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四角蛤蜊多糖的吸湿保湿性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以透明质酸为参照,分别在两种相对湿度条件下考察了四角蛤蜊多糖的吸湿和保湿性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四角蛤蜊多糖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湿性和较持久的保湿性,并且有一定的湿度依赖性;以VC为对照,考察了其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显示,四角蛤蜊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尤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强。所以,四角蛤蜊多糖作为天然的保湿剂和抗氧化剂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刘新王令充吴皓庄铭朱蕴菡蒋金来窦娟
- 关键词:四角蛤蜊吸湿保湿抗氧化
- UPLC法分析藤黄炮制前后4种成分的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建立UPLC法分析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及其炮制品(高压制、豆腐制、清水制)中藤黄烯酸、表藤黄烯酸、藤黄酸、新藤黄酸含有量的变化。方法该植物乙腈提取液的分析采用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80∶20);体积流量0.3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 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100.9%~103.0%(RSD〈3.0%)。炮制后,藤黄酸和新藤黄酸的含有量均有所下降,分别在清水、豆腐制品中最低。同时,新生成了藤黄烯酸和表藤黄烯酸,两者含有量在清水制品中最高,高压制品中最低。结论清水制法有利于藤黄烯酸和表藤黄烯酸的生成。
- 董棒文红梅窦娟李伟王欣之吴皓单晨啸
- 关键词:藤黄酸新藤黄酸UPLC
- 藤黄炮制品对大鼠肠道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藤黄各制剂单次大剂量ig给药后大鼠消化系统病变情况,并比较藤黄炮制前后对大鼠肠上皮细胞株IEC-6毒性差异,探讨藤黄炮制减毒机制。方法:单次ig给予藤黄生品(200 mg.kg-1)、清水制藤黄(200 mg.kg-1)和藤黄酸(50 mg.kg-1),观察给药后大鼠的活动情况,于24 h后处死并采集大鼠心、肝、肾、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主要脏器,观察大鼠口服给药后消化系统病变情况。以大鼠肠上皮细胞株IEC-6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藤黄炮制前后对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给药后大鼠的肝脏、肾脏、心脏、胃和食道均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十二指肠、空肠有轻度至重度的毒性作用,表现为肠绒毛水肿。3种藤黄制剂均会引起给药大鼠肠道的毒性作用,生品藤黄所致的十二指肠和空肠水肿程度最严重,其次是清水制藤黄和藤黄酸。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藤黄生品及炮制品均可明显降低IEC-6细胞的活性(P<0.01)与形态,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与藤黄生品组相比,藤黄3种炮制品组对IE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和形态变差的趋势均显著性降低。结论:藤黄单次大剂量ig给药后大鼠的病理变化及IEC-6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藤黄经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
- 窦娟文红梅郁红礼柴川吴皓卞慧敏
- 关键词:病理变化减毒
- 藤黄醇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笼状多异戊烯基xanthones类化合物藤黄醇酸,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本发明还涉及藤黄醇酸的制备方法:以藤黄酸为原料,加热,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即得。本发明还涉及藤黄醇酸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文红梅李伟吴皓熊海伟崔小兵窦娟
- 文献传递
- 藤黄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腹腔炎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藤黄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腹腔炎症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分别给予藤黄及其炮制品,观察不同剂量(5、10、15、20、25、30 mg/kg)、不同时间(1、2、3、4 h)下,藤黄生品、藤黄高压蒸制品、藤黄豆腐制品、藤黄清水制品对小鼠腹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和炎症介质前列腺素(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藤黄生品及各炮制品均能导致小鼠腹腔的炎症反应,当藤黄生品给药剂量为25 mg/kg、给药3 h时,其所致炎症反应最强;藤黄经炮制后,其致炎作用有所下降,致炎作用顺序为:藤黄生品>藤黄豆腐制品>藤黄清水制品>藤黄高压蒸制品。结论:藤黄具有致炎作用,但经炮制能降低藤黄的致炎作用。
- 窦娟文红梅郁红礼宫乐刘新吴皓
- 关键词:致炎作用毒性
- 番荔枝子不同部位提取物总内酯含量及其急性毒性比较
- 2013年
- 目的:测定番荔枝子的醇提物与石油醚萃取物总内酯含量;观察番荔枝子醇提物及其石油醚萃取物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渗漉法制备番荔枝子醇提物,并从醇提物中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对醇提物及石油醚萃取物同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比较LD50值。同时,测定醇提物及石油醚萃取物的番荔枝总内酯含量。结果:番荔枝子醇提物的LD50值为(1.04±0.18)g.kg-1[折合成生药量为(4.34±0.75)g.kg-1],石油醚萃取物LD50值为(2.53±0.39)g.kg-1[折合成生药量为(14.10±2.17)g.kg-1],而醇提物的番荔枝总内酯含量为12.00%,石油醚萃取物的番荔枝总内酯含量为9.84%,且石油醚中番荔枝总内酯量占整个醇提物中总内酯量的61.36%。结论:番荔枝子石油醚萃取物中含低极性番荔枝内酯较多,其毒性也降低。
- 邱海龙王玉窦娟李祥陈勇苗筠杰陈建伟
- 关键词:醇提物急性毒性
- 中药藤黄炮制解毒的研究
- 藤黄系藤黄科(Guttifera)植物藤黄树(Garcinia hanburyi Hook F.G.)的树干被割伤后所分泌出的胶状树脂,又名玉黄、月黄,始载于《海药本草》。藤黄性寒,味酸、辛、涩,有毒,具破血散结,解毒,...
- 窦娟
- 关键词:毒性
- 文献传递
- 藤黄醇酸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笼状多异戊烯基xanthones类化合物藤黄醇酸,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本发明还涉及藤黄醇酸的制备方法:以藤黄酸为原料,加热,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即得。本发明还涉及藤黄醇酸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文红梅李伟吴皓熊海伟崔小兵窦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