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祥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知觉
  • 3篇特异
  • 3篇客体
  • 2篇神经机制
  • 2篇时序知觉
  • 2篇特异性
  • 2篇自我
  • 1篇低自尊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研究
  • 1篇心理
  • 1篇延续性
  • 1篇隐喻
  • 1篇隐喻理论
  • 1篇语义
  • 1篇时距
  • 1篇时距估计
  • 1篇时距知觉
  • 1篇事件性前瞻记...
  • 1篇视听

机构

  • 16篇西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袁祥勇
  • 13篇黄希庭
  • 4篇毕翠华
  • 2篇袁宏
  • 2篇陈有国
  • 1篇覃义贵
  • 1篇尹天子
  • 1篇张庆林
  • 1篇刘培朵
  • 1篇李宝林
  • 1篇李林
  • 1篇王彤
  • 1篇尹杰
  • 1篇李丹
  • 1篇杨娟
  • 1篇尹华站
  • 1篇陈幼贞
  • 1篇于晓琳
  • 1篇邱俊杰
  • 1篇李海江

传媒

  • 4篇心理学报
  • 3篇心理科学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我发展的延续性: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被引量:5
2014年
自我既是一个开放的、稳定的、多维度的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在时间上延续的系统。时间自我即是指自我发展的延续性,它以现在为基点,始于过去,延伸未来,因而包括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三个成分。当个体觉知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自我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关系时,对它们的评价也会趋于一致,这称为时间自我的同化效应。相反,若当个体觉知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自我之间具有相互分离的关系时,对它们的评价也会明显不同,这称为时间自我的对比效应。研究时间自我的同化和对比效应的方法主要有评价法、投射法和逆向推断法。解释这两种效应的理论模型包括基于动机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和基于信息加工的选择通达模型。影响同化和对比效应的主要因素有时间距离感、时间标志、情感卷入和心境一致性。未来拟考虑将此种研究范式应用于探讨自我发展的年龄特征。
于晓琳袁祥勇黄希庭
关键词:自我发展同化效应
背景任务刺激间的时距对前瞻干扰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前瞻记忆是指形成和保持一个意向直到合适的情境或时间再执行的一种记忆任务。由于在执行背景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和提取前瞻意向,使成功执行前瞻记忆任务与加工背景任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保持前瞻记忆意向对背景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有影响的现象称之为前瞻干扰效应。本研究通过操纵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的两个实验,考察了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对时间性前瞻记忆和事件性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缩短,两类前瞻记忆干扰效应量的对比关系发生了变化,且在背景任务刺激间时距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执行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时,被试查看时钟的策略也有差异。提示了时间性前瞻记忆任务与事件性前瞻记忆任务认知加工机制上的不同。
袁宏袁祥勇尹天子陈幼贞黄希庭
关键词:事件性前瞻记忆
拓扑性质对视觉新异刺激时距知觉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当不被预期的新异刺激出现在重复的标准刺激序列中时,相比标准刺激它的呈现时间往往会被高估,这种现象被称为时距知觉中的新异刺激效应。结合这一现象,本研究考察了对视觉新异刺激时距知觉的高估是否会受到拓扑性质的影响。实验采用新异刺激范式,要求被试比较不同条件下新异刺激与标准刺激的呈现时间,结果发现(1)当标准刺激与新异刺激表现出拓扑性质的差异时,被试更倾向于高估新异刺激的呈现时间;(2)相对于其他几何性质的变化,拓扑性质的变化能够导致更大程度的新异刺激效应。这些结果表明拓扑性质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时间信息,对视觉新异刺激时距知觉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进一步支持了知觉物体的拓扑学定义。
李宝林陈有国袁祥勇Todd Jackson黄希庭
关键词:拓扑性质时距知觉
意向保持间隔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2016年
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意向保持间隔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一通过嵌入前瞻目标的背景任务来操纵保持间隔,实验二通过在背景任务之前加入不同时长的填充任务来改变意向保持间隔。结果发现,(1)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越长,前瞻记忆成绩越差;(2)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和填充任务的时长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成绩最好的为15min-2min组,最差的为15min-15min组。结果表明,背景任务和填充任务阶段对于个体保持前瞻意向可能有不同的功能。
尹杰袁祥勇黄希庭
视听时间再校准:适应空间与适应客体的联合及独立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同一事件的视听成分即使同时发生,由于两种信息的物理传播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大脑知觉到它们的时刻仍会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再校准指大脑可以最小化并适应这段时间延迟的现象。本研究采用"适应—测验"范式,在适应阶段连续给被试呈现视觉先于听觉或听觉先于视觉128ms的刺激对,在测验阶段以时序判断任务来测量被试此时主观同时点的变化。通过操纵适应及新异视听刺激对(即适应客体与新异客体)在测验阶段出现的空间位置,探索空间与客体因素对视听时间再校准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适应客体出现于适应空间时,主观同时点显著偏向了时间延迟的方向;同样显著或边缘显著的主观同时点偏移还发生于适应客体出现于未适应空间时,以及新异客体出现于适应空间时。研究表明,视听时间再校准在不同空间中的表现取决于适应空间与适应客体的联合或独立作用。
袁祥勇黄希庭毕翠华袁宏
跨通道情境下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的效应比较
2013年
为了探讨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和间断效应的异同,研究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1以2500ms和4500ms为目标时距,采用相同的刺激序列(视觉呈现时距信号,听觉呈现干扰信号或中断信号),要求3组被试分别在控制、干扰及中断条件下完成相应任务,结果发现不管2500ms或4500ms时,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间断效应更明显;同时发现在2500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而4500ms时仅在中断条件下出现了位置效应,这可能由于实验1的控制及干扰任务中的4500ms时的"晚"位置的时间确定性较高,以致掩盖了位置效应。为了降低"晚"位置出现的确定性,更好地对比两种范式中的效应,实验2将目标时距设置为1500ms和2500ms,结果发现在1500ms或2500ms时,不管控制、干扰还是中断条件下均发现了位置效应,且中断条件较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下间断效应更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跨通道情境下同一种刺激序列中双任务范式与计时中断范式中位置效应是否相同局限在一定时间范畴;计时中断范式中的中断效应对计时的消弱较双任务范式干扰效应更显著。
尹华站李丹袁祥勇黄希庭
低自尊个体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被引量:40
2012年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情感性评价,影响着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应对方式。低自尊个体由于容易知觉到外部的拒绝性信息,也更倾向于将别人的行为知觉为拒绝,因而存在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本文首先综述了低自尊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特点,其次简单介绍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常用研究范式(Stroop范式、点探测任务、空间线索任务、惊吓探测范式、注意监测任务、注意转移任务),随后列举了解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理论(社会计量理论、关系图式理论、注意成分说、注意控制说),最后总结了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脑机制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自尊结构的复杂性,注意偏向的信息加工阶段性及其脑机制,注意训练的作用机制及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本土研究等问题。
李海江杨娟袁祥勇覃义贵张庆林
关键词:低自尊
时间再校准的适应后效独立于空间选择性注意
大脑对同—客体的跨通道成分间很短的时间延迟的适应现象,即为时间再校准。以往的研究发现视听时间再校准具有空间特异性,适应后效只会发生在适应空间;时间再校准也受到适应客体(适应阶段所采用的视听刺激对)的调节,如果发生适应的客...
袁祥勇黄希庭
多感觉整合的时间再校准被引量:4
2011年
跨通道刺激的时间同步性是多感觉整合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刺激物理传导与神经传导的差异,它们在时间上并非完全匹配。时间再校准指大脑能够适应跨通道刺激间很短的时间延迟的现象,反映了多感觉整合在时间维度上的可塑性,表现为适应相继呈现的跨通道刺激后,主观同时点向时间延迟方向的偏移。本文主要介绍了时间再校准的通道效应与潜在机制,其初始加工阶段,它与刺激内容加工的关系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今后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探索时间再校准能否发生于早期加工阶段,检验其认知过程是否具有双向性,探讨空间选择性注意的作用,并结合神经机制的研究,从综合的视角进行更完善的理论建构。
袁祥勇黄希庭
自我相关未来思考:两种基本类型及其主要心理成分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自我相关未来思考是个体产生自我相关未来想法的心理加工,它包括未来情景思考和未来个人语义思考两种基本类型。两类思考都需记忆、自我和主观时间三种主要心理成分参与,但参与的具体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未来情景思考可能主要依赖于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自我知识和语义自我知识、经验时间;未来个人语义思考可能主要依赖于语义记忆、语义自我知识和知道时间。三种主要心理成分在两种思考类型中的作用可能是相同的,其中,记忆是原材料,自我起引导作用,主观时间是先决条件。将来可以参照思考未来公众抽象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自我和记忆在未来个人语义思考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探究不同心理成分内部及成分间的交互作用进而了解各成分在自我相关未来思考中的作用机制。
王彤李林袁祥勇黄希庭
关键词:记忆自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