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艳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KCNE基因家族与长QT综合征
- 2003年
- KCNE基因家族是一组基因结构上相似,编码产物结构功能相近的一组基因,它们的蛋白产物被称作Mink相关肽(mink-related peptides MiRPs),是构成电压门控钾通道的辅助亚单位-β亚单位,与相应的钾通道的α亚单位相互作用形成稳定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体-完整的钾通道.
- 裴艳徐文渊
- 关键词:KCNE基因
- P波离散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预测特发性房颤(IAF)、继发性房颤(SAF)和房性早搏(APC)的价值。 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28例IAF、37例SAF、17例APC和22例健康对照组的Pmax、Pd值进行比较,并以Pmax≥110ms,Pd≥40ms为阳性指标,评估Pmax和Pd对IAF、SAF和APC的预测价值。 结果 IAF组的Pmax和Pd值为121.80±15.65和50.36±18.55;SAF组为126.41±7.22和50.54±18.85;APC组为110.01±6.2和48.24±22.98,而健康对照组为108.4±1.33和28.00±14.24。IAF组、SAF组和APC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Pmax、Pd是预测阵发性房颤和APC较好指标。
- 牛开亚裴艳林捷陈义汉徐文渊
- 关键词:P波离散度房性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心电图
- 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QTc、STc、Tc变化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中QTc、STc、Tc的变化 ,并试图由此变化推测细胞离子流的改变。方法 采用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 15 3例房颤患者和 88例窦性心律对照组的QT、RR、ST、T值 ,以Bazett公式分别对QT、ST、T进行校正 ,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同时对冠心病及高血压两亚组的房颤与窦性心律者相应参数也进行比较。结果 房颤组的QTc为 4 4 0 .6 1± 4 .2 7ms,STc为 16 1.19± 3.2 6ms,Tc为 192 .2 7± 2 .88ms;对照组的QTc、STc、Tc分别为 4 2 5 .13± 3.35 ,15 7.89± 3.0 9,172 .89± 3.77ms .房颤组QTc延长 ,Tc延长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STc在房颤组也延长 ,但无统计学意义。亚组间显示相同结果。结论 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中代表心肌复极的参数QTc、Tc延长 ,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钾离子通道重构有关。
- 裴艳牛开亚陈义汉徐文渊
- 关键词:房颤体表心电图QT间期T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