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凡砚
-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后处理对法乐四联症患者的心肺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法乐四联症患者的心肺保护作用。方法将114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实验组同时给与缺血后处理。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以及乳酸代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实验组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51±31)h比(40±24)h,P〈0.05],正性肌力药物剂量明显减少(11.8±8.0)与(5.6±5.0),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恢复更好,乳酸蓄积更少(35.1±14.0)与(53.0±36.1)。结论缺血后处理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有心肺保护作用。
- 陈日李钡黄日茂林国强罗凡砚罗万俊
- 关键词:法乐四联症缺血后处理心肺保护乳酸
- 合并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总结了51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包括严密监测神志、生命体征、CVP、尿量变化,加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营养及肺部护理。认为全面、优质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 陈慧罗凡砚王霖
- 关键词:左心室瓣膜置换护理
- 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的外科危重症.对于A型夹层的治疗,手术方式与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目前还存在争议.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置换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术(“孙氏”手术),其适应证是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1],但此术式时间相对长、创面大、出血大,对手术技巧要求高,同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2].近年来,对于破口近弓部分支的A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主动脉弓部血管重建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杂交手术体现出相对优势,因其可以同时将血管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影像学诊断一并完成,且术后并发症相对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
- 孙展韩斐罗凡砚陈育斌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STANFORD杂交手术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12例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治疗体会。方法:12例瓣周漏患者,二尖瓣瓣周漏10例,主动脉瓣瓣周漏2例。对其中1例症状和体征皆不明显者行长期随访,其余11例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10例有心力衰竭和(或)贫血的患者均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直接修补瓣周漏漏口。结果:1例保守治疗患者至今生活良好,1例入院当晚死亡,10例修补术后病例都顺利出院。对其中6例随访6个月~5年,无晚期死亡病例,心功能Ⅲ级1例,心功能Ⅰ~Ⅱ级者5例。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瓣周漏但无明显症状、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如有明显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贫血等的出现,应及早再次手术治疗。
- 罗凡砚蒋海河林国强王霖
- 关键词:瓣周漏再次手术
- 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16例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自2004年9月~2007年2月,采用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16例,所有支架均经股动脉置入,封堵胸主动脉破裂口。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结果支架释放全部成功,夹层破裂口成功封闭,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随访1~24个月,无远端动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结论 血管覆膜支架适合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方法简单有效。
- 罗凡砚蒋海河林国强王霖陈日
- 关键词:覆膜支架STANFORD胸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
- 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湘雅医院接受手术的Stanford A型AAD患者110例为实验组,同期在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单纯高血压病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抽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MCP-1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浆中MCP-1水平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血浆MCP-1水平为(257.79±86.5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6.57±48.84)pg/ml(P=0.001)。结论MCP-1与AAD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 罗凡砚刘子厚蒋海河林国强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急性主动脉夹层高血压病
- 缺血后处理对法洛四联症患儿的心肺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缺血后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效果尚缺乏大组病例报道。该研究观察了缺血后处理对法洛四联症患儿的心肺保护作用。方法将105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处理组,常规组行常规手术,处理组给予缺血后处理,即间断夹闭升主动脉3次。术后以两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输血量、正性肌力药物评分、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以及乳酸代谢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处理组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37±21)h vs(54±26)h],输血量及正性肌力药物计分明显减少[(308±230)mLvs(526±515)mL和(5.9±5.0)vs(10.3±7.7)],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恢复更好,乳酸蓄积明显减少。结论缺血后处理对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有心肺保护作用。
- 陈日罗万俊蒋海河龙隆黄日茂罗凡砚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法洛四联症心脏手术儿童
- 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51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人实施换瓣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34例,双瓣置换术17例;同时行左房折叠术12例,三尖瓣成形术17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8例(占15.7%),晚期死亡6例(占11.8%)。影响瓣膜置换术早期疗效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舒张末直径(LVEDD)>8.5cm;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EF)<0.40;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室颤和术前严重左室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也是导致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对心脏左室功能的正确评估、手术适应证和时机的选择、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治疗关键。
- 罗凡砚蒋海河林国强雷凯波
- 关键词: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手术适应证围术期处理
- 大鼠无心跳供体肺移植尸体肺的保护方法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减轻无心跳供体(non-heart-beating donor,NHBD)肺热缺血损伤的方法,以更好地保存尸体肺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对,用"两套管一支架法"完成左肺原位移植。HBD组为有心跳供体组,NHBD-N组为无心跳供体且未采取保护措施组,NHBD-V和NHBD-I组分别采取持续机械通气和胸腔冰盐水降温的保护措施。完成肺移植后,比较4组的肺顺应性、肺功能、肺水含量、能量代谢物含量等各项指标。结果:NHBD肺存在较长的热缺血时间,与HBD肺相比肺损伤更为严重。但是NHBD-V和NHBD-I组与NHBD-N组比较,移植术后肺水含量更低(4.21±0.85,4.14±1.33,5.28±1.24,均P<0.01)、肺损伤指数(11.28±3.26,10.41±2.85,14.35±3.21,均P<0.01)和白细胞浸润程度(316.30±56.24,295.50±70.26,425.60±86.47,均P<0.01)更轻,而肺顺应性和肺能量代谢物保存更好。结论:大鼠NHBD肺在热缺血时给予持续机械通气或胸腔低温浸泡均可取得良好的肺保护效果。
- 胡庆华陈胜喜罗凡砚朱国勇
- 关键词:无心跳供体肺移植肺保护
- 缺血后处理在成人瓣膜置换术中的作用
- 背景:通过在再灌注的早期进行短时间的缺血再灌注处理(缺血后处理)可以减少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心肌梗死的范围。尽管如此,在心脏手术中缺血后处理的临床应用还没有得到肯定。本文探讨缺血后处理在进行瓣膜置换术的...
- 罗万俊李钡陈日黄日茂林国强罗凡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