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颈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的研究及鉴定
- 目的寻找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之间的血清差异蛋白,分离纯化富集目标蛋白,并以质谱技术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 SELDI-TOF-MS 技术分析了29例宫颈癌患者和19例正常对照组妇女血清中的蛋白质或肽的表达,通过比对...
- 荣春红沈铿杨佳欣吴鸣崔全才郎景和
- 文献传递
- 4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妇科误诊分析(附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加强对妇科收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特点的认识,探讨与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收治的4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易与卵巢恶性肿瘤混淆,可表现为盆腔包块、腹痛,贫血史为部分恶性GIST的特征。恶性GIST在CT上有较为特征的Torri-celli-Bernoulli征改变。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免疫组化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特异性。结论:表现为腹痛或盆腔包块的恶性GIST与卵巢恶性肿瘤易混淆,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应加强对其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 荣春红王扬凌斌林华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卵巢恶性肿瘤误诊
- 宫颈癌患者血清相关蛋白的初步分离及鉴定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寻找宫颈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之间的蛋白差异,并以质谱技术进行鉴定。方法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分析两组血清得到差异蛋白(或肽段),进一步分离纯化差异蛋白,最后以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进行鉴定。结果宫颈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之间差异蛋白12个(P<0.05),其中质荷比M/Z 15.96 ku的差异蛋白进行分离纯化鉴定,转甲状腺素蛋白前体(TTR)的分子质量最为接近,转录中介因子1-β(TIF1-β)的蛋白生物学行为与肿瘤最相关,它的表达可能引起肿瘤相关基因的失活或活化,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结论 SELDI-TOF-MS寻找差异蛋白并辅助蛋白分离纯化,LC-ESI-MS/MS鉴定蛋白为可行技术路线。鉴定M/Z 15.96 ku的差异蛋白,TTR分子质量与之最接近,而TIF1-β与肿瘤发生发展更相关。
- 荣春红杨佳欣沈铿曹冬焱郎景和
- 关键词:宫颈癌
- 三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式比较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 比较性研究3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完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和两种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9月-2005年9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3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LH178例,LAVHa177例,LAVHb38例。结果 各组均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为最常见病因,在TLH组、LAVHa组和LAVHb组分别占66.9%、38.4%和52.6%。TLH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与LAVH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较LAVHb组少(P〈0.05);TLH组切除子宫的体积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TLH组为9.0%,低于LAVHa组(14.1%)和LAVHb组(18.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H组切除的子宫体积较大,不影响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且并发症较少。
- 荣春红沈铿郎景和杨佳欣吴鸣潘凌亚冷金花
-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合并卵泡膜细胞瘤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患者女性,59岁,因“绝经14年,阴道出血1次”就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律,45岁自然绝经,绝经后未行激素替代治疗,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无腹痛等不适。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均阴性;B超:宫体7.0cm×6.4cm×9.0cm,内膜厚0.6cm,肌层见多发低回声,较大者4.1cm×4.1cm,边界清。宫腔内可见稍低回声,1.9cm×1.5cm,周边见血流信号。
- 林荭荣春红林洁
- 关键词:卵泡膜细胞瘤激素替代治疗自然绝经低回声
- 3例少见异位妊娠的病例分析并文献回顾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少见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鉴别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妇科收治的3例少见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并文献复习。结果:各例术前均行手术探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确诊为少见异位妊娠,治疗后随访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降至正常范围。结论:临床上对于急诊育龄期妇女均需警惕异位妊娠可能,尽早诊治,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黄隽梁静荣春红
- 关键词:腹腔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卵巢妊娠开腹探查
-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处理
- 目的:探讨因宫颈病变行锥切(conization)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进一步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1990年1月至2005年9月因宫颈病变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宫颈锥切手术675例患者的病历,详细分析其中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
- 荣春红沈铿杨佳欣黄惠芳吴鸣郎景和
- 文献传递
- 孕前及妊娠早中期体重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及孕早中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于我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623名,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kg/m^2≤BMI<24kg/m^2)和超重组(BMI≥24kg/m^2)。监测各组患者孕前、孕早中期体重增长及GDM发病率。结果:超重组GDM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体重组(均P<0.05),各组内GDM与非GDM孕妇的孕早中期体重增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孕晚期体重增长与GDM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孕妇的孕早中期体重增长为12kg、10kg和7kg时,GDM暴露风险(OR)值分别为1.521、1.926和1.550。结论:加强孕前及孕早中期体重管理,有助于降低GDM的发生率。
- 荣春红梁静黄隽凌斌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增长孕前体质指数
- 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中日友好医院2003年1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397例,回顾分析其中31例合并其他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发生率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7.8%,子宫内膜癌中位发病年龄为50.3岁。原发癌的发生部位包括胃肠道、卵巢、乳腺、肺等。子宫内膜癌合并MPMN患者5年存活率为22.6%,存活时间中位数70±26.86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55.8%,低于原发癌的5年生存率。原发癌间隔3年及以上者生存期较间隔3年以下者显著延长(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MPMN器官多为结直肠、卵巢、乳腺、肺等,其5年存活率低,两原发癌发病间隔超过3年者生存期延长。
- 荣春红王扬王秀红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多原发恶性肿瘤
- MicroRNA在宫颈癌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 目的 (1)应用芯片技术,筛选在正常宫颈和宫颈癌之间,HPV 阳性和 HPV 阴性宫颈癌之间差异表达的 miRNA;(2)预测差异表达的 miRNA 的靶分子,探讨官颈癌发生的机制。方法 (1)选取13例宫颈癌及其配对的...
- 吕嬿沈铿杨佳欣荣春红吴鸣郎景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