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寅寅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共同体
  • 5篇共同体思想
  • 2篇哲学
  • 2篇社会
  • 2篇市民
  • 2篇市民社会
  • 2篇诉求
  • 2篇主义
  • 2篇唯物
  • 2篇唯物史观
  • 2篇乌托邦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民社
  • 1篇学术思想
  • 1篇演进逻辑
  • 1篇哲学阐释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共同体
  • 1篇中国化马克思...
  • 1篇社会生活

机构

  • 9篇黑龙江大学
  • 7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作者

  • 13篇胡寅寅
  • 4篇康渝生
  • 1篇李光
  • 1篇叶子犀

传媒

  • 3篇理论探讨
  • 1篇人民论坛
  • 1篇观察与思考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大庆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品位·经典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最伟大的社会乌托邦主义者”
吕贝尔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在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著作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的主要是吕贝尔马克思学的其中一个观点,即马克思是最伟大的社会乌托邦主义者。吕贝尔认为,与那些空想乌托邦主义者...
胡寅寅
文献传递
走向“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被引量:2
2015年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旨在实现人的解放的共产主义理论诉求,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需要的一致性为基础,成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各个不同国家革命实践的指导思想,正是由于它揭示了各个不同国家发展的共性,形成了理论诉诸于不同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而不同的国情则赋予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因地而宜的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目标,不仅定位于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奠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也要凭借生活方式的转化实现个人与共同体和谐统一的价值诉求。只有遵循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线索,进一步确认"自由人联合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内在关联性,才能准确诠释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联合形式的"真正的共同体",揭示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具有的特殊的价值旨归意义。
康渝生胡寅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
走向“真正的共同体”: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被引量:5
2015年
毋庸置疑,唯物史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最高理论成果。与传统哲学的致思逻辑截然相反,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个人"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即人的生活方式的深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向,从而展现出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深刻彰显了"真正的共同体"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旨归意义。"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探讨"人的自由发展"问题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在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意蕴中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对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逻辑梳理,不仅展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底蕴,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明确了发展路向。
康渝生胡寅寅
关键词:唯物史观
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中教师文化自觉的现状、诉求及应对被引量:2
2021年
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文化自觉问题至关重要,不仅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需求迫切,在国家形象提升层面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外语教育方面,文化自觉的内涵不仅有对母语文化的“自知之明”,还有着对外国文化的理性借鉴和在对中西方文化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的文化融合和创新。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外语教师的文化自觉培养的现状、形成原因、诉求和实践路径。从教师的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生活经历到课堂教学、资料获取、教材建设、确立角色、理性借鉴国外文化自觉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提高文化自觉能力,开辟外语跨文化教育的新途径。
李光胡寅寅
关键词:文化自觉高校外语教育诉求
“最伟大的社会乌托邦主义者”——吕贝尔的马克思学思想研究
吕贝尔是西方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在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著作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的主要是吕贝尔马克思学的其中一个观点,即马克思是最伟大的社会乌托邦主义者。吕贝尔认为,与那些空想乌托邦主义者...
胡寅寅
关键词:学术思想
从“能够生活”到“美好生活”——唯物史观价值诉求的理论嬗变被引量:6
2020年
在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中,价值是具有彰显旨归意义的重要范畴,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着唯物史观的理论旨归,深刻阐发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价值诉求。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致思逻辑,将理论的价值定位从逻辑自洽转向了生活实践,从而开启了价值哲学研究的全新场域。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从来都没有停留在"能够生活"的底线层面。从"能够生活"的理论指向到"美好生活"的实践旨归,不仅是理论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且是理论价值的升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物质生活资料的日趋丰富必然构筑起价值诉求跃迁的实践前提,而价值诉求层次的跃升则充分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康渝生胡寅寅
关键词:唯物史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演进逻辑被引量:6
2013年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以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为起点,通过对市民社会既积极又消极的双重特征的分析与考察,马克思建立了由市民社会过渡到真正的共同体的理论演进逻辑。在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逐步一致和人的本质理论逐步展开的双重逻辑推动下,共同体必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遵循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逻辑,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演进的最终归宿必然指向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胡寅寅
关键词:市民社会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旨归被引量:15
2012年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对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论概括,更是对存在于人类文明传统中的共同体思想萌芽的文化传承。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个体的生成是与共同体的变迁同步前行的,血缘共同体中人的不自由必将经过政治共同体中的虚假自由而走向真正共同体中的人的自由联合。遵循这样的致思逻辑,马克思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阐释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的思想,不仅深刻展示了哲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底蕴,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康渝生胡寅寅
关键词:政治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双重理论逻辑
2013年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以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为起点,通过对市民社会双重特征的分析与考察,马克思建立了由市民社会过渡到真正的共同体的理论演进逻辑。在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逐步一致和人的本质理论逐步展开的双重逻辑推动下,共同体必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胡寅寅
关键词:市民社会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其根本宗旨即是要重塑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而使人类能够积极应对生态危机,并从根本上转变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式。“生命共同体”理念不仅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而且也是当代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回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解读“生命共同体”理念,揭示其实践、理论、审美三位一体的理论样态,从而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统一、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相统一、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展现其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胡寅寅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人化自然审美维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