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雅丽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猪白细胞介素-2在甲醇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16
- 2004年
- 将猪白细胞介素-2(pIL-2)的完整cDNA序列克隆到甲醇酵母(Pichiapastoris)表达载体pPIC3 5K中,在E.coli体系中鉴定得到阳性克隆子pPIC3 5K-IL2。将pPIC3 5K-IL2经SacI线性化后,转化入经LiC1致敏的P.PastorisGS115菌株中,得到的重组菌株经1%浓度甲醇诱导后,利用SDS-PAGE电泳,斑点杂交及去糖基化酶消化证实,在培养上清中获得了分泌型表达的猪白细胞介素-2(蛋白分子量约为20KD),其表达量可达到80mg/L。用CTLL-2细胞进行活性检测,生物学活性可达2×106IU/ml。对其表达情况进行时间梯度分析,确定第5天表达量达到最高点,为最佳诱导时间;分析连续4个批次的重组菌株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在适当菌体浓度下连续培养均能稳定、高效的表达外源蛋白pIL-2。本实验为进一步大规模生产pIL-2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严琳陈焕春覃雅丽何启盖肖少波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甲醇酵母基因表达
- 伪狂犬病gG-ELISA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14
- 2004年
- 利用gG基因表达产物建立了g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别诊断方法,以该方法检测100份猪血清,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区分gG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临床应用表明,该方法结果与其它临床诊断结果符合率高。以该方法在部分使用gG基因缺失疫苗的猪场做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842份血清,检出242份阳性,阳性率为28.74%。
- 唐勇陈焕春覃雅丽方兵兵何启盖金梅林吴斌刘正飞
- 关键词:伪狂犬病ELISA基因缺失苗伪狂犬病毒
- 伪狂犬病毒gG基因的表达及gG-LAT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4
- 2003年
- 依据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Rice株序列合成针对g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PRV鄂A株中扩增出gG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BluescriptⅡSK+质粒中并测序,用SacⅠ和HindⅢ酶切,将gG基因融合到pET 28a质粒中T7启动子下游,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pET 28a gG1,结果并未获得表达。再用NotⅠ切除gG基因后小半部分片段,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pET 28a gG2,使其在E.coli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经SDS PAGE分析,表达特异带为47KDa,斑点杂交证实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细菌裂解液的上清之中,上清经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透析,PEG20000浓缩,ELISA分析表明,经初步纯化的表达产物可与抗PRV猪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该产物致敏空白乳胶建立gG 乳胶凝集试验(gG LAT),检测340份血清,结果表明gG LAT能区分gG基因缺失疫苗活苗免疫猪与自然感染野毒的血清学阳性猪,且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 唐勇陈焕春覃雅丽何启盖肖少波
-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基因表达
- 氯霉素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3
- 2002年
- 以人工合成的氯霉素 -牛血清白蛋白 (CAP- BSA)为包被抗原 ,氯霉素 (CAP)为竞争半抗原 ,两者与一定量的抗CAP- Mc Ab反应。结果表明 ,理想的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 1.2 5 mg/ L ,抗 CAP- Mc Ab稀释倍数为 1∶ 12 0 0 0 ,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 1∶ 5 0 0 0 ,最适检测范围为 1~ 10 0 μg/ L,最小检测量为 0 .1μg/ 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3.6 2 %和 5 .19%。得到回归方程 (y =1.2 730 - 0 .6 74 5 x,r2 =0 .9779)和标准曲线 ,从而建立了快速定量测定 CAP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i EL ISA)。
- 石德时周斌覃雅丽王桂枝
- 关键词:氯霉素残留CIELISA动物性食品
- 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3
- 2001年
- 用人工合成的氯霉素 -人血清白蛋白 (CAP- HSA)作抗原免疫 BAL B/ c小鼠 ,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 1株分泌抗CAP单克隆抗体 (Mc Ab)的杂交瘤细胞 1F9。经检测 ,其分泌的抗体亚类为 Ig G1 ,杂交瘤染色体数目 84~ 96条 ,间接EL 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 1∶ 2 5 6 ,诱生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可达 1∶ 6× 10 5。该细胞连续培养生物学性状稳定 ,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i EL ISA)显示 ,其与供试抗生素交叉反应小 。
- 覃雅丽石德时王桂枝陈焕春
- 关键词:氯霉素单克隆抗体
- 抗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19
- 2000年
- 用人工合成的氯霉素-人血清白蛋白(CAP-H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一株分泌抗CAP单克隆抗体( McAb)的杂交瘤细胞 1F9。经检测,其分泌的抗体亚类为 IgG1; 杂交瘤染色体数目 84- 96 条;间接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256,诱生腹水抗体效价可达1:6×105;该细胞连续培养生物学性状稳定,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显示与供试抗生素交叉反应小。该单抗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覃雅丽石德时王桂枝陈焕春
- 关键词:氯霉素单克隆抗体CIELISA
- 氯霉素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3
- 2001年
- 采用改进的混合酸酐法合成的免疫原氯霉素琥珀酸酯牛血清白蛋白 (CAP HS BSA) ,经红外波谱鉴定后 ,免疫 5只家兔 ,3个月后 ,产生合格氯霉素抗血清 ,用双向琼脂扩散方法测定效价为 1:16。此氯霉素 (CAP)抗血清与氯霉素半琥珀酸酯和琥珀酸钠氯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 85 0 .0 %、80 0 .0 % ,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 5 甲氧嘧啶、水溶性氟哌酸、青霉素、链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 0 .0 1%。
- 石德时王桂枝毕丁仁覃雅丽殷斌烈
- 关键词:人工抗原药物残留检测ELISA
- 伪狂犬病病毒Ea株gE基因主要抗原区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被引量:8
- 2002年
- 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抗原 ,可用于伪狂犬病根除计划中的鉴别诊断。为了获得大量的抗原 ,将编码gE主要抗原区域的基因片段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中 ,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GS1 1 5酵母 ,通过G41 8抗性筛选得到一株多拷贝的重组酵母 ,经甲醇诱导表达了截短的gE蛋白 ,并分泌到胞外。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大小为3 3kD。ELISA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重组酵母的诱导培养上清不需纯化可直接作为抗原检测gE的抗体 。
- 覃雅丽陈焕春唐勇何启盖徐引弟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巴斯德毕赤酵母
- 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gE乳胶凝集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02年
- 将伪狂犬病病毒 (PRV)Ea株 gE 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段融合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2 8b的T7启动子下游 ,构建成原核表达质粒 ,经IPTG诱导 ,SDS -PAGE和Westernblot印迹分析 ,证实 gE 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分子量为 38kD ,位于包涵体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 ,复性产物致敏乳胶 ,并对抗原致敏浓度、致敏时间、致敏温度进行优化 ,建立了gE乳胶凝集试验 (gE -LAT)。该方法不仅能显著区分 gE 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猪血清和野毒感染猪血清 ,而且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检测临床 36 0份猪血清 ,阳性率为 5 7 78% (2 0 8/ 36 0 ) ,比国外阻断 gE -ELISA的 5 8 0 6 % (2 0 9/ 36 0 )略低 ,阳性符合率为 94 86 % (2 0 3/ 2 14 ) ,总符合率为 96 94 % (349/ 36 0 )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 唐勇陈焕春肖少波覃雅丽何启盖任裕其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大肠杆菌鉴别诊断方法
- 猪伪狂犬病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包括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和贮存者.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
- 覃雅丽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巴斯德毕赤酵母单克隆抗体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