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清爽
- 作品数:48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IL-13、TGF-β1、VEGF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临床诊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程中,检测血清中IL-13、TGF-β1、VEGF 三种指标的表达水平,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抽取1...
- 穆清爽张慧黎静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IL-13TGF-Β1VEGF
-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24年
- 2型糖尿病(T2DM)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二者常常同时存在,并且可能互相影响对方的发生发展。近年有许多研究提示维生素D(Vitamin D)可能与二者存在密切关联,因此本文就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 方潇万洁穆清爽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2型糖尿病
- miRNA-126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检测miRNA-126基因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在哮喘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24例为哮喘组,健康志愿者24例为对照组。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RNA-126基因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情况以及与白细胞介素(IL)-6细胞炎症因子、嗜酸性细胞、IgE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特征评价miRNA-126基因对支气管哮喘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miRNA-126相对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44,P=0.015)。哮喘组IL-6、嗜酸性细胞、IgE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iR-126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294,诊断价值较低。结论 miRNA-126在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呈下调状态,可能通过辅助T细胞(Th)2优势应答,使炎性细胞因子升高,有可能成为治疗哮喘的新靶点。
- 穆清爽张慧汪文娟薄聪聪黎静
- 关键词:哮喘
- 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Bcl-2 mRNA和蛋白、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结果病例组外周血Bcl-2 mRNA相对表达量、EOS计数和IL-5分别为(0.64±0.12)、0.46(0.37,0.75)×10~9/L和(19.41±3.41)p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和FEV1%分别为(21.45±6.40)pg/m L和(72.06±5.4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cl-2 mRNA与EOS计数和IL-5呈正相关(r_s=0.404,r=0.354,P<0.05),而与FEV_1%呈负相关(r=-0.340,P<0.05);治疗后外周血Bcl-2 mRNA相对表达量、EOS计数和IL-5分别为(0.40±0.10)、0.31(0.15,0.27)×10~9/L和(15.50±3.06)pg/m L,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而FEV1%分别为(80.16±5.12)%,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患者EOS计数、IL-5及FEV1%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 古力鲜.马合木提努尔阿米娜.铁力瓦尔地黎静任莉莉穆清爽
- 关键词:BCL-2基因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5
- 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痰细胞分型将研究对象分为中性粒细胞表型组(24例)及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痰液中EGF及VEGF水平,进一步对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与EGF、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组血清及诱导痰EGF、VEGF水平显著高于中性粒细胞表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EOS与血清EGF、VEGF均呈正相关(r=0.513、0.397,均P <0.05),与诱导痰EGF、VEGF水平同样呈正相关(r=0.378、0.528,均P <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表型哮喘患者的血清及诱导痰EGF、VEGF水平显著高于中性粒细胞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且与血清EOS水平有相关性。对血清EGF及VEGF进行检测可简化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分型及诊疗流程,为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提供帮助。
- 穆清爽古力鲜·马合木提努尔阿米娜·铁力瓦尔地黎静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和脑黑质铁沉积量变化及意义
- 2024年
-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氧化应激指标及脑黑质铁沉积量变化,探讨其与PD的关系。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PD患者71例为P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为对照组。2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25(OH)D_(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行头颅MRI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序列扫描,记录脑黑质中铁沉积量QSM值。PD患者入院后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UPDRS)评估PD严重程度,采用帕金森氏睡眠量表评分(PDSS)评估睡眠质量,采用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NMSQ)评估非运动症状,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25(OH)D_(3)、QSM值与UPDRS、PDSS及NMS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PD组血清25(OH)D_(3)[(14.54±6.56)μg/L]、SOD[(98.11±23.99)u/mL]和GSH[(19.39±8.40)μ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1.81±11.20)μg/L、(124.31±29.43)u/mL、(68.63±33.06)μmol/L](t=8.276,P<0.001;t=2.858,P=0.007;t=6.111,P<0.001),QSM值(124.33±39.41)高于对照组(72.81±21.24)(t=4.386,P<0.001),血清MDA[(4.38±1.48)μmol/L]与对照组[(5.38±2.87)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6,P=0.208)。(2)PD患者UPDRS为(50.49±5.76)分,PDSS为(112.70±6.73)分,NMSQ评分为(13.63±2.86)分。血清25(OH)D_(3)与UPDRS(r=-0.483,P<0.001)、NMSQ评分(r=-0.278,P=0.028)均呈负相关,与PDSS(r=0.320,P=0.011)呈正相关;QSM值与UPDRS(r=0.380,P=0.003)、NMSQ评分(r=0.380,P=0.003)均呈正相关,与PDSS(r=-0.269,P=0.037)呈负相关。结论PD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脑黑质铁沉积量增加,氧化应激导致的铁沉积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进展。
- 穆清爽李瑞晟李沛珊杨新玲
-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黑质铁沉积
-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胸水腺苷脱氨酶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应用,并观察其与胸水腺苷脱氨酶活性(ADA)检测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122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入院后行胸腔积液ADA检测、外周血T-SPOT.TB检测及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核组与非结核组相比,TSPOT.TB与ADA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外周血斑点平均数与ADA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孔斑点平均数AUC>0.9,敏感性98.00%,特异性73.60%;ADA的AUC为0.846,敏感性91.80%,特异性82.60%。结核组中有4例T-SPOT.TB阴性,其中3例ADA为阳性。非结核组中有12例T-SPOT.TB阳性,但有10例ADA为阴性。结论:外周血T-SPOT.TB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价值较高,但特异性偏低,与ADA联用时诊断会更为准确。
- 韩利梅李新穆清爽努尔阿米娜.铁力瓦尔迪张慧古力鲜.马合木提
- 关键词:结核胸腔积液
- 维生素D通过Nrf2/HO-1抑制铁死亡缓解6-羟基多巴胺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维生素D(VD)缓解6-羟基多巴胺(6-OHDA)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与铁死亡及Nrf2/HO-1通路激活的关系。方法 利用6-OHDA构建PC12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不同浓度的VD分别联合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或Nrf2抑制剂(ML385)干预后,CCK-8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变化。将PC12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Control)、6-羟基多巴胺组(6-OHDA)、维生素D组(VD)、铁死亡激活剂组(Erastin)、铁死亡激活剂+维生素D组(Erastin+VD)、Nrf2抑制剂组(ML385)、Nrf2抑制剂+维生素D组(ML385+VD),对应干预结束后,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GSH)含量,铁离子试剂盒检测铁离子含量,qRT-PCR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蛋白(XCT,也称SLC7A11)、转铁蛋白受体(TFR-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6-OHDA、Erastin、ML385均显著抑制PC12细胞活力(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LDH、MDA水平升高(P<0.01), GSH、SOD水平降低(P<0.01),铁离子含量升高(P均<0.01),GPX4、FTH-1、XCT等的表达降低(P均<0.01),TFR-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Nrf2、HO-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与6-OHDA组比较,VD可显著促进PC12细胞活力(P<0.01)、抑制细胞凋亡(P<0.01),降低LDH、MDA水平(P均<0.01),升高GSH、SOD水平(P均<0.01),抑制铁离子沉积(P均<0.01),GPX4、FTH-1、XCT等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0.01),TFR-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Nrf2、HO-1表达升高(P<0.01);ML385可显著抑制VD对上述指标的调控作用。结论 维生素D可激活Nrf2/HO-1通路,缓解6-OHDA所致PC12细胞铁死亡。
- 穆清爽李沛珊李艳霞李瑞晟杨新玲
- 关键词:维生素D6-羟基多巴胺
- 维生素D通过NrF2/HO-1信号通道抑制铁死亡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无有效的防治方式。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积累和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死亡的新形式,是PD患者神经...
- 穆清爽
- 关键词:维生素D
- MicroRNA-199a-5p和HIF-1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肺泡灌洗获得上皮细胞中MicroRNA-199a-5p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疾病分期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两者间的表达关系,为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入该院诊断COPD患者共120例,其中稳定期80例,急性发作期40例,根据肺功能检测分为轻度30例,中度60例,重度30例;经肺泡灌洗获得上皮细胞,并鉴定细胞形态,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MicroRNA-199a-5p和HIF-1αmRNAs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疾病分期和严重程度患者间MicroRNA-199a-5p和HIF-1αmRNAs表达的差异性,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患者上皮细胞MicroRNA-199a-5p和HIF-1αmRNA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重度患者高于中度,中度患者高于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MicroRNA-199a-5p和HIF-1αmRNAs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6,P=0.003)。结论COPD患者上皮细胞MicroRNA-199a-5p和HIF-1α表达上调与疾病分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发挥协同作用关系。
- 李新努尔阿米娜·铁力瓦尔迪穆清爽古力鲜·马合木提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泡灌洗上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