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忻 作品数:9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牙体生物电位的测量与研究 被引量:12 1992年 作者测量了51例患牙牙体表面与牙髓表面的生物电位.采用自体对照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发现牙冠硬组织内、外相对于邻近的口腔粘膜均呈正电位,牙髓表面电位较牙冠表面电位明显为高(P<0.01),电位差均数为11.16mV。此研究可望用于临床对牙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张加理 童建忻关键词:牙体 生物电位 51例垂体腺瘤体外培养和免疫组化的研究 1992年 对5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垂体腺瘤细胞体外培养有分泌功能.成活率达88%。血清激素水平高,免疫组化呈阳性的腺瘤细胞分泌激素一般也多。部分无功能腺瘤细胞也具有分泌功能,与免疫组化阳性程度不成正比。除催乳素腺瘤外,大多数腺瘤可同时分泌两种激素。实验结果提示细胞培养结合免疫组化、血清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可以对垂体腺瘤作出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较完善的分类,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童建忻 陶祥洛 甘海鹏 刘伟国关键词:垂体腺瘤 细胞培养 免疫组化 激素 牙体备洞电离子透入止痛的临床研究 1992年 利用牙体与局麻药物均带电荷的机理,通过外加电场使局麻药物透入牙本质以达牙体备洞时止痛的目的.本文对73例牙进行电渗透止痛备洞的研究,临床观察明显有效72例,占98.63%,完全无痛31例,占42.47%.电渗违止痛备洞具有操作简单、止痛效果好、适用面广的优点,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张加理 童建忻 陶诚 赵其荣关键词:离子透入疗法 牙痛 龋齿 口腔局部用药SrCl_2与NaF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992年 利用电化学的原理以及牙体生物电测量的结果,计算并分析SrCl_2和NaF这两种口腔临床牙体病常用的药物,结果显示,Sr^(2+)由于带正电荷,很难透入活体牙而达到治疗目的,作为口腔内局部用药是值得商榷的;F^-则相反,能够透入牙体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作为口腔内局部用药是可行的,但使用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张加理 童建忻 乔亦男关键词:电化学 药物 NAF 垂体腺瘤细胞体外培养和激素分泌的研究 被引量:1 1990年 对5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垂体腺瘤细胞体外培养有分泌功能,培养成活率高达88%;血清激素水平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的病人腺瘤细胞的激素分泌一般也较多;部分无功能腺瘤细胞具有分泌功能,培养液中激素与血清激素有差距,但无一定规律;除催乳索腺瘤外,大多数腺瘤同时分泌多种激素.说明细胞培养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血清激素测定和临床症状可以对垂体腺瘤的形态与功能作出较完善的统一分类,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童建忻 陶祥洛 甘海鹏关键词:垂体腺瘤 细胞培养 激素分泌 垂体分泌性腺瘤培养细胞对 TRH 和多巴胺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991年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35例垂体分泌性腺瘤体外培养细胞对 TRH 和多巴胺的反应,结果显示培养成活率高。82%的泌乳素(PRL)瘤细胞在2.5μmol 的 TRH 作用下,激素分泌明显增加。10μmol 的多巴胺(DA)使77%的 PRL 瘤细胞分泌受到明显抑制。33%的生长激素(GH)瘤细胞在2.5μmol 的 TRH 作用下,激素分泌明显增加。10μmol 的 DA 使55%的 GH 瘤细胞分泌明显减少。混合性腺瘤又以 PRL 分泌对 TRH 和 DA 更为敏感,可能和瘤细胞的受体功能和受体后过程功能失调有关。本实验提示垂体分泌性腺瘤在一定程度上受下丘脑的调节和影响,可能是一种“部分自主性”的肿瘤。 童建忻 陶祥洛 甘海鹏 刘伟国关键词:垂体肿瘤 TRH 多巴胺 70例垂体腺瘤的免疫细胞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1990年 利用垂体腺瘤70例的手术标本,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合临床症状和血清垂体激素水平,探讨其功能与形态统一的分类。结果显示催乳素(PRL)腺瘤24例;生长激素(GH)腺瘤9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2例;混合性腺瘤15例;无功能腺瘤20例,其中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阴性,电镜下无分泌颗粒的12例。免疫细胞化学阳性程度与电镜下细胞内分泌颗粒和血清激素水平不一定成正相关。确诊应结合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辅以电镜检查。 童建忻 陶祥洛 甘海鹏 刘伟国 朱焱关键词:垂体腺瘤 免疫细胞化学 超微结构 110例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 1990年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近年来由于CT扫描和内分泌测定的进展,使垂体腺瘤可以早期确诊;经蝶窦显微外科的应用,使垂体腺瘤的疗效明显提高,手术死亡率和病残率降低。现将本院自1983年10月至1989年10月经蝶窦显微外科切除的110例垂体腺瘤的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0例垂体腺瘤患者,女78例,男32例,年龄13~66岁,平均33.4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3年2个月。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诊断和病理切片证实,部分经放射免疫法内分泌测定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按病人的临床表现、X线片、CT扫描、 陶祥洛 童建忻关键词:垂体腺瘤 蝶窦 显微外科 垂体腺瘤的诊断 1990年 人类对垂体腺瘤的认识已有近百年历史。近年来,由于内分泌生理和显微技术的发展,垂体腺瘤的诊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介绍近年来有关垂体腺瘤诊断方面的进展。传统的垂体腺瘤分类是依据其细胞浆颗粒对染色剂的反应不同而分为嗜酸性细胞腺瘤、嗜碱性细胞腺瘤和嫌色细胞腺瘤。目前。 童建忻 陶祥洛关键词: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