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琴
- 作品数:25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IL-17^+Foxp3^+T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表达CD4^+、CD25^+及转录因子Foxp3的T细胞亚群,其免疫抑制功能对免疫稳态的动态调节必不可少。Th17细胞是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优先分泌IL-17(即IL-17A),还能分泌IL-17F、IL-21、IL-22、IL-26等细胞因子,Th17细胞及其效应细胞因子在宿主抵御真菌和细胞外细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袁琴刘朝奇袁丁
- 关键词:FOXP3IL-17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自身免疫细胞亚群
- 基于miR-155-5p/GSK-3β调控NF-κB信号通路研究竹节参皂苷Ⅳa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目的: 利用LPS建立小鼠肝脏急性炎症和RAW264.7巨噬细胞系炎症模型,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探讨miR-155是否通过影响其靶基因GSK-3β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以及竹节参皂苷Ⅳa是否通过调控miR-155发...
- 袁琴
-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
- 省属医学院校临床实习质量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6
- 2018年
-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考研、就业及医疗环境的变化对临床实习产生巨大冲击,分析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可有效减少对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 盛德乔袁琴曾娜蔡三金赵云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实践
- "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课程模式改革逐渐受到认可.2015年起,三峡大学医学院开始探索新课程体系改革,2016年,依托获批的湖北省"荆楚卓越医师"计划开始...
- 袁琴韩莉盛德乔汤桂成蔡三金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
- "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课程模式改革逐渐受到认可.2016年,三峡大学医学院依托获批的"荆楚卓越医师"项目开始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改革,通过...
- 袁琴韩莉盛德乔汤桂成蔡三金
- 关键词:课程模式教学策略
- 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6年
- 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是具有相反作用的T细胞亚群,它们的平衡有利于维持机体稳定的免疫状态,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炎性条件下,Treg可以转换成Th17细胞,Th17细胞数量增多,Treg数量显著减少或其抑制功能降低,致使Th17细胞/Treg的失衡,从而导致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Th17细胞/Treg的平衡紊乱已经成为炎症性疾病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本文对Th17细胞和Treg的基本功能作用、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其机制以及Th17细胞/Treg与炎症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炎症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及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袁琴刘朝奇袁丁
- 关键词:失衡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炎症
- 视频反馈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操作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法"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操作技能训练中应用效果。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住培学员中随机抽取80名学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0名学员。观察组采用视频反馈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教学结束后,2组学员均采用问卷调查和技能操作评分对本次教学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视频反馈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更加促进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员对操作技能的掌握;观察组学员在6项技能操作训练中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池末珍简道林袁琴赵婷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操作技能训练
- 《医用化学》课程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依托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而得到飞速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的前沿,生命科学正从生物分子到分子生物的飞速转变。生命科学的研
- 刘小琴袁琴王英何毓敏
- 关键词:医用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教育
- 以未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的亲水作用色谱及其应用研究
- 亲水作用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LIC)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强极性及亲水性化合物的色谱模式,它以极性物质为固定相(如硅胶或键合硅胶),以含高浓度...
- 袁琴
- 关键词:苯二氮类药物土霉素固相萃取
- 竹节参醇提物免疫佐剂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筛选竹节参醇提物中最佳免疫佐剂活性部位,进而探讨此有效部位作为HBs Ag佐剂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HPLC初步分离和分析竹节参醇提物,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的竹节参皂苷中最佳佐剂活性部位,将此部位与HBs Ag共同注入到雌性Balb/c小鼠体内进行免疫,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Bs Ag模型组和(HBs Ag+竹节参醇提物)低(300μg)、高剂量(600μg)组,末次免疫7 d后收集小鼠淋巴细胞并采集血清,CCK-8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体滴度;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结果竹节参醇提物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60%浓度的醇过大孔树脂所得竹节参皂苷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最显著(P<0.01);显著增强小鼠血清中抗HBs Ag的Ig G、Ig G1和Ig G2b亚型抗体滴度;上调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0的表达;增强TLR4受体的表达。结论竹节参醇提物中6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免疫佐剂作用,作为HBs Ag抗原佐剂是通过活化TLR4受体来发挥作用的。
- 袁琴崔倩倩周志勇向婷婷刘朝奇王婷张长城袁丁
- 关键词:免疫佐剂HBS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