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锋
- 作品数:60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以圣经为源泉的中国现代诗歌:从周作人到海子被引量:7
- 2007年
- 本文探讨了《圣经》与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关系。对于中国现当代诗歌来说,在世界宗教经典作品中,《圣经》无疑是最大的灵感来源。
- 胡宗锋艾福旗(译)
- 关键词:圣经中国现代诗歌
-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模式。而不同文化与语言中的禁忌语是阻碍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对中西方禁忌语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禁忌语中存在的中西社会习俗和文化内涵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 张玉洁胡宗锋
- 关键词:禁忌语汉语英语跨文化交际
- 《喧哗与骚动》与《秦腔》中主人公脱冕与加冕分析
- 2010年
- 《喧哗与骚动》与《秦腔》虽诞生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却都具有狂欢化特征,都通过主人公的语言与行为对狂欢化活动进行了解读。借助比较研究,探求了两部作品中人物相似地脱冕与自我加冕,进而对两位作家类似的创作心理进行了深层次剖析。
- 张玉洁苏蕊杨纳让胡宗锋
- 关键词:福克纳加冕脱冕
- 关联翻译法应用中须注意的问题被引量:3
- 2006年
- 从翻译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语言学理论对纽马克关联翻译法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
- 王奥玲胡宗锋
- 关键词:语言
- “视域差”和“理想解释度”视角下的林纾翻译
- 2011年
-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学者们对于其翻译历来评说不一。从"视域差"和"理想解释度"的观点出发,将林纾及其译作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从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和读者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对林纾的翻译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认为林纾的翻译充分考虑到了当时的读者接受能力和阅读反应。其将翻译作为一种介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武器的观念是值得我们当代译者反思的。
- 胡宗锋吴中华
-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方言理解与翻译——读贾平凹中篇小说《鸡窝洼人家》英译文被引量:16
- 1999年
- 从文学翻译中的方言理解与翻译为切入点,以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的中篇小说《鸡窝洼人家》的英译文中的错译、误译和漏译为例,阐述了在文学翻译中,正确理解作家作品中所用方言的重要性。
- 胡宗锋
- 关键词:方言翻译
- 论《消散》和《最蓝的眼睛》中精神殖民的异同
- 2017年
- 戴维·达比丁的《消散》记述了年轻的圭亚那工程师和英国房东卢瑟福太太的对话,从中折射出殖民统治给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带来的巨大影响。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讲述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渴望拥有白人的蓝眼睛的悲剧故事,展现了殖民统治对被殖民的黑人造成的精神伤害。现有研究多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最蓝的眼睛》,但是鲜有对《消散》的研究,更没有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虽然《消散》和《最蓝的眼睛》都是叙述精神殖民的影响,但是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文章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中体现的精神殖民的异同,旨在探究作品中蕴含的后殖民主题。
- 刘晶胡宗锋
-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 曼费雷德和他的鹿皮人丛书
- 1996年
- 本文首次对当代美国作家弗雷德里克·曼弗雷德(Frederick·Manfred)的鹿皮人丛书进行了评述。曼弗雷德是当代美国作家,曾四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其小说创作大都以他熟悉的美国西部为背景,素材大都来源于美国历史上各个重大事件,特别是与印第安人相关的历史事件。他的小说,不仅给读者展现出白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独特的生活画面,也从一个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白人与印第安人相处时的爱与恨。
- 胡宗锋
- 关键词:印第安人
- 诗的外视象及其翻译
- 2006年
- 分析了诗的外视象,提出“照葫芦瓢制瓢”的译诗观,以达到与原文近等的视象美,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原文的创作特色及美学价值。
- 胡学坤王奥玲胡宗锋
- 关键词:表意功能
- 《丰乳肥臀》英译本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原则探析被引量:2
- 2019年
- 文学作品的译介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译者如何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对文化传播至关重要。本文以《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个案,运用文化传播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分析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葛浩文在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所遵循的四方面翻译原则——"忠实原文""读者意识""表达流畅"及"审美愉悦",发现葛浩文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过程中存在"过度翻译"和"误译"问题,指出译者应在遵循四原则的基础上灵活使用翻译方法,并通过专家审校和读者检验后再版的方式改善和更正译文问题。
- 李朝艳胡宗锋
-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