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伊乐
- 作品数:4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维生素B_(12)对疼痛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对疼痛抑制的部位。方法制备疼痛模型大鼠,分别在大鼠静脉蛛网膜下腔注射维生素B12,通过热敏反应观察其疼痛抑制的效果。结果维生素B12在静脉注射与蛛网膜下腔注射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在蛛网膜下腔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维生素B12可以通过保护神经鞘起到疼痛抑制的作用,并且中枢效果更好。
- 胡伊乐杨为民涂心明
- 关键词:维生素B12蛛网膜下腔
- 突触素在人胎儿海马的表达与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突触素在不同周龄阶段人胎儿海马中的表达与胎儿海马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观察突触素在不同周龄的人胎儿海马中的表达水平,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周龄阶段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光镜下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以颗粒状、点状形式存在于海马各层,在各层中分布不均匀;16-20W胎儿海马中已出现了阳性产物,21-25W阳性产物表达增多明显(P<0.05),25-29W阳性产物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30-39W阳性产物表达又显著升高(P<0.05)。结论突触素的数量可以反映突触发育的程度,在人胎儿海马中突触素的数量随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而增加,其间突触素表达的波动可能与突触形成需经历的过度生长及重塑有关。
- 刘靖董大翠张艳王霞张霞胡伊乐
- 关键词:突触素海马发育人胎儿
- 大豆油乳剂包裹真核基因载体在细胞转染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大豆油乳剂包裹真核基因载体在细胞转染中对转染率的影响。方法将大豆油与阳离子附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超声振荡制备阳离子乳剂,并包裹真核基因载体转染细胞并与裸质粒相对比。结果大豆油阳离子乳剂真核基因载体复合体在粒径、表...
- 胡伊乐杨为民郭绍芳
- 关键词:大豆油细胞转染
- 文献传递
- 皮质脊髓神经元与皮质巨细胞网状核神经元分布的比较
- 2003年
- 目的 :比较皮质脊髓神经元与皮质巨细胞网状核神经元的分布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方法 :将GB(Granularblue)及NY(Nuclearyellow)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和延髓的巨细胞网状核 ,在大脑皮质观察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 :GB标记细胞出现在 2 4 ,10 ,8,6 ,4 ,3,1,2 ,2 3,2 9b ,2 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 2 4 ,6 ,4 ,3,1,2区。 4 ,3区内发现少量双标记细胞。结论 :大鼠向巨细胞网状核发出投射的神经元的分布区域 ,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内 ,4区和 3区内有少量向二者发出分支投射的神经元 ,约占同区内皮质脊髓神经元的5~ 10 %。
- 涂心明胡伊乐李伟王同曾
- 关键词:神经元
- 人体解剖学神经传导Flash动画的制作被引量:9
- 2006年
- 胡伊乐李伟陆富生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FLASH动画神经传导疾病联系教学大纲
- 维生素B_(12)在治疗口腔溃疡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在治疗口腔溃疡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将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外敷维生素B12、维生素B2、冰硼散、氯已定含片,对比各组在愈合时间与疼痛抑制方面差别。结果外敷维生素B12组在愈合时间与疼痛抑制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维生素B12在治疗口腔溃疡时不但愈合时间短于其他药物,而且能有效地抑制疼痛,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
- 涂晓田杨为民胡伊乐
- 关键词:维生素B2口腔溃疡
- 一种细胞动态培养装置及单种细胞培养器
- 本发明属于动物细胞的培养方法和培养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动态培养装置及单种细胞培养器。该细胞动态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模块,培养基供给模块及培养气体供给模块及循环泵。本发明的细胞动态培养装置,针对一种细胞的培养情形...
- 胡伊乐杨为民卫志强李伟李三强杜珂珂杨晖
- 多细胞相互作用培养方法的改进
- <正>在基因治疗研究中为研究转染外源基因的细胞对机体其它细胞的影响,目前生物学研究中常将不同种类的细胞在一起培养观察,以模拟基因治疗在体内的作用环境,传统的方法是使用TR ANSWELL培养瓶,利用生物半透膜将不同细胞隔...
- 胡伊乐郭绍芳涂心明
- 文献传递
- 肌学之后就学脊神经效果好被引量:1
- 2005年
- 肌的运动靠神经支配,神经系的运动作用靠肌来体现,学习形态学,结合应用讲解或结合功能讲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记忆,在系统解剖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肌学之后紧接着就讲脊神经,学生反映很好.
- 郝春杰陆富生郭忠仁胡伊乐刘岳文李伟
- 关键词:脊神经神经支配神经系教学过程系统解剖学
- 微囊化转前脑啡肽原基因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镇痛的实验研究
- 臧卫东宋敏游言文赵青赞曹靖任秀花徐玉英史帅涛胡伊乐王振全
-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探索新的镇痛方法,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和晚期顽固性癌疼提供研究基础。主要治疗疼痛的药物仍是阿片类药物,但是有诸多的副作用,如引起过度镇静、呼吸抑制、便秘以及成瘾等。寻找更方便、有效、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疼痛治疗镇痛方法脑啡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