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术后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并截瘫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6年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罕见疾病,Holtas等统计每年发病率约为0.1/100,000。这种疾病无明确外伤史并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多以急性背部疼痛起病,进展迅速,导致脊髓、神经根受压甚至截瘫。确诊该病以体格检查及MRI为标准,但我科收治的1例SSEH患者,因发病当日行心脏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爱克塞尔支架),无法行胸椎MRI检查,我们通过CT薄层增强扫描定位病灶并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截瘫恢复,现报告如下。 苏柯 马博聪 王军关键词: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 支架术后 截瘫 MRI检查 脊髓压迫症状 罕见疾病 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加强对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高对隐性失血的重视。方法选择2008—2012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的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及手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围手术期未输血的患者6例(占9.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80~740 m L,平均596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19.6 g/L,术后为92.4 g/L,平均下降了27.2 g/L;术前平均Hct为34.84%,术后为27.36%,平均下降了7.48%,患者手术前后Hb、H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680.25~1 105.74 m L,平均(814.43±4.95)m L;总失血量为620~1 190 m L,平均(962.34±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4.63%。采取输血支持的患者57例(占90.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50~740 m L,平均554.5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08.2 g/L,术后为103.3 g/L,平均下降了4.9 g/L;术前平均Hct为32.34%,术后为30.87%,平均下降了1.47%。由于采取输血治疗,补充围手术期失血,输血量为400~1 600 m L,平均740 m L,手术前后Hb、Hc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792.48~1 384.62 m L,平均(891.15±5.23)m L;总失血量为620~1 710 m L,平均(1 078.35±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2.64%。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临床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王军 李龙杰 苏柯 马世云关键词:双极人工股骨头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隐性失血 加长型与短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Gamma加长型与短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Müller AO/OTA31-A1/A2)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65-88岁,平均(72.18±5.23)岁。其中使用Gamma短型髓内钉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3.21±6.24)岁],Gamma加长型髓内钉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8.88±7.61)岁]。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术日输血率、住院时间、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加长型组出血量(149.11±87.31)m L,手术时间(73.80±17.40)min,术后1d血红蛋白(101.13±1.21)g/L,输血15例(65.2%),住院时间(14.12±0.23)d,术后1年Harris评分(90.20±1.70)分。短型组出血量(93.25±61.26)m L,手术时间(53.30±15.70)min,术后1d血红蛋白(102.47±1.32)g/L,输血12例(36.4%),住院时间(13.38±0.97)d,术后1年Harris评分(88.90±2.31)分。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日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长型与短型髓内钉治疗AO/OTA31-A1型和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术后功能恢复上无差异,术后随访短型髓内钉更具有优势。 苏柯 王军 李龙杰 马世云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 高龄 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治疗104例单侧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取出内固定时再次行关节镜探查膝关节外侧间室的软骨病变进展。根据截骨术时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OuterbridgeⅠ度,41例)、B组(OuterbridgeⅡ度,35例)、C组(OuterbridgeⅢ度,28例)。记录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再次手术时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2(20.19±4.65)个月。3组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WOMAC评分再次手术前均较初次手术前改善(P<0.05)。再次手术前,疼痛VAS评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C组(P<0.05);3组Lysholm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病变最大直径再次手术时与初次手术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OuterbridgeⅠ~Ⅲ度病变患者行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不会增加外侧间室的软骨退变,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苏柯 王庆海 桑卫华 王军 马世云 靳胜利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 膝骨关节炎 膝内翻 关节镜检查 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23例 被引量:3 2012年 动力髋螺钉(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材料,但随访发现应用DHS术后可能发生髋内翻、头颈切割、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本研究对23例DHS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失败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效果满意。 王军 马世云 苏柯 李龙杰关键词:转子间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失败 胫骨高位截骨术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合并髌股关节Iwano分级Ⅰ~Ⅲ级的86例患者,行关节镜及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比较术后髌股关节的软骨改变。所有患者术前查体均为膝内侧疼痛,无髌股关节疼痛,膝正位X线片示内侧间室骨关节炎,髌骨轴位、侧位X线片可见髌股间隙变窄。术中使用关节镜探查髌股关节时,根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分级(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将患者分为A组35例(ICRS 0~Ⅰ级),其中男性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5.66±4.66)岁;B组51例(ICRSⅡ~Ⅲ级),其中男性21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5.90±4.44)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胫骨内侧高位截骨矫正力线,建议截骨处愈合后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钢板。比较两组患者在初次截骨手术和再次取出内固定手术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髌股关节Kujala评分差异;比较每组患者在截骨前后的Iwano分级和镜下ICRS分级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初次截骨术和再次取出内固定手术时VAS评分、WOMAC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Kujal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截骨手术前后对比,术后髌股关节ICRS分级较术前有增长趋势,但Iwano分级和镜下ICR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性检验Kujala评分结果表明B组术后评分并不比A组差。结论对于内翻膝骨关节炎无髌股关节症状的患者,如果髌股关节软骨分级为ICRS 0~Ⅲ级,仍然可采取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短期不会加重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且功能评分得到改善。 苏柯 桑卫华 王庆海 苏航 张磊关键词:胫骨 截骨术 膝骨关节炎 膝内翻 髌股关节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中应用止血带对髌骨轨迹的影响 2014年 背景:内侧髌股韧带(MPFL)是限制髌骨向外侧脱位的主要静力稳定结构,MPFL重建术成为治疗髌骨不稳的主要选择。术中止血带的应用对减少出血量,改善手术视野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不可避免改变了股四头肌的张力,然而对于髌骨轨迹是否产生明显影响一直未有明确定论。目的:比较MPFL重建术中应用止血带对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行双束解剖重建MPFL的髌骨复发性脱位患者53例(66膝),男23例(28膝),女30例(38膝);年龄18-34岁,平均2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个月-13年,其中44例有明显外伤致髌骨脱位史。术中观察止血带充气前、后对髌骨轨迹的影响,以及是否需行外侧支持带松解。结果:53例(66膝)中,止血带未充气时,判断需行外侧支持带松解者5膝(5/66);止血带充气后,判断需行外侧支持带松解者6膝(6/66),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MPFL后再次应用止血带观察,当止血带充气时,66膝髌骨轨迹良好;当止血带放松后,2膝出现髌骨内移(2/66),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止血带前、后对髌骨轨迹无明显影响,术中观察髌骨轨迹良好则无需行外侧支持带松解。 王军 马世云 王飞 苏柯关键词:止血带 髌骨 松解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前,多数学者对有脊髓压迫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 桑卫华 王军 苏柯 孙洪江 裴宝静 马世云关键词:颈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单开门 椎管成形术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及血浆中白介素-17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后血浆和关节滑液中白介素(IL)-17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因膝关节OA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行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以30例膝关节正常的自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之前及注射治疗之后1、4、8、12周抽取肘部静脉血液及患侧膝关节滑液,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测量血浆及关节滑液IL-17含量。对照组抽取肘部静脉血进行相应检测并比较。结果试验组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后8周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IL-17含量为(2.4±1.7)pg/m L。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玻璃酸钠治疗前浆IL-17含量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后8周内各时间点IL-17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血浆IL-17含量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比较IL-17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可在治疗后8周内显著改善膝关节OA患者的疼痛症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体内IL-17水平,但治疗后12周临床疗效基本消失,体内IL-17水平也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白玉明 张海森 刘畅 靳胜利 苏柯 刘颖 吕志昌关键词:玻璃酸钠 白介素-17 关节腔内联合软骨下骨松质骨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联合软骨下骨的松质骨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Ⅱ~Ⅲ级的KOA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A组28例、B组32例,A组关节腔内注射PRP 2 m L,内侧股骨髁和胫骨平台软骨下骨的松质骨内分别注射PRP 1.5 m L,间隔2周后再进行1次穿刺注射;B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 L,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患者在治疗前和完成全部注射后的1、3、6、12个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The Western Ontario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A组治疗后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在第3个月后趋于稳定(P均<0.05);B组治疗后第1、3个月有所好转,但第6个月后开始失效,VAS和WOMAC评分逐渐增高(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关节腔内联合软骨下骨的松质骨内注射PRP治疗K-LⅡ~Ⅲ级的KOA,能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苏柯 白玉明 王军 张海森 刘昊 马世云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松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