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东艳

作品数:3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欧莱雅 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干细胞
  • 15篇间充质干细胞
  • 15篇骨髓间充质
  • 15篇充质干细胞
  • 14篇骨髓间充质干...
  • 13篇细胞
  • 7篇脊髓
  • 5篇神经元
  • 4篇营养因子
  • 4篇神经营养
  • 4篇神经营养因子
  • 4篇脊髓损伤
  • 4篇间充质
  • 4篇角朊
  • 4篇角朊细胞
  • 3篇生物学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紫外线
  • 3篇高原环境

机构

  • 19篇吉林大学第一...
  • 18篇西藏大学
  • 16篇吉林大学
  • 7篇长春市中心血...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2篇范东艳
  • 16篇王苹
  • 7篇刘然
  • 6篇范洪学
  • 5篇陈强
  • 3篇于姝媛
  • 3篇金鹏
  • 2篇杨光
  • 2篇凌翎
  • 2篇任淑萍
  • 2篇李云
  • 2篇陈玉丙
  • 2篇尹维田
  • 2篇祝威
  • 2篇郭丽
  • 2篇崔超英
  • 2篇王国玺
  • 2篇任海龙
  • 2篇鲁质成
  • 2篇徐福春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西藏医药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听力语言...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西藏大学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西藏科技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G抗膀胱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2006年
范东艳李云王欣王丽颖
关键词:抗膀胱癌BCG肿瘤疾病术后肿瘤复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率
红景天苷对BMSC生物学特性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物学活性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检测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对所获干细胞进行鉴定。以终浓度为10μg/mL红景天苷与BMSCs共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MTT法分析研究其对BMSCs生物学特性影响。结果:成功培养出BMSCs,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培养的第3代BMSCs表达CD29、CD44干细胞标志。10μg/mL红景天苷与BMSCs共培养后,较对照组细胞生长更为旺盛,更为规整,形成典型的"鱼群状"。生长曲线显示,实验组细胞较对照组生长稳定,增殖能力活跃。结论:10μg/mL红景天苷可促进BMSCs增殖分化,又不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物学特性。
范东艳刘永华王苹牛凤兰李长山
关键词:红景天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重建中的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在造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同系小鼠股骨、骨壳、注入骨髓条的塑料管及经20Gyγ-射线照射的股骨分别植入同一小鼠腹部皮下,观察1、2、3、4w各移植物造血重建情况。观察髓腔内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组织学、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数目与机能等变化,以及骨皮质体外间充质干细胞(MSC)培养与扩增规律。结果乏造血干细胞(HSC)的骨皮质异位移植完全可以造血重建,在移植后4w,移植物已形成完整的封闭的具有正常造血组织的股骨,其重建的程序、速度与具有大量HSC的完整股骨移植的重建基本一致。而经射线破坏和注入塑料管内的骨髓条完全失去造血重建功能。结论骨皮质可能是骨髓MSC的源泉,BM-MSC是造血重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范东艳郭丽孟繁凯陈强凌翎王欣范洪学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造血重建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肝组织损伤修复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作用。为肝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①取健康Wistar周龄大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与分化潜能检测。②健康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BMSCs肝局部移植到实验组,对照组移植生理盐水,1周后观察两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存活率以及肝脏修复情况,并通过蓝色荧光标记观察供体BMSCs在受体内的踪迹,探讨BMSCs促宿主损伤肝组织修复的机制。结果:①分离培养的BMSCs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用诱导剂诱导后,B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②实验组大鼠成活率达80%,肝细胞逐渐恢复正常,损伤肝组织得到修复,在宿主恢复的肝组织中发现了较多的带有蓝色荧光的细胞存在,而对照组(未移植BMSCs)大鼠腹腔积水、粘连,成活率达30%。2组成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MSCs在体外易分离培养,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局部移植BMSCs后,可提高大鼠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恢复。
高羽亭陈强丁国永范东艳范洪学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组织
UVB对角朊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UVB照射导致的角朊细胞中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水平的改变和清除这些物质酶类含量和活性的改变,探讨B段紫外线对角朊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组的角朊细胞用UVB进行照射,对照组细胞用普通日光灯照射。分别测定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产生MDA、OH.和O2-的水平以及两组之间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改变,探讨UVB导致角朊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结果实验组角朊细胞产生的MDA、OH.和O2-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VB照射能够导致角朊细胞的氧化损伤,使角朊细胞的的自由基产生增加,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降低。
李云范东艳凌翎陈强李鹏程若城
关键词:角朊细胞紫外线
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DN)存活和分化的作用。方法选取14d孕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胎鼠,采用酶消化法培养中脑DN神经元,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方法进行细胞纯度鉴定,观察不同作用条件下TH阳性细胞率确定细胞存活。结果以10--60ng/L的GDNF或BDNF持续培养10d,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明显高于NGF和NT3作用组,浓度为20ng/m l的GDNF作用最强,能够维持60%的DN神经元存活。此外BDNF和GDNF能够增加DN神经元的数目,但未发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当GDNF与BDNF联合应用时,未见DN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增强。结论GDNF和BDNF对原代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为DN神经元。
范东艳王苹汤勇牛风兰鲁质成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存活分化
硫酸锌拮抗紫外线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
硫酸锌(ZnSO·7HO)俗称皓矾,在医疗上用作收敛剂。在基础医学的研究领域中,硫酸锌主要作为诱导剂。如目前已阐明的对金属硫蛋白(MT)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角朊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硫酸锌拮抗B段紫外线损伤效应的探讨。...
范东艳
关键词:角朊细胞硫酸锌
文献传递
藏药陆额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技术对陆额的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陆额的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出13个化合物,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2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苷、3,5,7,4′-四羟基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陆额的提取物及其分离纯化的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孙杰王聚乐范东艳辛彦娜牛丹丹
关键词:黄嘌呤氧化酶
红景天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应用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应用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治疗作用,为PD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贴壁法培养BMSCs,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利用MTT法分析10mg·L-1红景天苷对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BMSCs治疗组、红景天苷和BMSCs联合治疗组,每组12只。在相对应的时间点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取各组大鼠脑组织测定酪氨酸羟化酶(TH)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提取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29和CD44细胞。红景天苷作用BMSCs后,BMSCs增殖较对照组更为旺盛且平台期较对照组延长。PD模型组大鼠旋转次数减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行为改变明显,脑组织内TH mRNA表达水平降低。红景天苷和BMSCs联合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异常程度较轻,脑组织内TH mR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红景天苷与BMSCs联合应用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独应用红景天苷或BMSCs。
范东艳王苹陈玉丙
关键词:红景天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帕金森病
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方法分离得到的MSCs在体外扩增、传代。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后加入不同时间的臂丛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鉴定分化细胞的表型特征。结果细胞诱导后具有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样细胞的形态,相应细胞表面标志NSE或GFAP阳性,以损伤后7d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组NSE阳性和GFAP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在体外能够有效地诱导骨髓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伤后1w可以作为MSCs移植的最佳时间。
杨景全路来金闫峻范东艳崔建礼邬伟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