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忠
- 作品数:18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学技术诊断包虫病的评价被引量:8
- 1989年
- 徐明谦沈树仪朱兵谭家忠阿不都哈德·库尔班
- 关键词:包虫病免疫学技术
- 阿苯哒唑长期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5年
- 阿苯哒唑长期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谭家忠,王龙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包虫病研究室乌鲁木齐卫生部包虫病防治培训基地临床部830001)阿苯哒唑(Albendazole,Alb)现已作为抗棘球蚴病的首选药物,本组通过对24例肝脏囊型包虫病患者(...
- 谭家忠王龙文
- 关键词:阿苯哒唑肝包虫病包虫病
- 肝包虫病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被引量:9
- 2009年
-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地方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在我国的西部及北部流行甚广,包虫病分为囊性与泡性两类,前者为常见病占98%,后者属恶性寄生虫病占2%,严重危害农牧民和疫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一、肝囊性包虫病手术治疗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952—2007年采用多种手术方法治疗肝囊性包虫病6100例,经历几代医师锲而不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了几种手术方法:
- 徐明谦朱兵王自立戈小虎孔长青谭家忠克里木·阿不都热依木王龙文阿不都·外力
- 关键词:治疗并发症肝包虫病手术方法肝囊性包虫病寄生虫病身体健康
- 高渗盐水局部治疗包虫病的临床应用(附154例报告)被引量:2
- 1994年
- 高渗盐水局部治疗包虫病的临床应用(附154例报告)谭家忠,徐明谦,王彦海,哈得尔,杨建新,外力,吴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包虫病研究室乌鲁木齐830001)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理想的包虫病局部化疗药物,这是包虫病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本文报道了自19...
- 谭家忠徐明谦王彦海哈得尔杨建新外力吴幸
- 关键词:包虫病高渗盐水
- 口服阿苯哒唑在包虫病患者体内代谢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采用阿苯哒唑(Alb)治疗包虫病患者的同时,选择部分病例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测定出服药后不同时限时患者血浆中的 Alb 及有效代谢物阿苯哒唑亚砜(AlbSO)的浓度.结果表明 Alb 在人体内主要表现形式为 AlbSO,且消长过程明显.对药时曲线进行动力学模室识别,其部分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患者组和对照组的主要药物代谢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对连续7日服药的包虫病人血药浓度及末次服药后18h 手术时摘取的包囊液、囊壁、病人胆汁和肝组织等的 AlbSO 浓度进行监测,各组织中 AlbSO 浓度有胆汁>肝母囊液>肝>肝子囊液>肝母囊壁>肝子囊壁的趋势.
- 潘炜谭家忠杨波朱兵哈德尔吴辛周树楠于志红王彦海肖树华
- 关键词:阿苯哒唑包虫病药物动力学
- 包虫病人在阿苯达唑化疗期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和寄生虫药物浓度的关系
- 1992年
- 对27名连续服用阿苯达唑(Alb)7日的包虫病人,每日二次监测服药期的血浆阿苯达唑亚砜(Alb-SO)浓度,于第8日行外科手术摘除包囊.测定不同部位,不同状况下的每只囊的囊液、囊壁中的 AlbSO 浓度,分别作出囊液—血浆;囊壁—血浆;囊壁—囊液的 AlbSO 相对分布图,得出了血药浓度和囊液、囊壁药物浓度均有正比关系的结论.分立性的、无子囊的、无合并感染的单纯性肝包母囊的囊液药浓和血药浓度间有较好的直线关系.药物 Alb 对人体和寄生虫体作用一致性的结果,将有助于人们根据血药浓度来大致判断寄生虫体的药物浓度及预测化疗效果.
- 潘炜谭家忠朱兵哈德尔吴辛周树楠于志红杨建新肖树华
- 关键词:阿苯达唑
- 小儿肝包虫病43例诊治经验
- 1991年
- 本文报告43例小儿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儿童易接触术而致病。患儿症状重、体征明显,包虫免疫学检查阳性率较成人患者低(P<0.05)。21例采用残腔闭锁术式,其余22例施行残腔开放术式。残腔开放术除具有手术简便、迅速、创伤小的特点,还县有术后患儿恢复快、平均住院日缩短、残腔缩小快的特点。
- 吴幸杨建新周树楠谭家忠
- 关键词:棘球蚴病儿童
- 脾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附18例报告)
- 1995年
- 脾包虫病的发病率不足2%。近10年来本科共收冶18例,占本院同期收治包虫病例的1.96%(18/914)。其中手术治疗i5例,效果良好,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谭家忠王龙文
- 关键词:脾包虫病手术治疗并发症脾功能
- 肝包虫囊肿手术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介绍我科1953~1990年间1181例肝包虫囊肿手术治疗的结果,阐述了各种手术的方法、操作要点和适应证,并重点介绍了外囊敞开术和完整内囊摘除术。作者认为肝包虫囊肿外囊敞开术和完整内囊摘除术是治疗肝包虫囊肿的两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谭家忠
- 关键词:肝包虫囊肿
- 肝泡状棘球蚴病(附7例报告)
- 1992年
- 本文报告了本室五年来收治的7例肝泡球蚴病,占同期肝细粒棘球蚴病的1.76%(7/396),其中6例手术治疗。患者均来自新疆牧区,男5例,女2例。4例为哈萨克族,其他民族3例。其临床表现及肝功化验酷似肝癌,可根据流行病学史和病程的长短及临床症状、包虫血清免疫学试验和AFP检测结果,特别是B超、CT及X光检查的特殊征象可确诊,易与肝癌鉴别。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6例手术治疗者中仅1例行根治性肝叶切除术,其余5例行姑息性病灶切除或活检术,主要原因是临床发现的病人多为晚期患者。不能手术根治。故应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尽早就医,采用上述综合性诊断方法,能早期确诊早期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以及不能手术的患者均予以丙硫咪唑药物化疗,本组按20mg/kg/d分两次口服,至少3~6个月,未发现明显副作用。一例根治性手术患儿和一例活检患者随访2.5年均成活。另外,本文重点讨论了关于本组包虫免疫试验假阴性率比一般文献报告高的原因,以及对本病临床诊断标准与分期的建议。
- 谭家忠吴幸
- 关键词:泡球蚴病外科手术