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腊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陕北野生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筛选被引量:25
- 2010年
-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陕北野生甘草根中分离出21株内生菌,其中细菌12株,真菌6株,放线菌3株。为明确内生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组织测定法系统测定了其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甘草内生菌发酵液对供试的7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Z4和F1菌株的发酵液对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特别是对苹果干腐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可达92.36%、90.16%和91.20%、90.43%,EC50分别仅为54.38、90.31和57.50、89.58 mg.L-1;组织法测定中,发酵液稀释10倍后,Z4和F1菌株对苹果干腐病的保护作用分别为75.39%和73.13%,治疗效果分别为67.61%和60.75%。
- 刘霞党峰峰贺晓龙董腊梅
- 关键词:甘草内生菌抑菌活性
- 甘草内生菌Z4菌株的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陕北野生甘草的内生菌Z4菌株进行分批发酵,研究并建立其菌体生长、抑菌物质生成及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采用分批发酵法,每12h测1次Z4菌株在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抑菌物质生成及基质消耗的试验值,共测15次;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Z4菌株分批发酵的动力学模型;利用DPS软件求解模型参数,并对模型拟合效果进行验证。【结果】Z4菌株菌体生长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抑菌物质生成的模拟值于发酵后期略高于试验值,基质消耗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在发酵前期有小的偏差,但均基本反映了Z4菌株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结论】甘草内生菌Z4菌株分批发酵中菌体生长与抑菌物质生成的关系属于生长偶联型,有直接的相关性。
- 刘霞白占涛杨亮董腊梅
- 关键词:发酵动力学
- 高中生物“细胞”一章的教法建议与学法指导
- 2002年
- 通过对现行高中生物课本第一章“细胞”中有关知识的概述、综合 ,对教材进行分析 ,向涉及教学的教师与学生进行重点的指示和难点的点拔 ,提出这一章教学过程的教学建议和学法指导 ,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较好地按照生物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 ,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 。
- 王文山董腊梅
- 关键词:细胞学法指导生物教学教学内容
- 双酚A胁迫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 2013年
-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法,研究5种不同浓度(60、80、100、120、140 mg/L)双酚A(bisphenol A,BPA)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BPA处理豆虫根尖细胞出现明显的微核现象;在较低浓度处理组(60、80、100 mg/L),根尖细胞微核率随BPA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在100 mg/L BPA处理时达到最高;而在较高浓度处理组(120、140 mg/L),微核率则逐渐下降。说明BPA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显著的遗传毒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毒性随BPA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
- 雷忻卢利梅王文强延志莲董腊梅
- 关键词:双酚A蚕豆根尖细胞微核
- 间苯二酚与邻苯二酚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间苯二酚(m-dihydroxybenzene)和邻苯二酚(o-dihydroxybenzene)对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datus)的毒性效应,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间苯二酚(10.00,12.10,14.50,17.40,20.90,25.20和30.20mg/L)和邻苯二酚(20.00,28.05,39.45,55.46,77.98,109.60和154.20mg/L)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观察泥鳅的中毒症状,统计死亡率,建立死亡几率与药物质量浓度常用对数值的回归方程,计算2种化合物对泥鳅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泥鳅在高质量浓度(25.20,30.20mg/L)间苯二酚中8h开始出现死亡,在高质量浓度邻苯二酚(109.60,154.20mg/L)中16h开始出现死亡;2种化合物对泥鳅的毒性作用随其在体内积累质量浓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间苯二酚对泥鳅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27.04,23.44,20.91和17.40mg/L,SC为5.29mg/L;邻苯二酚对泥鳅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127.50,96.74,75.53和50.53mg/L,SC为16.71mg/L。【结论】间苯二酚与邻苯二酚均为高毒性污染物,且前者比后者的毒性更大;泥鳅群体对间苯二酚反应的同质性较高;生产中对这2种化合物的毒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 雷忻陈超王文强延志莲董腊梅
- 关键词:间苯二酚邻苯二酚泥鳅半致死浓度
- 双酚A对泥鳅肝组织结构及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肝组织结构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预试验确定的BPA对泥鳅的安全质量浓度和最小不致死质量浓度,按等对数(常用对数)法将BPA质量浓度设置4个(1.9,2.3,2.7,3.0mg/L)处理,以未用BPA处理组为对照,分别在染毒7,14,21,28d取样,采用H.E染色法观察泥鳅肝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赖氏比色法测定泥鳅肝脏GPT活性的变化。【结果】在1.9mg/L BPA中暴露28d时,泥鳅肝细胞肿大、空泡化及细胞溶解;在3.0mg/L BPA中仅暴露14d时,泥鳅肝细胞除严重肿大、空泡化及细胞溶解外,还出现核变形与核溶解等受损症状。与对照组相比,4个BPA质量浓度组泥鳅在暴露各个时期GPT活性均有明显升高,但随着BPA质量浓度的增大,GPT活性逐渐降低;在同一BPA质量浓度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GPT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BPA可造成泥鳅肝组织结构损伤,并随BPA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加剧;BPA对泥鳅肝脏GPT的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肝功能受损。
- 雷忻钟瑞王晓涧延志莲董腊梅
- 关键词:双酚A泥鳅谷丙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