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兵
- 作品数:48 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早稻品种幼苗期抗寒生理生化特性比较(摘要)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筛选耐寒优良水稻品种,选用18个早稻品种进行试验,在苗期设置3个不同低温冷害处理,观察幼苗在低温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8个水稻品种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低温的反应各异,但随处理温度越低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品种间生理指标变化幅度有差异。
- 赵杨魏颖娟蒋鹏曹放波谢小兵陈佳娜伍丹丹夏冰邹应斌
- 关键词:品种间生理生化特性幼苗期早稻低温冷害
- 光、氮、密及其互作对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杂交稻大面积种植为提高我国水稻单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稻田氮肥用量过高、灌浆结实期阴雨寡照频发、种植方式向轻简化和机械化转变严重制约了杂交稻高产、稳产及其推广运用。本研究开展了栽插密度与基本苗配置、施氮水...
- 谢小兵
- 关键词:杂交稻施氮水平栽插密度基本苗数氮肥利用率
- 文献传递
- 不同产量水平下超级稻产量形成特点和氮肥利用率研究
- 明不同产量水平下超级稻产量形成特点和氮肥利用率,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高产水稻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材料,设3种氮肥处理(N1:225 kgN hm-2、N2:161~191 kgN hm-2、N3:0 kgN ...
- 蒋鹏谢小兵黄敏周雪峰邹应斌
- 关键词:超级稻氮肥利用率干物质
- 湖南晚稻补种救灾早熟晚粳品种的筛选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探讨晚稻秧苗遭受洪涝灾害后的补救措施,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引进了18个不同熟期晚粳品种在长沙进行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从播期来看,以6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5.60 t/hm2),且与6月10日和7月10日播种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从品种来看,吉粳83号、沈农265和辽星1号的产量表现较好,特别是吉粳83号,其6月25日播种的产量达7.50 t/hm2,其高产主要表现在顶3叶更长更宽和抽穗前后积累的干物质更多;各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00~117 d,比品种原产地减少了25~54 d。由此可见,在双季晚稻遭受洪涝灾害后,从中国东北三省引进适宜的早熟晚粳品种可作为湖南双季稻区晚稻生产的灾后补种品种。
- 谢小兵蒋鹏黄敏邹应斌
- 关键词:晚稻粳稻
- 施氮量对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以两优培九、Y两优1号、玉香油占和黄华占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华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2011年N2(22...
- 谢小兵蒋鹏黄敏曹放波周雪峰张瑞春陈佳娜伍丹丹邹应斌
- 关键词:双季超级稻施氮量作物产量干物质生产
- 文献传递
- “三定”栽培对双季超级稻养分吸收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1年
- 为探讨南方双季超级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及利用规律,于2008—2010年在湖南长沙和浏阳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陵两优268和超级晚稻丰源优299、天优华占为材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三定"栽培、免耕摆栽和传统栽培条件下双季超级稻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氮、磷、钾吸收积累特点及氮肥利用率。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双季超级稻生长前期(分蘖中期)氮、磷、钾的吸收量较低,幼穗分化期差异小,而齐穗期(早季平均为10.71、2.23和11.82gm?2,晚季平均为12.25、2.69和16.37gm?2)和成熟期(早季平均为13.61、3.01和13.71gm?2,晚季平均为17.16、3.31和18.31gm?2)较高;氮肥的偏生产力(平均为53.40kgkg?1)、吸收利用率(平均为55.98%)、农学利用率(平均为22.27kgkg?1)较高,分别提高29.00%、88.92%和46.67%。免耕摆栽双季超级稻不同生育时期氮、磷、钾的吸收特点与"三定"栽培相似,但其氮肥的偏生产力、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平均为50.24kgkg?1、52.75%和19.33kgkg?1)分别比"三定"栽培降低6.29%、6.12%和15.19%。由此可见,双季超级稻生产采用"三定"栽培技术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
- 蒋鹏黄敏Md. Ibrahim曾燕夏冰施婉菊谢小兵邹应斌
- 关键词:超级稻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栽培
- 基于黄金分割法的水稻合理密植优化及试验验证
- 为了探明运用黄金分割法所确定的栽插密度下水稻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的特点,以不同秆高的品种湘早籼24号(51.5cm)、陵两优268(60.0cm)、湘晚籼12号(64.2cm)、丰源优299(71.1cm)...
- 谢小兵
- 关键词:栽插密度干物质积累
- 文献传递
- 不同生态点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研究(摘要)
- 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生态点和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研究超级杂交稻和常规稻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不同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氮肥利用率和养分吸收积累规律,探明不同生态点超级杂交稻和常规稻生产能否实现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 单双吕谢小兵陈佳娜曹放波李志斌高伟张恒栋黄敏邹应斌
- 关键词:水稻施肥养分利用率
- 双季稻栽培方式对冬闲期杂草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013年
- 于2009~201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三定"栽培、免耕摆栽、传统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对冬闲期稻田杂草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和免耕摆栽方式下冬闲期杂草的密度、单株干重和单位面积生物量以及土壤表层(0~5 cm)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冬闲期杂草单位面积生物量、单株干重、单位面积密度与土壤表层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冬闲期杂草在双季稻稻田土壤养分循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 周雪峰蒋鹏谢小兵邹应斌
- 关键词:双季稻栽培方式冬闲期杂草土壤养分
-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特点,以穗粒结构相近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为材料,于2011-2013年在长沙(N 28°12′)进行了高氮(225 kg/hm^2)、中氮(113-161 kg/hm^2)、不施氮(0 kg/hm^2)处理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平均产量9.55和9.57 t/hm^2,比黄华占增产5.99%,比玉香油占增产9.38%,增产显著;成熟期平均干物质积累量18.05和18.24t/hm^2,分别比黄华占、玉香油占增加7.12%和11.22%,差异显著;氮吸收量为189.5-193.9 kg/hm^2,分别比黄华占和玉香油占增加5.45%和4.41%,但产量与N、P、K吸收量之间呈非线性二次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显著;每667 m^2氮、磷、钾需要量分别为19.79和20.09 kg、3.90和4.09 kg、20.57和22.37 kg,显著低于常规稻品种,并且在施氮肥条件下,产量与N、P、K养分需要量之间为显著线性相关;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率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超级杂交稻氮收获指数为68.6%和69.1%,显著高于常规稻(62.7%和64.0%),但品种间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差异不显著。可见,超级杂交稻高产与N、P、K养分高效利用相协调。
- 夏冰蒋鹏谢小兵赵杨魏颖娟黄敏邹应斌
- 关键词:超级稻干物质氮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