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娜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抗体
  • 2篇胆汁
  • 2篇胆汁性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胆汁性
  • 2篇伤风
  • 2篇破伤风
  • 2篇破伤风毒素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甲状腺功能异...
  • 2篇甲状腺过氧化...
  • 2篇甲状腺过氧化...
  • 2篇过氧化
  • 2篇过氧化物
  • 2篇过氧化物酶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30...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王晗
  • 7篇谢娜
  • 5篇毛远丽
  • 4篇刘爱霞
  • 4篇陈霖
  • 4篇徐军
  • 4篇赵静
  • 4篇李伯安
  • 3篇刘佳
  • 2篇于长明
  • 2篇陈薇
  • 2篇杨丽华
  • 2篇卞成蓉
  • 2篇张晓鹏
  • 2篇张岚
  • 2篇房婷
  • 2篇宋永继
  • 2篇张金龙
  • 2篇于蕊
  • 2篇任军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行以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IFN-α)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dysfunction,TD)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32例经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59例(60.0%),女性173例(40.0%),平均年龄(43.5±32.7)岁。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酶法、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检测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肝功能、HCV RNA和HCV RNA分型等指标。结果经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后,67例(15.5%)发展为TD,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占58.2%。男女发病比例1∶3.8。32例(47.8%)为治疗后3个月内发生,58例(86.6%)在6个月内出现。停止抗病毒治疗后,63例(94.0%)12个月内自发或经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仅4例(6.0%)发展为持续性TD。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和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是T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CHC患者行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后,15.5%患者发展为TD,以女性为主。女性和治疗前TPOAb及TGAb阳性是发展为TD的危险因素。
王晗谢娜徐军赵静陈霖卞成蓉刘爱霞戴亮张岚毛远丽李伯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Α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a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丙肝患者经以干扰素-a 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TD)的临床特点及预测因素。方法 以2014 年 10月~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451 例经以干扰素-a 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
王晗刘佳徐军赵静谢娜陈霖刘爱霞戴亮张岚卞成蓉毛远丽李伯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Α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人破伤风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体外亲和筛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构建人破伤风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抗破伤风毒素重链C端(TeNT-Hc)的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方法利用RT-PCR从5名破伤风抗体滴度较高的健康献浆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获得全套人破伤风抗体VH和VL基因,经过重叠PCR将VH和VL基因连接获得scFv片段。将scFv片段克隆至pCANTAB5E载体,电转化大肠TG1感受态菌,获得抗体库。以TeNT-Hc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3轮筛选,获得特异性人源性抗TeNT-Hc单链抗体。scFv由pET32a(+)表达载体表达,产物包涵体采用HisTrap FF预装柱纯化并透析复性。采用非竞争酶免疫实验法测定scFv亲和常数(affinity constant,KD值)。检测scFv抑制TeNT-Hc与神经节苷脂GT1b结合的体外中和活性,计算抑制率。结果构建库容量为1×108的人破伤风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经过筛选获得3株特异性较好的人源性抗TeNT-Hc单链抗体。原核表达结果显示,3株scFv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45%。包涵体经洗涤、纯化和复性后,scFv均保持了与TeNT-Hc的特异结合活性,1 L培养物经纯化后可获得4~6 mg scFv蛋白。亲和力测定结果,27G、22D和S-4-7H-scFv的KD值分别为(1.25×10-7),(2.31×10-7)和(1.97×10-7)mol/L。3株抗体对TeNT-Hc与神经节苷脂GT1b结合的抑制率分别为64.5%,58.6%和51.5%。结论人破伤风免疫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具有体外中和活性的特异性抗TeNT-Hc单链抗体的获得,为人破伤风基因工程中和抗体的制备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晗于蕊张晓鹏任军谢娜樊红艳张金龙房婷于长明陈薇
关键词:破伤风破伤风毒素单链抗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细菌噬菌体
尿沉渣工作站在肝病患者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Lab UMat尿沉渣工作站尿液白细胞数(LEU)、细菌定量计数(BAC)、粘液丝(MUC)等指标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Lab UMat尿沉渣工作站检测292例肝病患者尿液中LEU、BAC和MUC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LEU、BAC和MUC在尿路感染时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肝病患者尿路感染以G-菌感染为主占80.5%,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G+菌以屎肠球菌居多。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BAC在尿路感染诊断价值ROC面积为0.82,灵敏度为77.83%,特异度为90.2%;LEU ROC面积为0.85,灵敏度为87.6%,特异度为83.3%;MUC ROC面积为0.63,灵敏度为60.3%,特异度为72.7%。随着BAC水平的不断升高,尿LEU、MUC和血PCT、DBIL、TBIL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t=13.8,t=12.3,t=4.5,t=15.2,t=11.6;和t=16.7,t=17.1,t=10.8,t=20.3,t=19.6;P<0.01)。结论:Lab UMat尿沉渣工作站对辅助诊断尿路感染具有较高价值。
王晗何叶莉谢娜耿伟李妍杨宁李沛然郭桐生朱剑功毛远丽
关键词:尿沉渣细菌感染降钙素原
人源抗破伤风毒素单链二硫键稳定抗体的重组设计与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构建人源抗破伤风毒素重链C端单链二硫键稳定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采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获得二硫键稳定的抗破伤风毒素重链C端(TeNT-Hc)单链抗体基因(27G-scdsFv)。连接pET22b(+)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IPTG诱导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法鉴定表达产物。ELISA检测27G-scdsFv体外抗原特异结合活性和抗体相对稳定性;非竞争酶免法检测抗体亲和力。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7G-scdsFv体外中和活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获得正确的27G-scdsFv基因。原核表达scdsFv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0%。复性后的27G-scdsFv保持了与TeNT-Hc的特异结合活性,亲和力较其scFv形式略有提升,KD=0.93×10-7mol/L,1 L培养物可获得5 mg scdsFv蛋白。27G-scdsFv的稳定性较scFv形式明显增强。27G-scdsFv在体外可以明显抑制TeNT-Hc与神经元细胞的结合。结论成功构建人源抗破伤风毒素重链C端单链二硫键稳定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有活性的目的蛋白,为27G-scdsFv的进一步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王晗于蕊张晓鹏任军谢娜樊红艳张金龙房婷于长明陈薇
关键词:原核表达
AMA-M2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阳性(AMA-M2)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免疫学等实验室诊断特点,推进临床PB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00例AMA-M2阳性的PBC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AMA、SMA、LKM和PCA等5种自身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7种主要肝抗原:Sp100、PML、gp210、LKM-1、LC-1、SLA/LP和Ro-52。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ALP、γ-GT等生化指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WBC、RBC、HGB、PLT和PT等血液学指标。结果患者自身抗体检测:ANA荧光模型主要包括核膜型、多核点型、着丝点型和胞浆颗粒型,阳性率分别为70%、52%、43%、3%。荧光模型组合方式包括:多核点型+核膜型、着丝点型+核膜型、着丝点型、多核点型、胞浆颗粒型以及仅AMA阳性者,阳性率分别为42%、28%、15%、10%、3%、2%,荧光滴度均≥1∶320。SMA、PCA、LKM阳性率均低于5%。患者主要肝抗原为Ro-52、gp210、PML和Sp100,阳性率分别为53%、44%、43%、24%,荧光滴度≥1∶320,而LKM-1、LC-1、SLA/LP阳性率均低于5%。PML、Sp100及Sp100+PML与gp210的阳性一致率分别为29%、11%、7%。临床血液检测结果显示有41%的患者WBC和RBC降低,53%的患者HGB降低,38%的患者PLT降低,而有42%的患者PT延长。生化检测结果显示有96%和93%的患者ALP和γ-GT升高。结论 AMA-M2阳性的PBC患者具有高滴度、特征性自身抗体荧光模型及自身肝抗原,结合临床血液及生化检测结果将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王晗徐军刘佳郭静霞谢娜赵静陈霖宋永继杨丽华刘爱霞李伯安毛远丽
关键词:自身抗体免疫印迹法
AMA-M2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生物化学指标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阳性(AMA-M2)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生物化学指标特点,为临床PBC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2012年3月280例AMA-M2阳性的PBC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蛋白、脂类、胆红素及酶类等16项血清生物化学指标。采用毛细电泳技术,分析患者6种血清蛋白变化情况。采用光电比色法和发色(吸光度)法分别检测患者WBC、RBC、HGB、PLT以及PT等临床血液学指标。采用魏氏法检测患者血沉变化。结果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血清蛋白及脂类以ALB、TC异常率最高,分别为52%、40%。超过50%的患者出现酶类及胆红素代谢结果异常,异常率由高到低分别为GGT(96%)、ALP(93%)、TBA(81%)、AST(73%)、DB(66%)、CHE(66%)、LAP(63%)、ALT(61%)、TB(54%),其中以DB、GGT、TBA变化幅度最高[≥2倍正常值上限(ULN)],其次为ALP、TB、ALT、AST(1倍ULN),LAP低于1倍ULN。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异常主要体现在γ球蛋白和白蛋白百分比,异常率分别为71%和57%,且前者出现低于1倍ULN升高。近半数患者出现临床血液学指标变化,异常率由高到低是:ESR、HGB、RBC、PT、PLT、WBC,其中以ESR的异常率最为突出84%,其余依次为HGB(49%)、RBC(46%)、PT(44%)、PLT(41%)、WBC(39%),变化幅度以ESR最高(1倍ULN),其次为RBC、HGB、PT(≤1倍ULN)。结论 PBC患者血清蛋白和脂类、酶类和胆红素代谢以及血清蛋白分布等多种生化指标变化特点,结合临床血液学特点,将为PBC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王晗徐军刘佳郭静霞谢娜赵静陈霖宋永继杨丽华刘爱霞李伯安毛远丽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酶比色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