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思言

作品数:14 被引量:24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气候模式
  • 3篇灾害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气温
  • 3篇洪涝
  • 3篇值模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区域气候
  • 2篇区域气候模式
  • 2篇涝灾
  • 2篇极端降水
  • 2篇降水
  • 2篇归因
  • 2篇洪涝灾害
  • 2篇干旱
  • 1篇地球系统
  • 1篇地区干旱
  • 1篇灾害风险

机构

  • 13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董思言
  • 3篇於琍
  • 3篇延晓冬
  • 3篇熊喆
  • 3篇孙颖
  • 2篇徐影
  • 2篇周波涛
  • 1篇张永香
  • 1篇石英
  • 1篇王娟怀
  • 1篇胡婷
  • 1篇程志刚
  • 1篇高学杰
  • 1篇侯美亭
  • 1篇许红梅
  • 1篇孙颖
  • 1篇孙晨
  • 1篇杨欣悦
  • 1篇韩振宇
  • 1篇尹红

传媒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中国气象局气...
  • 1篇第三届区域气...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城市夜间灯光资料和NDVI研究成都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被引量:13
2016年
利用SPOT VEG NDVI植被覆盖度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成都地区近16年来城市化进程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地区城市化进程呈增长的趋势,但各地区发展程度差异较大。1998—2013年成都地区植被整体覆盖度较好,且植被覆盖度与夜间灯光亮度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78以上。城市活动越强烈的地方植被覆盖度越小,即城市中心植被覆盖度最低,距离城市中心越远植被覆盖度较高,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城市周边植被覆盖度变化最大。总体而言,成都地区植被覆盖程度处于增加趋势或保持相对稳定。
程志刚杨欣悦董思言孙晨吴洋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NDVI植被覆盖度
未来50a长江三角洲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风险预估被引量:19
2018年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风险也将发生变化。本文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 5)中26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对不同预估情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50 a(2021—2040年和2046—2065年)两个时期干旱和洪涝灾害风险的变化进行定量预估。结果表明:未来50 a长江三角洲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呈由北向南风险强度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由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2.6情景至RCP 8.5情景,长江北部地区洪涝灾害风险逐渐增加,而干旱灾害风险变化略有差异。在RCP 8.5情景下,未来50 a第二个时期(2046—206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风险为所有情景中最大,高于IV级(包括IV级)的面积增加,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地区为V级干旱灾害风险与IV级洪涝灾害风险叠加区域,而江苏南部和上海地区为干旱与洪涝灾害最高等级风险(V级)叠加区域。
尹晓东董思言韩振宇王荣
关键词:干旱洪涝RCP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地区的影响解读被引量:6
2014年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受气候变化影响,许多生物种及生态系统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未来这些变化还将继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将对21世纪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内陆水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大部分陆地和淡水物种灭绝的风险都将增加,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未来仅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适应能力将不足以应对这些变化,需要辅以适应措施帮助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海岸带系统和低洼地区除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并且影响的方式和结果因地而异。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28~0.98 m,相对海平面上升差异较大。到2100年,数以亿计的人将受到沿海洪水的影响。未来海岸带地区适应的相对成本会有很大的区域差异。在全球尺度上,采取防御措施取得的效益仍要高于不作为而付出的社会经济成本。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强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恢复力也更大。
於琍许红梅尹红董思言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海岸带气候变化
CMIP5气候模式对中国未来干旱和洪涝风险的预估
和洪涝这两种灾害都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几乎每年都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其中暴雨洪涝和特大干旱事件灾害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造成的危害愈来愈重,损失愈来愈大,已经成为当前防洪抗旱减灾中的突出问题.同时...
董思言
关键词:干旱洪涝气候模式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不同季节气温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近几十年中国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较大,在区域气候模拟中尤其需要使用更加准确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基于模式原有的USGS和新开发的LUC90两种土地利用/覆盖资料,利用区域环境集成模拟系统(RIEMS2.0)分别进行连续10a模拟,分析LUCC对中国不同季节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LUC90资料后,中国及东北、华北、华南夏季平均气温增加,但只有东北模拟与观测值的偏差减小,且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中国及东北、华南冬季平均气温增加,并且模拟与观测值的偏差减少。中国及华北和华南对冬季气温年际变率的模拟改善好于夏季。2)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通过影响潜热通量的变化和净吸收辐射通量的变化来影响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冬季净辐射通量变化对气温变化的贡献较夏季大,而夏季潜热通量变化对气温变化的贡献较冬季大。雨养农田转变森林、草地、灌溉农田过程造成通量变化,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也存在不同分区季节的差异。
董思言延晓冬熊喆石英王娟怀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数值模拟气温
基于CMIP5模式的中国地区未来洪涝灾害风险变化预估被引量:33
2014年
利用22个CMIP5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结合社会经济以及地形高度数据,分析了RCP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近期(2016—2035年)、中期(2046—2065年)和后期(2080—2099年)中国洪涝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洪涝灾害风险。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较高的地区集中在中国的东南部,洪涝承灾体易损度高值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在RCP8.5情景下,未来我国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出现在四川东部、华东的大部分地区、华北的京津冀地区、陕西和山西的部分地区以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东北地区的各大省会城市面临洪涝灾害的风险也很高。与基准期(1986—2005年)相比,21世纪后期,虽然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变化不大,但高风险区域有所增加。鉴于模式较粗的分辨率以及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学等问题,洪涝灾害风险的预估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徐影张冰周波涛董思言於琍李柔珂
长期气候变化——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解读被引量:141
2014年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中关于长期气候变化的预估主要基于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46个地球系统模式结果,在对模式、情景及不确定性介绍的基础上,给出了21世纪及其后更远时期的气候变化预估结果。
董思言高学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IPCC地球系统不确定性
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近百年中国极端冷事件的变化被引量:1
2023年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发生明显变化。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近百年极端冷事件变化特征的研究还较少。通过对比观测资料和两套百年尺度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的13个极端冷事件指数,对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同全球变暖一致,20世纪早期以来,中国极端冷事件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均呈减小趋势,基于过冷系数定义的寒流次数、持续日数均呈现减少趋势,采暖度日数减小,反映我国供暖能源需求呈减少趋势。1951年以后极端冷事件的特征的变化更为显著,一些指数的变化明显超过百年尺度的变化,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冷事件迅速减弱、减少。两套百年尺度的再分析资料可用来研究中国区域极端冷事件变化,但在资料匮乏的地区不确定性很大,需要谨慎考虑资料分布范围和资料质量等问题。
王冰杰孙颖孙颖胡婷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
RIEMS2.0模式提高分辨率对中国气温模拟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区域环境集成系统模式(RIEMS2.0)在60 km和30 km两种分辨率下进行中国区域的长期模拟试验(1991~2000年),开展不同分辨率下中国气温平均气候态和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RIEMS2.0能较好模拟出多数分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与观测空间分布较接近。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模式模拟的气温空间分布模拟更精细,使得平均气温的模拟冷偏差减小,模拟结果更趋于实测。对年均温和冬季气温来说,中国及多数分区模拟与观测的偏差减少,且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对夏季气温来说,中国及多数分区的偏差增加,气温的模拟能力没有明显提高。(2)对年际变率来说,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大部分区域模拟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年均温和冬季气温的年际变率,多数地区模拟改进效果较好;而夏季气温年际变率的模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明显改善。
董思言熊喆延晓冬
关键词:水平分辨率中国气温数值模拟
亚洲中纬度地区极端降水强度变化及其归因
目前有很多研究关注极端降水方面的归因,但是人类对极端降水变化影响的直接证据仍较有限,归因结果 只能达到中等置信度,在较小的尺度上极端降水变化的归因研究更有挑战。由于亚洲观测极端降水资料的覆盖度和一致性问题,很难评估CMI...
董思言孙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