干鲜重,黄色玛咖种子发芽率等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 王澍郭雪程希平巩合德
- 关键词:玛咖不同温度发芽率
- 不同生境下木棉树形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
- 2022年
- 明确树形结构对异质生境的响应特征,不仅能了解树木对生境的适应性,还能研判其生长策略。通过对元江和勐腊地区气象、地形及土壤的分析,耦合该区域木棉枝下高、树高、胸径、冠幅、树冠比和一级分枝数等,探明不同生境下(干热河谷、热带雨林)木棉树形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元江和勐腊地区木棉树形结构有较大差异,勐腊地区各径级木棉的枝下高、树高、胸径和冠幅大于元江地区,而一级分枝数、树冠比较小。另外,主导两地木棉树形结构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各不相同,元江地区木棉树形结构主要受年均最高气温(37.8%)、坡向(7.2%)、平均水汽压(5.2%)、日照时数(6.8%)、年均降水量(7.0%)、全磷含量(3.6%)、硝态氮含量(2.6%)影响,勐腊地区主要受平均气温(63.5%)、硝态氮含量(8.9%)、全磷含量(3.1%)、全氮含量(2.4%)、铵态氮含量(2.2%)、年均最低气温(1.8%)、有效磷含量(1.7%)、平均相对湿度(1.8%)影响。气候、地形及土壤因素是影响木棉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但影响程度不同,元江及勐腊地区环境因子因素解释木棉树形结构的变异分别为81.9%与87.2%,但勐腊地区木棉树形结构受土壤养分的影响程度更大。总体而言,木棉树形结构能够通过功能性状的可塑性来适应两种极端生境,研究结果可为探索树形结构对异质生境的适应关系提供科学借鉴。
- 黄郑雯杨霖王玉洁毛开泽高漫娟程希平
- 关键词:木棉环境因素
- 不同光照强度对玛咖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以黑色与黄色玛咖种子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种玛咖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的条件对玛咖种子发芽萌发效果最好,发芽势、发芽指数、鲜重、干重等指标最高。较弱的光照环境(全黑暗)不利于玛咖种子萌发,各项指标为最低。另外,黄色玛咖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等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 程希平王妍方王澍
- 关键词:光照强度发芽玛咖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13
- 2017年
- 2015年8月对广西金秀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参数监测,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EI)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I=76.19,等级为良,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养生旅游;25个评价指标中影响程度在0.04以上的有13个,说明广西金秀地区环境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地区,生态要素构成合理,绿化率较高;得分较低的是水土流失率(56.00)和荒漠化面积比重(40.00),介于达标值边缘的有城镇污水处理率(62.66)、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33)、风寒指数年平均值(62.46),说明城市应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力度,增强城市污水和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 潘洋巩合德董李勤杨大新程希平殷雅娟
- 关键词:生态环境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 面向地理专业水文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 2017年
- 水文学课程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地理专业的基础。文章针对目前地理专业中水文学教学和实验实践中存在的形式单一、实验与实践融合性差等问题,提出实验环节和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以寻求更有效的方式,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董李勤程希平巩合德王妍方沈娅
- 关键词:水文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