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兴彪
- 作品数:23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广西铜鼓设计解构及文创运用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以广西在地铜鼓为研究样本,通过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的提取,探析模块化应用策略下铜鼓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衔接的方法,实现铜鼓文化设计传承与创新。方法综合博物馆考察、网络搜索和文献阅读等方法,收集广西在地铜鼓典型样本,归纳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基本规律及视觉效应,提取有效造型线条及典型的纹样装饰,并运用分解、重构、平滑处理等方式对图形元素进行优化,搭建模块化的图形元素资源库。最后,在“三月三”节日花灯设计案例中予以体现。结论通过“归纳—提取—分解—重构”的现代设计手法,将广西铜鼓三维空间造型与装饰图案运用在现代设计中,既有利于引导产品文化价值提升,又能够推动广西铜鼓文化的传播,并在日常应用中予以传承。
- 彭融雷璐褚兴彪
- 关键词:解构
- 侗族鼓楼要素提取及益智玩具转化应用研究
- 2022年
- 榫卯结构是中国大木作重要结构形式,在少数民族中,侗族建筑在其大木作上较为突出,特别是鼓楼大木作。鼓楼是侗族文化象征与标识,是中国大木作重要组成部分,其视觉观感与内部构架在糅合民族技艺与审美形式的同时,彰显民族艺术独特感染力。鼓楼大木作在当今益智玩具中的应用较少,因此文章以象形拓展策略将鼓楼内部构成、外部形式、插接构件进行模块化归纳并转化运用到益智玩具模型设计中,助其娱乐的同时来弘扬侗族鼓楼文化。
- 吕金亚李泰霖褚兴彪刘庆涛
- 关键词:侗族鼓楼益智玩具设计思维文化传承
- 基于湘桂黔界邻区调查的侗族传统村落生态智慧系统构建
- 2023年
- 侗族传统村落生态智慧是族群生命观、非物质文化传播及生态知识遍布的系统构建。其诗意栖居的理想生态关联智慧为“辨物居方”、“与祖先同在”、居安思“久”三要素。文章以侗族传统村落表象为切入点,认为视觉意义上的干栏木构、稻作田园、山水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具有内在成因,是生态智慧构建、是族群对生存认知的重要追求。生态智慧不仅是一个目的,更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因此,侗寨景观构建特色小镇、侗寨旅游开发、乡村振兴是侗族传统村落生态智慧优化的最佳策略。
- 安德利原琛淞褚兴彪
- 关键词:传统村落生态智慧生命观非物质文化生态知识
- 和顺古镇空间特征及传承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和顺古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聚落构架、建筑理念的民族设计特色,根据调查其传承现状,探讨发展策略,发现古镇对文化传承出现正向效应与负向效应,表现为古镇边界、公共建筑具有良好的传承性,而新开发民居则有建筑特色消失倾向。认为古镇建筑装饰符号具有较好的民族艺术传承性,而具有民族艺术的包容性正是和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褚兴彪
- 关键词:古镇审美文化传承
- 传统村落小渔村景观设计文化研究
- 2019年
- 以阳朔小渔村为研究对象,分析民居建筑装饰文化,通过调研以及文献分析为研究手法,认为小渔村景观以儒道互补为基础构建,景观空间布局呈聚合性,注重对自然环境适应性改造,符合道家传统思想对人地关系处理的生态性,儒家文化体现在空间处理秩序性;民居装饰涵盖题材广泛,以趋吉意象为先导进行多样式变化;趋吉纹饰出现在民居门、窗、梁柱等具有象征性较强的建筑节点,体现传统纹饰题材与和部位相对的秩序性,反映了民俗心理和正向审美意象。
- 高昊天李宜轩谢博朗褚兴彪
- 关键词:传统村落民居建筑装饰艺术
- 山东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应用研究
- 乡村聚落景观是中国乡村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占有土地面积的绝大部分。当今,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困扰。本研究主要关注山东区域的乡村,选取合理评价指标,构建山东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进行评价...
- 褚兴彪
- 关键词:乡村聚落
- 文献传递
- 侗族大木作墨师文应用研究
- 2024年
- 墨师文是侗族大木作技艺标识符号,掌墨师通过22个墨师文符号组合形成木构建筑标识系统。因墨师文组合灵活多变且晦涩难懂,难以被行外人所熟知而被蒙上神秘面纱。通过对掌墨师口述史解读及实地调研,将大木作技艺、场景、思维、逻辑等要素贯通后,认为墨师文是“匠意”表达结果,而“匠意”在整个建筑营造体系中起到核心作用。故墨师文研究不仅注重技艺解读,更应强化掌墨师掌控营造流程中的动态思维。
- 褚兴彪原琛淞
- 一种省力坚果开果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省力坚果开果器,涉及开果器技术领域,包括底板、两个支撑座、内压板、手柄组成,支撑座分别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底板上,内压板一端与两个支撑座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内压板可借助于第一转轴在底板上部做顺时针或逆...
- 褚兴彪宋淑芳韦丽君
- 文献传递
-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技艺调查研究
- 2022年
- 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与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杨家埠年画以其淳朴的气息、规整的造型、浓丽的色彩和奔放的风格区别于其他两者,在传统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中国一种特有的绘画形式,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视觉形式,这种绘画形式包含了人民对生活、劳动的主观反映和情感寄托,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祈求祝福平安的象征方式。
- 李泰霖褚兴彪
-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绘画形式杨家埠年画传统民间艺术情感寄托
- 程阳八寨侗族关公磨刀节
- 2024年
- 侗族重视民族节日,有“百节之乡”美誉。磨刀节是南侗地区的重要节日。该节日因具备原生性及融合性,因此具有“他者目光”及“我者叙事”的双重文化属性,其表达有民族文化传承及重塑的特质意义,映现出民族交融的典型特征。
- 李宜轩褚兴彪
-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节日民族交融原生性侗族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