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虎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在中试规模的循环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甘蔗叶的燃烧试验,试验系统研究了炉子运行参数(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和二次风比)对CO、NO、N2O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床层温度能有效降低N2O的排放,但同时会导致NO排放的升...
- 柏继松余春江李廉明聂虎李兴亮骆仲泱
- 关键词:甘蔗叶生物质循环流化床
- 文献传递
- 生物质燃烧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生物质直燃发电的规模化使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作为两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自然环境。结合生物质中硫赋存形式,对温度、灰成分等条件对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硫迁徙的影响以及生物质的自身固硫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于氮氧化物的生成,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解过程氮氧化物前驱物(NH3、HCN、HNCO等)的生成上。结合生物质氮赋存形式,对温度、燃料种类、升温速率等条件对氮氧化物前驱物生成的影响,以及对挥发分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综述。
- 聂虎余春江柏继松李廉明秦建光方梦祥骆仲泱
-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 生物质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 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由于化石燃烧的逐渐减少,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质直接燃烧,作为一种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由于可以直接借鉴化石燃料燃烧发电技术发展中积累的大量成熟经验,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生物质直接燃...
- 聂虎
- 关键词:生物质硫氧化物排放特性固硫特性
- 秸秆燃烧中温度对钾转化与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通过对稻秆原料进行常规特性分析和EDX元素含量分析,发现钾在稻秆无机元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参考原料化学分馏法和土壤中钾的分类与测试方法,给出了对生物质原料及其燃烧产物中钾的定性与定量简易方法。通过程序控温型固定床对稻秆先进行缓慢氧化,然后以100℃为间隔从400~900℃进行成灰,并分别测试其成灰率、有效钾和全钾的份额。结合稻秆原料及其灰中钾的份额分析,进行了稻秆灰中有效钾转化与释放的计算,发现有效钾在700~800℃之间有快速的释放和形态转变。稻秆灰的XRD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灰中钾主要以KCl、K_2SO_4形式存在,得到了钾以盐的形式进行转化与释放的机理。该文中燃烧温度对钾转化与释放的影响规律对设计秸秆电厂时的炉型选择和燃烧参数确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 秦建光余春江聂虎李廉明骆仲泱岑可法
- 关键词:生物质秸秆燃烧钾
- 生物质灰成分测试中的偏差问题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灰成分是表征燃料特性时常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生物质的灰成分分析结果总和常远低于100%,经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在生物质灰成分分析中忽略了氯的含量以及不准确的碱金属化合物表示两种原因造成的。该文确认了生物质低温成灰的重要性,然后参考煤和生物质各自的分析标准对常见的2种煤和3种生物质的灰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部分生物质灰成分偏差达到20%以上。选取麦草灰做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灰中碱金衍属的氯化物远高于其氧化物。结合XRD分析结果,发现将氯作为灰成分的一项来计量仍有不合理之处。在分析对比灰成分的表达形式后,提出生物质灰成分中需要同时计算碱金属的氯化物和氧化物的结论,并尝试给出了碱金属的氯化物和氧化物的计算方法和分配原则。通过在利用该方法重新计算3种生物质的灰成分后,得到了比较合理的结果。
- 秦建光余春江聂虎李双江骆仲泱岑可法
- 关键词:生物质煤灰成分碱金属氯
- 生物质燃烧硫迁徙规律试验被引量:11
- 2011年
- 对生物质燃烧过程硫迁徙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硫迁徙与燃烧温度、硫赋存形式、生物质灰成分以及燃烧过程气固相反应条件等因素相关。在气固相反应条件较弱的固定床燃烧试验中,燃料中的有机硫在较低的燃烧温度(约550℃)下即可基本析出进入气相,而无机硫的析出与灰成分有很强的关联,在富含Si的甘蔗叶燃烧过程中,温度达到850~1050℃时硫析出率迅速增加,而对富含Ca且Si含量低的树皮,整个燃烧过程中无机硫析出随温度增加不明显,只有当温度超过1000℃之后由于硫酸盐的升华才开始出现一定份额的增加;在气固相反应条件较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中燃用同样的生物质燃料,当燃烧温度控制在800℃以下时,由于生物质灰中的K、Ca等碱性矿物质具有很好的固硫活性,源于燃料并进入气相的硫氧化物的量受碱性灰渣的抑制,燃烧固硫率能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 聂虎余春江韦威余勇强骆仲泱
-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硫迁徙
-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被引量:3
- 2010年
- 在中试规模的循环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了甘蔗叶的燃烧试验,试验系统研究了炉子运行参数(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和二次风比)对CO、NO、N2O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床层温度能有效降低N2O的排放,但同时会导致NO排放的升高。随着空气过量系数的增加,CO能很快降低到较低值,但NO排放却几乎成线性增加,因此,在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过量空气过量系数以减少NO排放。二次风的加入显著降低了NO的排放,但随着空气过量系数的加大,其影响逐渐减弱。
- 柏继松余春江李廉明聂虎李兴亮骆仲泱
- 关键词:甘蔗叶循环流化床燃烧NON2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