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梦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偏头痛模型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腺苷A1、A2α受体的表达及天舒胶囊对其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腺苷A1、A2α受体(A1R、A2αR)在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和三叉神经脊束尾核(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中的表达及天舒胶囊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假手术组(SO组)、电刺激三叉神经节(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trigeminal ganglion,ESTG)组、天舒胶囊干预组(TC组)。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TNC中CGRP、A1R、A2αR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电刺激三叉神经节对CGRP、A2αR、A1R表达的影响:ESTG组大鼠CGRP、A2αR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G组大鼠腺苷A1R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天舒胶囊对CGRP、A2αR、A1R表达量的影响:天舒胶囊干预组大鼠TG、TNC中CGRP、A2αR蛋白表达量低于ESTG组,A1R蛋白表达量高于EST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RP、A2αR、A1R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参与偏头痛痛觉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过程,预防应用天舒胶囊可调节大鼠偏头痛发作时的相关活性物质,可能对偏头痛的发作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 鲁文先陈金波董晓梦苏毅鹏苏鑫阳李斌
- 关键词:偏头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天舒胶囊
-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附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原发病为慢性酒精中毒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余10例均与妊娠相关,其中7例原发病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9例)、视力障碍(5例)、意识障碍(9例)、头痛(7例)、恶心呕吐(3例);10例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颅脑CT及MR检查示病灶累及顶枕叶(10例)、额叶(3例)、基底节(3例)、小脑(2例)和脑干(2例),MRI均呈长T1长T2信号,T2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7例)或略高信号(1例);颅脑CT呈低密度(8例)或等密度(2例);边界欠清。经积极对因对症治疗,本组患者症状在中位数4d(QL3.25d,QU5d)后几乎完全缓解,影像学表现在中位数9d(QL7.25d,QU10.75d)后得到完全或大部分恢复。结论 PRES以癫痫发作、视力障碍、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以可逆的、多分布于后循环供血区的皮层下脑白质血管源性水肿为特点,MRI呈T1低信号、T2及T2flair高信号,DWI等/略高信号,CT呈低/等密度。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可完全缓解,影像学表现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
- 董晓梦陈金波苏毅鹏
-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改变
- 天麻素腹腔注射对慢性偏头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天麻素对慢性偏头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托吡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三组采用间歇性腹腔注射硝酸甘油(NTG)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注射NTG前30 min,模型组、托吡酯组、天麻素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托吡酯30 mg/kg、天麻素200 mg/kg,每日1次,共干预11 d;空白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干预。干预第3、5、7、9、11天,用Vonfery电子机械痛测试仪、BW-Plantar 390足底热测痛仪测试给予NTG前后大鼠后爪的机械痛阈值与热痛阈值。干预第11天处死大鼠,取大鼠三叉神经节(TG)及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TNC)。分别用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TNC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基础机械痛阈、基础热痛阈、急性机械痛阈、急性热痛阈低,行为学评分高,模型组BDNF、CGRP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托吡酯组、天麻素组不同时间点基础机械痛阈、基础热痛阈、急性机械痛阈、急性热痛阈高,行为学评分低,CGRP、BDN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天麻素组与托吡酯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天麻素可能通过抑制初级感觉伤害感受器释放BDNF、CGRP,从而提高慢性偏头痛大鼠的痛阈,改善其症状。
- 宋维伟陈金波张德福郑海非宋晓文董晓梦鲁文先
-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天麻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大动脉炎致脑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累及大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肉芽肿型炎症性疾病,又称高安病、无脉症。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肾动脉,肺动脉与冠状动脉亦可受累。受累的血管可表现为全层动脉炎,出现狭窄、闭塞,少数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因炎症破坏而出现扩张、动脉瘤或夹层。根据损伤血管的范围、程度及侧支血管的代偿不同.
- 刘燕陈金波董晓梦苏毅鹏
- 关键词:大动脉炎文献复习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合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缺陷性疾病,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和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是PNH的一种少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文章报道1例PNH合并CVST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对于伴有CVST 危险因素且表现为头痛、颅内压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及早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积极给予抗凝、脱水、祛除病因、控制并发症等方面的治疗。
- 鲁文先董晓梦胡耀芝陈金波
- 卵圆孔未闭患者Percheron动脉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6年
- 丘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但双侧丘脑同时梗死相对少见,占全部丘脑梗死的22%~35%[1]。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 AOP)闭塞所致丘脑梗死是一种特殊的双侧丘脑梗死类型,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确诊的报道更是罕见。据文献报道,AOP闭塞占所有初次缺血性卒中的0.4%[2],病因多数是心源性栓塞和小血管相关疾病,并且心源性栓塞大多数见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患者[3]。AOP闭塞大多突然起病,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和转归,重点是注意影像学细节,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报道了1例典型PFO引起AOP闭塞致双侧丘脑梗死患者,并复习了国内外近5年的相关文献。
- 宋晓文陈金波董晓梦鲁文先张青青
- 关键词:丘脑梗死动脉闭塞卵圆孔未闭文献复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相关疾病
-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22年
-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动态种群合集,且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肠道菌群的定植从怀孕期间开始,分娩后受药物、饮食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个体的菌群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菌群结构保持稳定。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与抑郁障碍有密切关联,该关联源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脑(MGB)轴,MGB轴在维持大脑和肠道的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质、肠黏膜屏障和血脑屏障途径。基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密切关系,如何逆转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肠道菌群干预治疗,即通过益生元、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MT)等方法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可能为抑郁症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现对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和肠道菌群干预治疗抑郁症的初步尝试进行全面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探索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 王凯新董晓梦苏毅鹏陈金波
- 关键词:抑郁症肠道菌群
- K_(ATP)通道在偏头痛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主流学说有:血管源性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近期研究发现钾离子通道与偏头痛发生相关,包括:双孔钾通道(K_(2P))、ATP敏感钾通道(K_(ATP))、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_(KCA)),其中K_(ATP)通道最有可能介导偏头痛的发生,可能成为治疗偏头痛的新靶点。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K_(ATP)与偏头痛关系的相关研究及其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为寻找偏头痛药物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 张威宋维伟宋晓文董晓梦庄伟(综述)陈金波
- 关键词:偏头痛钾通道KATP通道
- 天麻制剂通过腺苷途径治疗偏头痛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天麻制剂各有效成分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与腺苷A1受体(adenosine A1 receptor,A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A组/阴性对照组)、电刺激三叉神经节(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trigeminal ganglion,ESTG)模型组(B组)、舒马普坦干预组(C组/阳性对照组)、天麻素干预组(D组)、对羟基苯甲醇干预组(E组)、香英兰醇干预组(F组)、β-谷甾醇干预组(G组)。通过建立ESTG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天麻制剂各有效成分对CGRP与A1R表达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三叉神经脊束尾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中的CGRP表达明显增高,A1R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C、D组大鼠TG、TNC中的CGRP表达明显降低,A1R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F、G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TG、TNC中的CGRP、A1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应用天麻素,与舒马普坦一样可对偏头痛发作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而香英兰醇、对羟基苯甲醇及β-谷甾醇对缓解偏头痛的作用疗效甚微,且天麻制剂有效成分中天麻素可通过激活A1R及抑制CGRP表达来抑制偏头痛的发生。
- 郑海非陈金波宋维伟张德福张颖张颖宋晓文董晓梦苏毅鹏鲁文先李斌
- 关键词:偏头痛天麻素Β-谷甾醇CGRP
- 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亚家族蛋白1受体在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炎性汤(IS)反复刺激SD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建立慢性偏头痛(CM)大鼠模型,探讨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亚家族蛋白1(TRPV1)受体在C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CM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CM模型组(C组)及TRPV1受体拮抗剂Capsazepine组(D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TG)、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TNC)中的TRPV1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量变化。结果 TRPV1受体和CGRP在CM大鼠硬脑膜、TG及TNC上的表达量均增加(P<0.05),通过侧脑室注射Capsazepine药物后明显缓解大鼠疼痛,且TRPV1受体、CGRP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TRPV1受体通过影响CGRP释放参与CM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及痛觉传导,提示TRPV1可能通过TRPV1-CGRP信号通路参与CM病理生理过程。
- 宋晓文陈金波吴欣彤李斌徐文香鲁文先董晓梦苏毅鹏
-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